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什么是国防教育论文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5

oceanghost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什么是国防教育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souvenir

已采纳
国防教育微视频:《什么是国防》

什么是国防教育论文

337 评论(11)

铲子头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1,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2,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3,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4,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5,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中央精神:2011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防教育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建设和巩固国防。 《意见》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例句:1、国防教育国民教育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同步增长。2、安不忘危,和平年代也要加强国防教育。3、本文是关于中国与美国非军事院校国防教育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4、在国庆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经批准的军营可以向社会开放。5、第五章为结尾,主要展望了国防教育法律制度的发展前景和笔者对本文的一些想法
260 评论(15)

我爱着学术

要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有爱国之心,所以必须要进行国防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国家也强大了
346 评论(11)

jinlong67

论文题目:论中国海权与海军发展论文摘要:海权的概念,如何区别海上权利与海上力量,了解中国海权的个性特征,当代正式战略机遇期,建造航母战斗群,加强海军力量,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正文:一海权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自海权理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ThayerMahano1840-1914)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TheInfluenceofSeaPowerUponHistory1660-1783)及相关著作发表的近百年来,海权问题成为军事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人广泛地将英文seapower的概念转译为汉语"海权"。海洋是地球上除陆地资源外的最重要的资源,这样就引申出"海洋权利"(searight)的概念;当主权国家出现后,"海洋权利",就成了"国家主权"概念内涵的自然延伸。但是,权利永远是要有力量来捍卫的,这样便从主权的"自卫权"概念中引申出具有自卫性质的"海上力量"(seapower)的概念。马汉说得明白,他说:"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2]海上力量是海洋权利自我实现的工具,1812年美国与英国海战是为了捍卫新生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当的海洋权利,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及2001年4月发生于中国东部海域的中美"撞机事件",都是中国捍卫其海洋权利的军事自卫行为。在这种斗争中前者发展出用以自卫本国"海洋权利"(searight)的"海上力量"(seapower)。如果说,海上权利,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那么"海上力量",就只是一个作为维护海上权利即海权的手段。但事实上二者虽有联系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后者的载体和实现手段而不是海权本身。
23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