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湿地保护论文的结语是什么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6

oldcat1984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湿地保护论文的结语是什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席南南

已采纳
我来回答: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它因有如此众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28519希望对你有用!

湿地保护论文的结语是什么

260 评论(14)

pjpnanoctr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大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家庭,都有责任有义务搞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随着全球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源、能源紧张的局面将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水、土地等资源日趋紧张。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长期坚持,养成习惯,为保护家园、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每人每天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少扔一张纸、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开一次车、少抽一支烟,就做到了节能环保,我们的环境就将有很大的改善。人人参与到节能环保中来,让我们共同建造绿色家园。国际湿地日(2月2日):每年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作用。世界水日(3月22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水法宣传周”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28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地球一小时:“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1~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世界地球日(4月22日):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尼尔森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但后来改为5月31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世界环境日(6月5日):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89 评论(13)

yanzhou0108

学园部落3000左右得读后感
133 评论(12)

5245roxyo

改善环境从两部分抓起1、调整能源结构因为矿产能源的消耗会附生出一大堆的物质破坏环境。比如,政府现在限制电摩。这样就等于强迫人们去用排污量巨大的汽车和油摩。这需要打破决策层的利益链才能解决。对绿色能源提供方及使用者的补贴,对矿产能源提供者及使用方的税收,也可以做到能源结构的宏观调整,这还得依靠管理者们肯放钱肯出力才行。2、严管污染源近段时间,槽罐车偷排工业废料,乱扔节能灯引起汞污染、河道玻璃污染,食品中的激素、重金属污染等也日益严重。非法排放污染源可以使得种族灭绝,重蹈玛雅人的覆辙。这更需要政府对违法商业链敢于打击,斩草除根才行。反正,要改善环境必需政府支持。决策层的一条禁摩令就能让全中国十面霾雾,只有给他们施压才能有所改变。
208 评论(9)

86272676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29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