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ter
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一)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指标是个人收入,而个人收入取决于个人所在的行业或单位。在众多行业中,幼教行业的重要性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要远远弱于其他行业,这使得幼教行业自然在整个行业系统的经济分配中缺少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公办幼儿园的待遇尚有保证,但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也明显偏低。据宋广文、魏淑华的研究,工资满意度越高,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越高。【7I幼儿教师普遍较低的收入导致其经济地位低下,这又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职业认同,进而影响了她们的生活幸福感。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最根本的就是把学前教育纳人义务教育体系,由国家财政保障幼儿教师经济地位不处于弱势地位。 (二)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 社会声望是指一个人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它在社会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公众的接受与名誉、尊重与钦佩、荣誉与敬意。而要提高幼教行业的社会声望,首先必须真抓实干,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声望,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胜任的,那么它在社会上就是没有地位的。要改变社会对幼教行业固有的看法,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有长远的战略,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提升幼师生的专业化水准和学历水平。 其次,政府应切实提高高校幼师生的待遇,提高幼师的社会声望。目前,教育部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类院校,在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中对师范类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补贴生活费的政策应该在幼儿师范学校推行,以政策行为抬高幼师生的社会声望。 再次,教育职能部门应严格把好幼师行业入门关,提高从事幼教行业的门槛。门槛的高低是决定社会声望的重要指标,可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标准或企事业单位进人标准进行考核,并向全社会公开。 总之,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就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角色认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尊师爱生的氛围,让幼儿教师切实体会到社会的尊重。只有这样,幼儿教师队伍才能稳定下来,才能保证我国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