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3

小牛不大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看待发表学术论文的人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bobo

已采纳
大多仅仅是因为用语习惯而已, 如果有一句熟语,精炼而又能完全表达出要用现代白话写几倍的字才能表达出的含义,为什么不用呢,除非是不知道; 至于逼格,学术论文逼格靠的是内容,觉得行文有文言逼格就高的人不是学术论文的受众。

如何看待发表学术论文的人

123 评论(14)

lh_axygen

戴元本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世界粒子学的领军人物,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在物理的一些领域成就非凡,戴元本有着传奇的一生,一生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就算在耄耋之年仍然坚持科研工作,在70岁的高龄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而且还一直工作到不能工作,从这件事就足以看出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态度和工作态度,还有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国家作出无私奉献的爱国之情,对于这件事有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一、这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态度。70岁是普通人的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而戴元本在70岁高龄还继续坚持科研工作做着高强度的工作,用自己此生的精力来致力于自己的工作,来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不仅仅是无私奉献的体现,还可以看出老一辈科学家对科研的态度。二、这是戴元本那一代老科学家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的体现。作为物理学领域的泰斗人物,世界粒子学的领军人物,在70岁高龄戴元本原本可以非常舒服的享受着国家给他的福利,学生们的敬仰,但是戴元本并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选择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在高龄之年仍然坚持着工作,科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了我国物理学领域的一角。三、这也是戴元本的兴趣所在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绵延不断的动力去学习,去研究。除了为国家做贡献外,物理学也是戴元本先生的一生挚爱,也是戴元本先生一生的兴趣所在,所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精力去工作,去做科研。关于这件事各位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30 评论(12)

bigback

我认为这种现象还是很常见的,现在的大学生都比较懒惰,他们不想自己写论文,觉得太麻烦,才回去花钱找人发布论文,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98 评论(13)

小超人hjy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导师胡玥五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我觉得这件事证明了胡老师的学术水平还有指导学生的能力。因为五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平均每年发表12篇,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候撰写、投稿的流程就要将近一年,这些代表了前几年胡老师的工作也是做得很扎实,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成果。首先,胡玥老师发表了这么多论文,学术水平是备受认可的。SCI的期刊论文发表并不容易,特别是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胡玥老师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工科类的研究。这些研究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需要不断的实验。可以发表那么大数量的论文,证明胡老师自己也在学术界造诣颇深,而且笔耕不辍,在学术科研的路上起早贪黑地进行研究,有了很多丰硕的学术成果,才可以撰写出那么多的学术论文,并且通过同行评议被收录发表。这些论文都是胡老师这些年来学术、实验的成果,代表了这些年她的努力和艰辛。其次,这些论文有一部分也是胡老师作为合作作者发表,带领学生完成的。在研究生阶段,有一位愿意指导自己科研出成果的老师很幸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自由探索科学的奥妙,研究深入的课题,同时也找到科研的兴趣点,也是研究生的必经阶段。令人惊喜的是,胡老师还是一名90后。作为年轻导师,有着学术的冲劲,希望出成果,所以才会那么努力。在国外留学完成博士学业之后,毅然回国从事教职,将自己从国外学习的知识和学术技能应用于国内的先进研究中,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助力!
9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