阿丹0914
拖地由于我们家的卫生间里马桶坏了,水泼了一地;没办法,我只得拿起拖把,小心翼翼地拖起地板。我先拿来一个小桶,在里面灌满水,把拖把放在里面浸湿;接着,我把拖把绞干,直到水不流出来为止。然后,我就两手握住拖把,细细地扫起地板。我拖地板是按顺序拖的。我先从左往右,依次拖了一次。然后再从上到下又拖了一次。由于拖把太沉了,我的手开始麻木,觉得特别酸,头发里开始夹杂着汗水。之后,我把拖把浸在手里,呵,还真脏,灰尘都沉入水底,面上浮现出淡淡的灰色。我把拖把放在水里搅了一下,再拿起来把拖把绞干。最后,我又再次按着顺序拖了一下地板,确定干净后,再把小桶和拖把洗干净放回原处。等地板干后,相信还会跟以前一样,一尘不染,焕然一新的 买菜快11点了,我便匆匆忙忙去菜场买菜。在人声鼎沸、琳琅满目的菜场里转悠了20来分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我买了菜便又匆匆忙忙赶回家去做午饭了。午饭由我掌勺,我弄得手忙脚乱。但父母对我的午餐还是比较满意的。洗衣服平时从里到外的衣服都是老妈帮着打理的我还学会了洗衣服,刚开始自己洗衣服洗得兴奋,什么衣服都往洗衣机里塞,恨不得把身上穿着的衣服也脱下来放进洗衣机洗一洗。结果把我心爱的衣服染色了,哎!心痛!这是一个具有很多教训意义的家务事故!!但后来吃一堑长一智,我明白了很多。1·要把不同色系的衣物分开洗;2·不同原料的衣物分开洗;3·尽量将衣橱里的衣服摆放在明处,这样不至于往衣橱里乱增加补给。做饭我来做一道菜——‘香葱炒蛋’,请你们品尝,看看我做得好不好。”于是,说做就做,我立刻动起手来。做这道菜,需要以下材料:香葱、鸡蛋、盐、鸡精等等。首先,要做适当的准备,先把香葱切碎,把鸡蛋绞拌好。然后,把香葱末放进鸡蛋中,绞拌均匀,加上盐、鸡精等配料,第三步,在锅中放入油,加热到70~80℃,把香葱鸡蛋糊倒入锅中,用大火炒3-5分钟,就熟了。最后,把炒好的鸡蛋盛入碗中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香葱炒蛋就做成了。我一边做菜,一边望着时间,生怕让他们等急了。我忙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终于做好了,心想:哈哈!我终于做出一道好吃的菜了,爸爸妈妈吃了,一定会夸我做得好。 
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就业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的安置模式普遍存在补偿数额低,风险不确定等因素不能很好的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换保障"的思路才能妥善的安置失地农民,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 土地换保障 补偿机制 社会保障 安置模式 1 失地农民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迅速扩大,为保证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的土地被征用。目前,我国已有被征地农民4 000多万(章安友,2004)。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还需要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集体土地需要征用。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和现阶段每征用1亩耕地大约造成4个农民失去土地进行测算,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将有近2 600多万被征地农民需要陆续安置,年均需要安置失地农民260万人左右。 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之也流失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利。因为土地被征用之前,农民主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土地是他们的立命之本,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而且农民一直是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工作;再者,土地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如果农民利用的好是可以为他们带来增值的,这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后也就失去了一项经济价值极高的财产权利;最后,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了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这会间接导致村级干部的寻租行为。可见,土地的丧失会对农民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安置好这些失地农民将会阻碍国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2 当前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 以货币安置为主,补偿数额不足以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在实践中,我国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后,对农民的安置方式目前主要有货币安置、招工安置、农业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基本形式,但大多是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征地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如果按最高补偿30倍来算,一亩地平均产值1 000块,补偿费也才只有3万元,远远解决不了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据了解,浙江省由于经济相对发达,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略有提高。据统计,1998年以来,浙江省各类征地给村里的补偿费平均每亩12 164元,安置补助费每人2 377元,经过村集体留存,实际到农民手上的土地补偿费平均每亩7 958元,安置补助费平均每人2 078元,青苗补偿费平均每亩498元,农户家庭得到的所有土地征用费总额(包括附着及其实施补偿费)人均8 828元。