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7

青研赐山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码摄影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筱雅xy

已采纳
还有学photoshop专业的吗?

数码摄影论文题目

302 评论(12)

nzapple

你好!还有学photoshop专业的吗?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198 评论(8)

guoxuehjy

一点摄影心得分享:  摄影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它需要的是一颗平静的心,任何浮躁与虚荣都是要不得的。  我相信,虽然进入了数码时代,但摄影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掌握的。我看来,既然接触摄影,要学会看懂五本书。  第一本要认真看的书,当然是产品说明书!在摄影论坛里,如果有人问产品说明书上本来很醒目的答案,是会遭到痛殴的。你只有在充分了解产品和基本操作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发挥系统的优点。也只有这样,相机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工具。  第二本要看的书,是《纽摄》。是的,很多人说,纽摄老了,没错,纽摄是老了,老了就抽抽了,抽抽得只剩下精华了。人们对照片有不同的追求,咱们不说,追求亮丽明快,或许纽摄不适合,但我看来,它仍然是摄影圣经。开篇三个要求,主题、主体、简洁,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评判片子的依据。看明白了纽摄,相机就会成为你的左右手。你会开始为光影而喜悦,为色彩而快乐。  第三本要看的书,就是感情。太浮躁的人是用不好相机的,因为他看见的只有服装和表情,他拍到的是漂亮或者丑陋,而不是喜欢或者厌恶;拍到的是笑容或者眼泪,而不是快乐或者悲伤。那样拍的片子,我们叫快门机器。单纯拍片子不是摄影,更不是艺术,摄影是藏在片子后面的感情!很遗憾,大部分人都还在看这本书,我也是。但是知道了方向,我想我们会突破的。等到突破了这一步,相机就能成为你的感情,你能很容易在打开一张片子的时候,迅速回到当时的现场,伴随一杯茶,半包烟,和一个宁静的下午。  第四本要看的书,是人生。太年轻的人也是无法理解摄影的真谛的。没错,现在市场上的相机种类繁多,也不乏索一类的时尚机型,但是,如果把摄影定位成那种时尚,那就错到家了。摄影不是时尚,在这两个字后面蕴含着前辈们多少年的积累和精华,从取景框看出去,转动对焦环,在景物开始清晰的同时,你能隐约看见大师的身影飘然而过,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镜头表达的,是你眼中的世界,是你对人生的理解。摄影大师们,在拍风光的时候,他会充满了敬畏;在拍花鸟的时候,他洋溢着喜悦,在拍人文的时候,他骨子里刻着悲悯。镜头便是人生,你的片子便是你对大千世界的理解,走到这一步,镜头就是你的伴侣,你已经感觉不出它的存在,但它确实开始融进了你的生命。  第五本要看的书,便是你自己的心。世间万事万物,其实都是你内心的投影,心无挂碍了,从此得了解脱,自在啊!那时,你不再以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为意,繁华起伏,俱是浮光掠影,一头一机,从此笑傲江湖。信手拈来皆文章,摘叶飞花可伤人。
159 评论(11)

