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1

  • 浏览数

    358

hhmm99082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海峡两岸的关系论文摘要

1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nefize

已采纳
哈哈! 我整理的一份,可以看看啊!!! 摘要: 香港《大公报》5月26日发表署名林修祺的评论文章,文章说,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具三个战略意义:一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将导向海峡经济圈或中华经济圈;二是从福建省的著眼点来说,这是闽省全面推动自身发展壮大的战略;三是从中央的总体战略来看,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 关键字:经济 两岸交流 战略我认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是党中央对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重大措施。海西不仅仅是福建的海西,更是全国的海西。要持续地深入地宣传建设海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的有效途径,使海西构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让中央和相关地区的支持相呼应,对福建的自身发展的定位更明确,走的更远,发展更加繁荣。要建设和谐社会,都要靠发展;加快海西建设,关键是任何时候都要紧紧扭住不可松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不可气馁。 第八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以下简称“海交会”)近日在福州举行,政府对其重视程度之高、举办规模之广、赋予意义之大,都创历史之最。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开幕仪式上致词说:“福建是80%多台湾同胞的祖籍地,这里有我们的根,是我们梦中经常回来的地方。当前,福建正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对于台闽两地的经济交流合作意义重大,对于广大台商来说,也充满了投资发展的机会。希望两岸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朝向海峡经济圈方向发展,共同携手创造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央如此重视,乃因福建省的“海西”已上升为中央的战略决策。去年10月18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已把“海西”计划列入“十一五”规划中,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又到福建视察并发表对台重要讲话,令原先人们不太关注的“海西”,成为两岸媒体紧盯的热点。但舆论大都从闽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的角度来观察“海西”,而对其三个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一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导向海峡经济圈或中华经济圈;二是从福建省的著眼点来说,这是闽省全面推动自身发展壮大的战略;三是从中央的总体战略来看,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 福建一向是战备最前线,故在基建和城市化等各方面都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除了生产领域配套不足外,还缺乏广大腹地和市场海西”计划实际上就是福建省的发展战略。福建为了拉近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早在2004年初该省召开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省委与省政府就根据该省的优势条件,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获得福建省十届人大会议批准,当年省政协的工作重点,亦放在对此专题展开全面调研,经过两年的论证、推销和争取,“海西”计划终于获得中央柏板和大力支持。从福建省的角度来看,“海西”从战略构想到具体计划的形成,既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本省的发展需要而提出并说服中央批准的。这个战略计划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海峡西岸”这沉甸甸的4个字,凸显了区域优势。中央强调,两岸统一归根到底要靠综合实力,关键要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在这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优势不可替代。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2009年5月1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海峡西岸建设做出重大部署。中央政府适时批准加快发展海西经济区并给予“先行先试”大量优惠政策,必将极大的激发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迅速走上快车道,起新一轮发展高潮。这也必将给海峡对岸的台湾带来无限商机和发展良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贯彻落实大陆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海西经济区承担全国发展大局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福建省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有力推进海西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协作,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凸显海峡西岸在东部率先发展、东中西部良性 互动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海西经济区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助于海峡西岸在新一轮发展中树立新理念、拓展新思路、开辟新空间,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外向带动、对台合作、生态资源和对内联接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更高水平、更优效益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上新台阶,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作用,为促进中 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快捷顺畅的对外开放战略通道,并不断拓展海峡西岸的发展空间。省发改委副主任石建平说,这个通道的热点在于“新”和“综合”上。所谓“新”就是介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具有独特优势,服务周边地区发展,主要面对台湾海峡,走向世界的通道;所谓“综合”,就是以交通通道为骨架,带动物流通道、产业走廊、信息通道和旅游通道等相互促进的综合通道。 四、有利于构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沿平台。台湾同胞中,约有80%祖籍福建,闽台之间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具有交流交往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接、法缘相循、民俗相同、人脉相连、宗亲同源,具有 对台交往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和挥洒空间。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系、互动 联动、互利共赢,使海峡西岸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先行区和重要通道,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 力和认同感,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乃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总结: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所以说发展海西经济区标志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可逆转。 -+ 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名族的光荣传统,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觉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反对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峡两岸的关系论文摘要

32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