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云燕
(一)、70、80年代,企业文化体系雏形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鉴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功能,理论界开始对它进行了认真研究。80年代,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形成理论探索的高潮。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 80年代初出现了两种方法流派:一派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流派,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另一流派是以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流派,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组织文化模型测量、评估和诊断的学说,后被学术界称为现象学流派。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还属于发展的最初期,是专家学者针对企业过分重视物本,重视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而提出来的,开始在企业的发展中,开始强调“人本”,而不再是以前的“物本”,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新的需求,但是无论是“定性化研究流派”还是定量化研究流派,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难形成效益性的建设性方案而且在方法论,指标方面并没有建立相应的体系,只是探索建立一个企业文化体系的雏形,为企业文化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二)90年代对企业文化规范化的研究这一时期,企业文化研究在8O年代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产生了实证流派,并出现了四个研究方向:1.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入,如:《企业文化与组织气氛》(1990)、《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1991)、《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1998)、《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1997)等;2.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应用研究,如:《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1992)和《企业文化与组织效益》(1997)等;3.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如:1991年的英国JAI出版公司的《组织变革与发展》,1997年的Pierre Dubois&Associates Inc.出版的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等;4.关于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的研究,如:《诊断企业文化——量表和训练者手册》(1991),《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1997)等。企业文化的研究在2O世纪8O年代和9O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8O年代和9O年代因此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企业文化研究理论,已经基本建立了企业文化的结构,为企业文化的进步发展、效益化落实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标准和框架模式,为各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此后,很多国家的企业文化研究可能就是转述和扩充此些著作,完成了现代企业文化制度的基本构架。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