lt0611

第27卷 第4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27,N42008年12月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D2008(Natural Sciences Edition)谈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摄影用光和构图教学刘学勇(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利用数码相机、摄像头、计算机和有线电视(CATV)技术,建立图片信息传输回路,通过显示器和电视,观看教师用数码相机对摄影用光和构图等取景和拍摄画面的实验效果,实现在扩大学生规模的情况下更好地培养电教专业人才的目的。关键词:数码相机; CATV技术;传输回路;提高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 TN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59(2008)04-0109-03摄影技术与艺术基础课在我校教育信息技术系和物理系开设,汉族本科学生在大二学习,民族班学生在大三学习。经观察,教师在讲授该课第五章摄影用光和第六章摄影构图等相关实验时都未采用现代教育媒体,而是通过相关照片的展示、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讲授,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认为在实验课堂上能够讲清楚;二是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懂。实际上,学生掌握的程度并不像教师想象的那样清楚,而是凭着自己的想象,囫囵吞枣,被动地接受模糊的概念和实验操作。如何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既可以看到室内教师布光和布景构图的过程,又可以及时看到教师实际的取景和拍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接受知识?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可知,在摄影实验过程中,学生需将观摩时获得教师示范的间接经验和自己做时获得直接经验结合,才能理解抽象的摄影实验理论,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因此,教师先将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做相应的演示示范,供学生观摩;然后,学生据此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角色,理解抽象的实验理论,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拍摄出反映一定实验理论、代表自己思想的作品。现在做实验用的照相机有两种,一种是光学照相机、另一种是数码照相机,前者无法短时间在课堂即时再现室内所拍摄的摄影用光和构图效果,单靠教师选择相片(或图片)和抽象的经验讲解,学生虽然喜欢,但认为教师讲解的图片艺术效果与自己拍摄的效果相差会甚远,主动意识差,进入角色较慢,不利于培养摄影者的思维模式和规范化操作。后者与前者相比,可以实现瞬间的所见及所得,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数码相机的取景区较小,无法使多数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时同观摩规范操作示范并在短时间内观看到室内布光、实景构图等相关实验的取景和拍摄效果,学生无法得到感性认识,不能将自己直接做的效果(实验操作)与教师示范操作效果进行比较,就会缺少自信心。那么怎样合理设计,能使大多数学生在短时间内观看到教师数码照相机(kodak Easyshare Dx6490)取景区和拍摄下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实验操作、实验内容和实验效果的统一,提高教学效果。利用摄像头、计算机和CATV技术,建立数码照相机取景区画面和已拍摄画面信息的传输回路(如图所示)。通过显示器和电视瞬时观看到教师用数码相机拍摄到室内用光和构图等的取景区画面和已拍摄的画面,实现画面比对效果,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自信心。1 建立数码照相机取景区画面信息传输回路教师提前用视频连接线将摄像头(CP-704H)的视频输出口(video)连接在调制器(MODULATOR CMⅡ-2B)视频输入口(in),将射频连接线将调制器(3频道)的射频输出口连接到混合器(Zoanan)输入口1,将射频连接线将混合器的射频输出109*[收稿日期]2008-05-08[作者简介]刘学勇(1967-),男,新疆乌鲁木齐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口连接到四分配器的输入口,再分别将4根射频连接线将四分配器的射频输出口连接到的电视(konka T2120)(TV)射频输入口;然后将其相关设备通电,在4台彩电的3频道上半自动搜索摄像头所拍的信号(注意有的连接线的两个连接头可能不一样)。2 建立数码照相机已拍摄画面信息传输回路教师在做实验前将数码相机中的内容清空,以便提高计算机的传输运行速度;先将主机到显示器的数据线从显示器的输入端口拆下,接入到数/模转换器(BS-330)的To VAGCARD口,把数/模转换器5v直流电线接入主机的USB口,将数/模转换器自带的数据线从其To MONITOR口接到先前拆下的显示器数据输入端口,将数/模转换器的视频线连接到另一台调制器(4频道)视频输入口,用射频连接线将调制器的射频输出口连接到混合器输入口2;混合器与四分配器和电视的连接方式与上述一样;然后将其相关设备通电启动,在4台彩电的4频道上半自动搜索计算机显示器的信号(注意有的连接线的两个连接头可能不一样)。图1 数码相机到电视显示连接框图3 画面信息传输回路的应用1 数码照相机取景区画面的传输在做摄影用光和摄影构图等相关实验时,首先布置好摄影环境,调整数码照相机机架的位置和角度,选择好合适的画面;将固定在另一台机架上的摄像头对准数码照相机的取景区画面。若相关设备相继通电(包括摄头),用遥控器调好电视频道(3频道),就可以看见数码照相机取景区画面;此时可以手动调整数码照相机取景区画面的间距(约5cm)和调焦摄像头,便于学生从电视屏幕上看清取景区的画面;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师对摄影用光和摄影构图等实验内容讲解和取景区画面选择的规范操作的一致性,便于学生对场景画面和其取景画面的理解,实现学生在教师讲解下的听和看统一。2 数码照相机拍摄画面的传输在做摄影用光和摄影构图等相关实验过程时,实验教师对选好的取景区画面进行拍摄。当拍摄完毕后,教师通过USB连接线链接数码照相机和计算机主机(windowsXP操作界面),就会在显示器和电视的右下角上看到“发现硬件并安装”,出现“Dx6490ZooM Digital Camera已经链接照相机”的界面。“选择要为这个操作启动的程序”即“选择Mijcrosoft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从扫描仪和照相机下载照片)”并点击“确定”,出现“欢迎使用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界面”并点击“下一步”,出现“选择要复制的照片的界面”,选择“刚刚拍摄的照片”并点击“下一步”,出现照片名和目标界面,输入名称(如照片)和复制到要保存的位置(如桌面),并“选择复制后将照片从设备中删除”选项,点击“下一步”,在其它选项界面“选择什么都不做,我已经处理完这些照片”并点击“下一步”,出现复制的照片的张数界面,点击“完成”;在ACD See界面下打开刚刚导入的拍摄照片,在显示器和电视上可以观看到照片并且还可以适当编辑(如放大和缩小等),便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注意上述操作应熟悉快速)。教师若要继续拍照,需先拔下数码照相机的USB口的连接线,方可拍摄;若导入照片时,则需插好刚拔下的USB口的连接线即可;重复前面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布景、取景和拍摄过程的统一,实现学生在教师讲解下的听和看统一,便于学生对摄影用光和摄影构图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的理解,从而实现教师实验操作、实验内容和实验效果的统一。总之,通过精心设计,利用数码照相机、摄像头、计算机和有线电视(CATV)技术,将常规教学手段与电教媒体手段的优势110第4期刘学勇等  谈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摄影用光和构图教学有机结合,对实验内容、操作和效果进行直观、形象化的透视,降低知识的难度,可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实现在扩大学生规模的情况下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内容和观摩规范操作的示范,进行摄影实验操作,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协同理解抽象的实验理论,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角色,并能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练习,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拍摄出具有一定实验理论、代表自己思想的上佳作品。参考文献:[1]杨绍先,等摄影技术与艺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96,99-[2]彭国平,等大学摄影基础教程[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70-82,114-[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4]周艳玲,蒋占卿刑事现场摄影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3):73-[5]谭巧勤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摄影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2,(2):51-[6]詹青龙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3):81-[7]刘学勇,塔卫刚局域网环境下的Powerpoint-2003实验教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24(4):94-Using Technical Method to Impove the Teaching ofPhotographing Light and CompositionLIU Xueyong(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830054)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 of using digital camera,video camera and CATV technologyto form transmission return circuit of picture Through displayer and television,students canwatch the teacher find the view and take pictures with a digital camera,and at the same time observe theexperiment effect of changing the photographing light and In this way,the teacher can bettertrain more audio-visu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in the situation of enlarging the students' Key words:Digital camera; CATV technology; Transmission return circuit; To improve teachingeffect(上接第98页)Practicing and Thinking of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AlgebraWANG Diji, GAO Fukang(School of Maths-phys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830054)Abstract:This paper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ollege courses constr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own teaching practice of higher algebra It is also in light of the useful at-tempt to reform the teaching Key words:Quality Course; Advanced Algebra; Course Construction111
31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