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_ceo
政治小论文范文写政治小论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需要,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下文是政治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政治小论文范文篇一:政治小论文《我看环保》(例文)我看环保环境问题不仅是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影响人尖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提出论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环保虽如此重要,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可是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去破坏环境,有的救灾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分析论点)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议:(解决论点) 首先,应在学生中普及环保教育,开设环保科目,并规定为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对环保作出贡献。如规定每个学生一年必须种一棵树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对于环保,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对各个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对那些违反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单位实施重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从污染源上加以控制、治理。再次,对在环保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对于全民参加环保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国家应拨款建一些环保设施,如建一些污水处理站,保证流入江海湖泊的水的质量;采取"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并在行动之前加以宣传,以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环保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为环保做点什么。愿人人都为环保出一份力,让美好的环境永远伴随着我们!(联系实际,表明观点)评价:本文侧重解决环境问题,特点是将分析问题结合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中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中学生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长春市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中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得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长春市中学生个人消费调查问卷》。 本问卷共发放128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其他学校的同学为辅,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调查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250~500元和500~1000元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高。 2,恩格尔系数 调查结果可看出,饮食方面去出居于200~40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中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一这群体的特点。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20%。而且,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35%,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0元,话费每分钟0。20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10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都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为严重。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 4,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大手大脚的花钱? 5,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中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调查引起的思考 当前中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上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五、结论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牌成长健全期。他们在时尚、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中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建议同龄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中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近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发的定位。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 3,形成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