一大部分农户对此不满,因为这些补偿费只能暂时解决农民近期的温饱问题,如果今后就业困难,农民的基本生活靠什么来维持,更不用谈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安置补偿费更是少之又少,连最起码的基本生活都解决不了,更解决不了农民的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2 以留地安置、招工安置为辅,农民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留地安置是指在被征用的土地中按一定的比例(10%左右)返还给被征地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免缴有关规费,用于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用这部分土地建造标准厂房出租,获得高额的租金收入 ;还可以用留置的土地为村民建造安置房使村民能够安居乐业。从形式上来看,失地农民可以得到保障,可是受资金、技术的限制,一旦村集体经营的产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农民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了保障。 在招工安置中,用人单位可以暂时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但由于农民自身文化层次低,缺乏专业技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旦用人单位裁员时,这些失地农民又将重新面临失业的问题,可见招工安置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3 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的覆盖面窄,体系不完善,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大 失地农民中有一部分已经完成了非农户身份转换,他们理应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社会保障待遇,可是据统计,失地农民加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5%左右。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社会保险费是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中筹集的,保险费直接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被征地对象签订安置协议,对符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费的被征地人员,为其设立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的,按月发放养老金。2003年浙江省嘉兴已有2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实行了"三统一"、"一分别"的安置模式。"三统一"即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由政府统一实行征地、统一补偿政策、统一办理被征地农民户口"农转非"和养老保险,"一分别"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安置对象分别进行补偿安置,浙江嘉兴的这种社会保险安置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并没有用来缴纳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而这正是失地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失地农民成了"无班可上,无田可种,无保可拿"的三无人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可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没有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 "土地换保障"是唯一可靠和可持续性的安置模式 安置失地农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土地换保障的过程,因为在征地前,农民的生活、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都是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失掉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失地农民应该随之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果,在市场经济下就表现为,农民可以用土地换回他们生存、就业、发展和获得社会保障的实际社会安置成本。只有失地农民用土地换回了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才能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逐步实
===-hhdfsfbhdsfbshfbvdszwhjgefgwejjjjjjjjjjjjjjjjjjjjjjjsdsdfsadhabsfafhgugjafgdygsa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800万人弃缴社保,加大了个人账户空账压力。
社团公益、高校公益、企业公益、社会公益、国家公益、世界公益。 论坛活动、高校活动、企业活动、社会活动、同盟活动、世界活动。 社会广角镜:杂文、感想、评论、牢骚、社会千奇百态 我校开展的 公益服务进千家 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 2006年9月15日,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CUPF>开始试运行。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是一个是高校公益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交流平台,希望通过这么一个平台,,能够沟通各个高校公益资源,服务支持于高校公益社团,构建和谐社会。截至2007年10月21日,CUPF共开展四届“全国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团领袖能力高峰论坛”;四次社团领袖高峰论坛。全国30多个地区200多所高校300多个公益社团参与活动,共有1000多社团领袖从中受益,间接受益10000多人 今年我 校“公益服务进千家”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在校团委的号召下,各分团委积极响应,以“学做人,学做事;送爱心,送技能;促成长,促和谐”为宗旨组织开展了温暖计划、助学计划、阳光计划、成长计划、和谐计划等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公益服务进千家”活动,近期,国贸分院团委、人文分院团委分别针对公益进千家活动开展情况召开了以“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为主题的交流会。 