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蹲着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一,学科专业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点始设于1985年,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研究领域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等现有教授,副教授3人,每年都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拥有地理过程与空间分析实验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研究中心等实验室毕业生就业门路宽阔,20余年来,为国家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输送了上百名优秀硕士毕业生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整体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联系和地域分异规律通过研究能量和物质的迁移转换以及人对环境的塑造,解释地球表层的地域结构形式,功能关系及动态过程在当代,该学科以全球变化为核心,研究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层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增进了人类对其家园的认识,从而更为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地治理和保护自然环境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的自然地理专业人才即掌握自然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掌握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能洞察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三,研究方向简介序 号研究方向名称简 介1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管理,在区域规划开发利用及自然地理理论方面有重要作用其研究内容主要有: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区域评价与规划,自然灾害研究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研究等2环境生态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方案和措施3旅游资源与环境主要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旅游区的规划设计等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对其提出开发利用规划,紧密结合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研究四,学习年限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3年第一,二学期学习公共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学位课程等公共课第三,四学期学习选修课程及实习,科研活动第五,六学期主要做调查研究和学位论文个别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相关要求,经申请批准可以2年毕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4年,但最长不得超过4年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8分1)学位公开课9学分,其中外语5学分,科学社会主义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2)学位专业课15学分,为各方向研究生必修课3)指定选修课6学分,按方向设置,本方向学生视为必修课,非本方向学生视为任意选修课4)任意选修课6学分每门任意选修课2学分,包括非本方向的指定选修课5)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教学实践1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学术活动1学分6)补修课0学分同等学力,跨学科,跨专业硕士生,应补修地理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不计学分六,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 学习期间从事4-8个教案的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掌握备课,教案编写,课堂讲授,实验,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教学组织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小结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活动合格与否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合格者计1学分社会实践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分期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时间应在假期中进行;调查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农村的社会变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建议;要求:调查前拟订调研计划,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学术活动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8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七,科学研究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与指导教师课题和毕业论文的调查研究,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论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培养硕士生进行科研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使其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调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科技咨询与开发等,调查研究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安排,累计时间20天左右,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1篇课程论文,1篇学年论文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应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八,学位论文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根据国家规定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标准,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和现实可能条件,写出开题报告,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1)论文选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课题(2)学位论文要求将自然,社会,经济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3)学位论文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先进,提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强调知识嫁接,产生新思维九,培养方式与方法实行各研究方向的交叉教学和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学科交叉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学形式:布置参考书,提交自学总结鼓励研究生开展读书会,讨论会和学术沙龙,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十,考核方式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成绩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考查成绩达到合格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和指定选修课要求考试,考试的形式可以是试卷考试,也可以是课程论文,学生课程考试未通过者,可随下年级参加正常补考,或者参加毕业补考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6分以上方能申请学位实践环节,开题报告等采用考查方式进行硕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且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只能参加毕业补考十一,其它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4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长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况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学位课学位公共课0003第一外国语13651+2公外系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421理论课部0007自然辩证法3422理论课部学位专业课114107050101资源,环境与发展5131吴宜进114107050104应用数学5131李家成114107050139自然资源开发原理5131黄建武114107050106城市生态学5132张 毅114107050102自然地理研究方法(遥感,GIS应用)5132喻光明指定选修课研究方向1114107050140水资源规划与管理5132黄建武114107050141气候资源研究专题5132吴宜进2114107050114环境生态学5133张 毅114107050103全球变化引论5132喻光明3114107050143旅游地研究5132吴宜进114107050142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5132胡 静任意选修课114107050128流域生态学3422张 毅114107050151景观生态学3422张 毅114107050115生态设计原理3423张 毅114107050152景观生态研究方法3422张海林114107050116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3422张海林114107050113遥感地学分析3421喻光明114107050127环境演变3421喻光明114107050130环境生态信息系统3422曾 群114107050126全球定位系统3423王宏志114107050123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3423黄建武114107050155自然灾害预测,防治与风险评估3422揭 毅114107050108地理科学新进展3422吴宜进114107050110生态旅游3422黄建武114107050137旅游经济学3423徐东文114101规划制图3423,4胡 娟114107050149营销管理学3422胡 静114107050107礼仪学3423胡 静实践环节00014教学实践13,4,500015学术活动13,4,5补修课114107050197水文与水资源114107050198植物地理学
回答
通常论文都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部分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标题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用词恰当,力求简短,能反映出论文的内容。摘要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新见解,语言精炼。提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便于检索。中文摘要200字左右。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正文不要车轱辘话来回说,一句话表达准确即可,尤其不要多次出现主观感受性话语,类似于感受性的需要不可以作为论文的论据。绪论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本论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结论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提问
好难
回答
多看书
多查查资料
提问
能帮忙写吗
回答
你知道纸条那个软件嘛
不能平台有规定
提问
不知道
回答
纸条 是超级棒的写论文的工具
[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如果可以麻烦给个赞吧
提问
什么纸条
回答
纸条是一个app
提问
给说下
回答
都是素材
提问
谢谢
回答
可以给个赞吗结束订单吗
更多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