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onialee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它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它把对人的身心的发展影响作为直接目标。当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教育学,应运而生。 所谓教育学,即是研究人类教育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以前的教育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当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后,诸位教育学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并硕果累累。系统的教育学著作问世,并且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学机构。从此,教育学以一门独立学科的姿态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教育学的独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重视教育的水平。培根曾经就说过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在教育学独立的进程中,很多人功不可没。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教授制,我们沿用至今;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是教育学的主流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深受其影响。教育学的独立对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问世,正式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如其它新兴的学科一样,才独立的教育学也在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他的蓬勃生机。社会的急切的需求,使得教育学领域也出现了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多学派争相提出自己的观点,且不说正确实用与否,这样的一种盛况就预示着教育学,这样一门社会学科,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此,提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学派及其理论观点。实用教育学,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他们的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学研究。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把实验分为假设、实验、验证三个阶段。用实验、比较、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探索;由狄尔泰、斯普朗歌等人引领的文化教育学学派认为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过程便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采用精神科学或是文化科学的方式来研究;在实用教育学中,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增长。提倡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习现实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与赫尔巴特的观点相反,主张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观点提出,教育是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现代教育就应该着眼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与劳动生产相一致;当然,也有的学派提出了对教育学的一些担忧。鲍尔斯、金蒂斯等人主张的批判教育学。他们揭示了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教育复制了社会关系。教育中也存在了很多的不公、歧视、对立。在不公平下丧失“意识”,教育与社会对立了。教育学发展至今,不能不说它得益于诸多的学派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教育学发展符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受到它们的制约,同时也是它们发展的一面镜子。不用地方的教育风格和传统促进了教育学多元化,多样性。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包容性,教育学也是。在他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历史学,所以它既具有自己独有的学科特点,同时兼具了其它学科的优点。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教育也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为教育的发展,教育学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理论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育学发展的路上,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公平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教育不公平的显现屡见不鲜。教育学就是需要研究此种现象,并且提出理论支持。在经济文化层面,教育学发展更要有前瞻性。21世纪现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的理论的来源,研究实践的领域依然是把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上,这种模式对发展经济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知的,现在的问题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格魅力问题。 社会解决经济问题后如何实现健康发展问题,这应该是未来教育学应该考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健康是生理、心理和适应力的结合体,不健康的人群不仅仅伤害自己和别人,也在破坏和浪费人类地球上的资源和财富,所有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负面消极影响绝对不亚于物质财富。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问题,西方经济和社会学家们现在是不能也没有彻底解决的。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人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思想境界及幸福和谐的家庭,加上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人伟大成就的根本,现在以学校和社会主流,以应试和经济为表象的教育是不太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具体实践方式是教育的重心。完成教育中心的转移问题是面临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问题。这是个本世纪必须要解决的共识问题。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 奴隶社会,古代思想家的言论和著作中。成就: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学记》《大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柏拉图《理想国》。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对于在教育实践中所提出的一些重大课题都做出了概括性的论述,对教育经验所作的总结有的已达到规律性的认识。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作出的经验总结有不少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的。不足: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具有阶级局限性。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主客观条件:有三个——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教育学独立理论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们试图对教育这一对象的各方面属性及其总体做出反映,标志着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 创立标志:五个——对象;概念和范畴;方法;结果;组织机构。 英 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 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提出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思想;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为教育措施寻找理论依据。 德 康德《康德论教育》 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德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被资产阶级教育家认为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著作。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哲 学。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它企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的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的方法论;强调要按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去规定教学的过程和阶段,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教学方法的阶段论,创建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局限: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世界观的局限,对于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的说明仍然是不科学的。 此外,还有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3。20世纪以来展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斯宾塞《教育论》,重视实科教育,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1901年德国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但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美国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代表作为《民本主义与教育》。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理论深化阶段:1956年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布鲁纳《教育过程》,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在西方世界,整个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均活跃于古希腊民主政体的雅典。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是柏拉图,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雅典的智者们的思想却与柏拉图的观点相反。也由此,开启了教育史上持续几个世纪的关于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或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观的争论。首先,在雅典,倡导民主、自由,反映在教育上,力图是个人的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多方面和谐发展。而不应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公民,应该培养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其次,柏拉图:教育首先是国家与社会的教育,教育属于国家所有,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而不是促进个人的发展。极力推崇斯巴达政体中的国家教育理想。其思想反映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 强调个人是属于国家的,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公民;同时,他也主张,教育应使个人得到和谐的发展。正如他说的”必须依靠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本性-----” 遵循自然的教育观点,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著作中多次提到,并从此,为后来西方教育思想所倡导。 把教育分为实用教育与文雅教育,前者是不高尚的;后者才是高尚的,是服务于闲暇的,是符合人性的,值得大力提倡的。他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并影响欧洲教育达几千年。 古罗马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孔子语录《论语》、战国后期的《学记》、韩愈的《师说》等。 总之,这个时期,教育思想及教育学还处在萌芽阶段,只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分析,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成书的《大教学论》,是世界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1)提出了教育目的、任务、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德育及管理等; (2)普及义务教育思想; (3)主张建立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即客观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的规律,继承了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4)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百科全书式教学内容。 (5)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和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卢梭,法国人,18世纪的自然主义的教育家。 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观念,主观主义思想,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教育目的:培养天性得到发展的人。 教育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教育内容:实用主义观点,反对夸氏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要求学习实用的地理、天文,物理,化学,农业等。 教育方法:发现法。引导儿童去发现知识。 其观点,成为后来的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理论基础,可以说现代教育思想的许多教育家的思想大多来源于卢梭的教育思想。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学科成态的教育学,这也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有是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之上的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有着自己独特的基本概念及范畴。 教学论:教师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学生围绕教师进行日常学习(指出师生关系); 教育内容: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即强调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 方法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引用的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五步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著名教育家,杜威 美国的经济的勃兴,实用人员的需要,现有学科内容及教育方法的陈旧等不适应美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求变革。 1899年,杜威,在其著作《学校与社会》,第一次用“传统教育”,对赫氏教育思想进行了评述,并将自己的理论定性为””现代教育。认为赫氏的理论是”非常专门化的、片面的和狭隘的。” 他针对赫氏的 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 提出自己的: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其教学过程的方法论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从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