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049
对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反思李新 【摘要】:本文对俄罗斯 2 0世纪 9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反思 ,私有化没有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反而使少数人成为暴发户 ,形成金融寡头 ;经济自由化造成经济管理真空 ,宏观经济失控 ;货币主义政策最终使俄罗斯金融体系崩溃 ;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来看 ,俄罗斯经济本身不存在复苏的机制 ,必须加大国家的投资力度。【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关键词】: 私有化自由化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投资乘数【分类号】:F2【正文快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盘接受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休克疗法”药方 ,从 1992年开始采取极端自由主义措施匆忙发起了快马加鞭的经济试验。然而这次试验没有经受住经济绩效的检验。对于从中央集权管理经济模式向所谓现代市场经济转轨来说 ,经济自由化和产权私有化 ,或许是 
(我自己的一篇国际法作业,希望能给你参考) 格俄冲突之后 回响在格鲁吉亚上空的枪声渐渐平息,一场真正的拉锯战即将上演:南奥塞梯能否一偿夙愿、而格鲁吉亚又将何去何从?冲突的双方自行其是,美国和格鲁吉亚方面强烈谴责俄罗斯的举动为典型的“侵略”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是对主权国家领土完整的践踏,更是对新生民主政权的蔑视。而俄罗斯方面却宣布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独立。在这场拉锯战中,究竟什么因素可以决定战争的最终走向,国际法的规范力量,南奥塞梯人民的意志,抑或是大国的博弈呢? 国际法的力量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违反了国际法吗?当然违反了,但是,那又怎么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动战争前会考虑国际法的制约,就像不会顾虑到奥运会的开幕日一样,这是Common Sense,地球人都知道。国际法的虚弱性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已经被注定。当国家之间强权分配大体均等,即基本处于“均势”状态,出于它们之间一致或者互补的利益,国际法才会被创造出来。若各国不能相互制约,任何法律规则都不会有任何力量;而没有共同利益,国际法就缺乏了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先天不足的国际法,生长与发展仍然“营养不良”:现实的国际社会实际上处于一种分权的无政府状态之下,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也没有任何具有强制力的司法、执行机关,特别是国际法的执行完全依靠于侵权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分配的变化。先天虚弱,后天不足的国际法,对世界和平也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 造成国际法软弱无力的根源是国家主权。国际法自产生之日起,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前提都是对国家主权的维护和保证,也就是一个国家得以独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并不当然意味着摆脱法律的限制,一个国家可以接受不论多少法律限制而仍不失为独立自主,只要这些法律限制不影响它作为立法和执法的最高权威的性质。但是,当一个国家一心寻求突破法律的限制,它当然可以扛着“国家主权”的大旗,视法律为无物。格鲁吉亚一声炮响,国际法的原则、理念就如同我国政府常说的那句四字短语:“强烈谴责”一样,变得毫无价值,也只能起到“强烈谴责”的作用了。 民族意志终成空 民族自决思想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它产生之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以普遍人权为基础,宣泄着对外族统治的不满,宣扬每个民族都有权利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然而,由于其容易沦为分离主义的借口,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限制。事实上,自从一个世纪前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遭遇到“主权国家”原则以来,这些寻求民族自决的人民总不免成为了强权手中讨价还价的筹码。当代国际政治的法律与军事架构成为了寻求民族自决群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往往只有得到外部强权的认可与支持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民族自决之梦。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寻求民族自决的群体往往成为了强权的利用者,成为强权获取利益的一颗棋子而已。独立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解放…… 令人扼腕的是,尽管近来国际社会寻求民族独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国际社会权力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使得这样的呼声永远不成主流,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类似这样的冲突将会层出不穷,南奥塞梯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南奥塞梯民众的意志,who cares? 大国的赌盘 在国际关系里,所有的政治问题都可归结为权力问题,国际政治的斗争就是争夺权力和财富的斗争。有评论家说:“‘奥林匹克休战’原则在南奥塞梯被撕裂了一个口子,也让世界感受到国际政治在国家利益面前的脆弱平衡。”是的,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固然赤裸裸,却也一刀见血,深刻的揭露了国际政治的本质。一个小小的格鲁吉亚居然能够让北极熊俄罗斯不顾颜面、毫不犹豫出动武装力量,与俄罗斯在格的战略意义是分不开的,而美国也正是看中了格鲁吉亚优秀的地缘位置,才给予了其军事与经济等各方面的援助。倘若南奥塞梯不属于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的能源运输路线的一部分,而格鲁吉亚也并不处在从南方挤压俄罗斯的显著位置,恐怕打到昏天黑地,出现在国际新闻里的也只是“简讯”而已。非洲许多国家内部的民族、部落冲突即是明证。格鲁吉亚只是做了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相互争斗的“棋子”或者说是“筹码”,而大国的赌盘也正是设在这个不幸的国度,饱受战争之苦,人民颠沛流离,灾民成千上万与参与赌博的国家无关,与赌局的结果就更没有关系了。 所以,预测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的未来,无关国际法、无关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的对抗,只与大国的博弈有关,因此权衡一下双方背后靠山国家们的实力就可以了。一个简单的式子:俄罗斯<美国+西欧国家,所以亲俄的南奥塞梯不可能独立,倒是可能采取如联合国托管等折中的方式解决。而格鲁吉亚无论是组建新政府还是维持现有政权,仍会走一条亲美的路线。而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军事基地等在未来几年仍会存在。格鲁吉亚的问题并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依赖强权的下场就是永远的被强权所左右。等到一切烟消云散,留给这些人民的,除了兵燹与杀戮,大概就是腐败与唯唯诺诺的政权了。 洋洋洒洒讨论了两页纸,于格鲁吉亚的民众终究无益。最后,将诚挚的祝福送与他们: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