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seda
刚刚走进初一的学生,学习平面几何存在着“入门难”的问题。因为平面几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无论是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解题思路与代数有一定差异。学生普遍反映困难大,适应难。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会出现“掉队”。所以说平面几何的入门是一重要问题,不容忽视。为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平面几何的学习,我在教学中采取如下做法。 一、重视兴趣培养,激发学习动力。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任何成功的学习都伴有强烈的动机,受内在动机的驱使:而无动机的学习,多畏惧困难,敷愆了事,最后一事无成。平面几何的学习刚进入新天地,好奇心、求知欲十分旺盛,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必是学习平面几何关键。如在讲角的引入,我结合动作和谐音:“今天我们来学‘角’(右手举起准备的三角板,左手指着其中一个角),可不是这个‘脚’(抬起左脚并用右手指着)”。然后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张开的圆规两个脚、钟表里的时针和分针、桌子横竖两个边沿等等,再由学生举出举似的例子。我结合列举图形画出,引导发现什么是角。这样充分利用几何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改变几何教学枯燥无味的现象,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由学习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重视概念教学,激励发现探究精神。 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定义较多。教学时应把一个字、词、句的含义讲清,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如果定理模糊不清,必使思路混乱,论证出错。讲概念时,应注意概念的引入,尽量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让学生从实例的观察分析发现中,获得感性认识,这有利于理解更有助于记忆。其二,应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讲“线段”定义需抓住两点:一是两个端点,二是有限长度,这样的概念就清楚了。另外,澄清模糊概念,对学生在掌握概念时易犯的错误,需要重点强调,并举一些反例让学生辩别。如在讲“对顶角”时,可让学生练习判断。 通过辨别,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更深更透。 三、注重能力、方法培养,调动参与热情。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是指不会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的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知识,汲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在兴趣盎然中产生需要、尝试、掌握、成功的意识和热情。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办法是引导他们预习,在预习中摘出重点,标准难点,提出疑点,理清知道的前后联系,带着问题听讲解。如预习“邻补角”时发现同“对顶角”很相似,但又不同,除了定义不同外,还有……? 。通过图形让学生观察,然后大家讨论再找学生归纳并总结,只有让学生通过发现,观察,归纳,总结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加牢固,记忆更深。在教学生怎样读数学课本,如何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做习题、总结解题规律,寻找解题方法和技巧。 探索和发现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力求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独创地去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三角形分类时,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知识,自然地想到三角形可按边分类,也可按角分类。 适当地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否?“直角就是90°对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明确了直线与平角,直角与度数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趣味游戏、智力趣题等引入新课的内容,使“死的知识”变活,让图形“动”起来,即使学生受到新奇的感官刺激,又可以更恰当更有效地展示教学中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充分享受发展的乐趣。 四、重视基本图形,突破几何语言和推理论证两大难关 基本图形是基础的基础。首先它是几何概念的源泉。其次,基本图形是几何定理的表形。如估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时,若干巴巴地讲,学生会感到无趣,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图形后,发现“四边形不稳定”的事实,最后再整理成定理,这样学生可以吃透图形性质。再次,基本图形也可以构成基本题形。总之,熟悉基本图形才能抓住概念本质:立基本图形与定理的直接联系,才能熟练运用几何语言;把问题转化为若干基本图形是突破几何问题的关键。 几何语言严谨,简练也是平面几何入门的难点之一。几何教学离不开几何语言,突破这一难点至关重要,通过多种形成的训练而帮助学生总结常用几何语言和作图范句,逐步要求学生理解、消化掌握。如“以O为顶点,以OC为一边,在∠AOC的外部画∠BOC=∠2”等。 推理论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学生刚开始接触又感到束手无策,因此,从开始就应该加强推理基本训练,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分析方法。从“已知”入手,在通过已知条件可以推出哪些结果?从“求证”入手,若要求得到结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若山已知条件能推出的结果正是证明结论所需的条件,则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找到了,最好让学生初学时写出分析思路。 五、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解题水平。 从教材的基本例题,习题出发,适当地变换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从而引出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一类问题的研究、解答、总结从而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经常不断地变换题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新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我认为采取以上做法,对发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尽快地适应平面几何的学习,效果较好,平面几何入门问题仍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探讨和研究。希望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