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扩大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培养团员青年的社会公德,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怎样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呢? (1)要抓住有利时机。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活动,很容易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如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活动;全国植树节期间的绿化厂区、村庄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的为少年儿童做好事活动;“七一”和“十一”期间的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活动等,意义都很重大,也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2)要继承光荣传统。共青团组织在以往工作中创造并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的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城市的综合包户活动,为您服务活动,便民利民活动,修建青年公园、青年候车亭;农村的助耕包户、扶贫致富小组、送温暖小组活动,修建青年路、青年林活动等都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3)要发挥组织优势。共青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击队。团组织要善于运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在抢险救灾,美化市容,建设文明村、镇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做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的先锋和模范。 (4)要争取党政支持。社会公益活动要持之以恒,就必须争取党政部门支持,将其纳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运用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协调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和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使之深入持久、收到实效。 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呢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象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公益精神就是愿意为改善“公域”部分而奉献努力的精神。 爱心行动 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单位组织的,次义务植树, 89 义务大扫除, 78 青年志愿者, 39 献血 63 ,捐款/捐物是很常见的公益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责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人。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定义企业使命。他们以企业家的才能去做慈善家,以公民的责任去做公益活动家,由此参与社会的自我治理,从而复兴和深化民间公益传统。他们身体力行“经世济民,以人为本,义利兼顾”的经营之道,因而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在他们的眼中,公益,是每个企业必尽的责任;公益,是每个企业家应有的良知 白芳礼,93岁,天津人,已故。18年来,靠蹬三轮车捐出35万元支教,资助了300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整个社会为之感动,为之汗颜。老人支教的出发点很简单,他看不得孩子们因为穷而上不起学。最能告慰白芳礼老人在天之灵的,就是神舟大地永远不再出现一个像他这样拼老命赚血汗钱支教、而全国的孩子们也都能上得起学的一天尽快到来! 这些都是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清楚的 也是每一年里最感动我们的人听着他们的故事才觉得自己现在为社会所做的事很渺小 推动公益事业与社区服务 , 不能只是靠爱心为前提 , 这已经是必然的社会责任 , 是身为公民应当具备的认知 , 取之于社会 , 用之于社会 , 这不该只是口号 , 而是一种确实的回馈 欧美从事志工服务的人口高达 50%, 但在 国人 仍不到 3 0%, 我们在抱怨政府做得不够好不够多的同时 , 也应该想想自己的角色还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 为善不欲人知 , 是古时候的谬思 , 现今的好公民 , 在超越 “ 独善其身 ” 的界线后 , 更应积极诠释 ” 兼善天下 ” 的意义 , 把公益服务普及化 , 用自身拥有的资源 ( 专业与能力 ) 去发挥最大的影响效能 我们受过良好的教育 , 我们有 学习 与沟通行销的能力 , 我们对完成任务有积极的决心 , 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 我们各自拥有不同程度的人脉网络 这一切资源 , 如果善加运用 , 替慈善机构定期的募款活动 , 做外围的劝募协助 , 这不是强迫将捐款从自己口袋掏出 , 而是运用自身的能力资源 , 去做能力所及的号召 , 比方说 , 在经济鍊的 circle 里 , 我是多少行业的忠实顾客 , 我可以在做消费的同时 , 顺便引导对方募捐些许金额 , 这不需要勉强 , 只是传达公益活动讯息 , 让更多大众知道自己在公益服务里可以扮演的协助角色 , 这像是一种互惠运动 , 只是我们把这个 ” 惠 ” 转向真正需要的弱势族群 其实这个 ” 用自身的资源 ( 专业与能力 ) 去发挥最大影响效能 ” 的道理并不难 , 但在推动上仍有许多阻力 , 然而也就是因为有重重阻力 , 我们才应该更积极去找到运作的方法 , 让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 去尽己微力 , 透过公益服务 , 回馈社会 做善事应该要发自内心去付出 , 说白话一点 , 只是不想付出的藉口 , 要推动公益变成常态运动 , 我还是得要不断地开些窗口 , 制造就业 ( 公益服务业 ) 机会 , 这是目前我拥有的资源所能持续进行的一环 , 能带领多少人得到体会 , 相信是可以随着时间成长的 , 做了不一定达到效果 , 不做就绝对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