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议论文的归纳法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gfzzhoul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的归纳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路航行

已采纳
归谬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归谬法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式在论证中的应用。人们在运用归谬法反驳某一判断(或称为观点)时,先假定被反驳判断为真,并以它作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大前提的前件,然后经过合理的引申、推导得出一个虚假或荒谬的后件,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达到对被反驳判断的否定。对归谬法的这一基本方面人们虽已形成了共识,但在归谬法的其他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解上仍有不少分歧,有加以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为了更好地认识与运用归谬法,本文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 归谬法有几种形式  按照从被反驳判断引申、推导出的“后件”的虚假或荒谬的表现来看,归谬法不外乎以下两种形式:  1、从被反驳判断引申出的是一个违背生活常识、违反已知真理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判断。其推理的基本形式为:如果p,则q;非q,所以非p。  2、从被反驳判断引申出的是一对自相矛盾的判断。其推理的形式是:如果p,则〈q并且非q〉;非〈q并且非q〉,所以非p。  有人认为,归谬法还有这样一种形式,即“从被反驳的判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的判断”,并指出这个引申出的判断是“显然荒谬的”,“通过否定这种显然荒谬的判断从而达到否定被反驳判断的目的”。(1) 我们认为这是说不通的。如果被反驳判断与从其引申出的判断之间具有矛盾关系的话,那么,否定了引出的判断岂不是正好肯定了被反驳判断吗?  二 貌似归谬法的一种论证方法  有没有“从被反驳判断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的判断”从而否定被反驳判断的论证方法呢?有。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对 “一切命题都是假的”所作的批驳:  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有的命题就不是假的(因为所谓“一切命题都是假的”本身就是一个命题。提出这个命题,当然是以这个命题为真;既然承认这个命题为真,那就说明至少有一个命题为真,也就得承认“有的命题不是假的”。)  如果有的命题不是假的,则并非一切命题都是假的。  所以,如果一切命题是假的,则并非一切命题都是假的。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其形式为“如果p,则q;如果q,则非p;所以,如果p,则非p”。  在这一论证过程中,从被反驳判断p引申出来的两个判断q(是由p直接引申而来)和非p(是经过q间接引申而来),与被反驳判断p的确是相矛盾的。但这两个引申出来的判断显然都不是荒谬的,而且整个推理过程亦无否定后件这一环节。这种论证对被反驳判断的否定并不是通过否定后件而是通过揭示推理中结论的自相矛盾来实现的。因此,这一论证方法显然不属于归谬法。既然这一论证方法是“从被反驳判断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的判断”来否定被反驳判断,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引申矛盾法”。  引申矛盾法与归谬法确有不少相同之处。例如,都是着眼于反驳,都是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都是以被反驳判断为推理起点,又都是从被反驳判断中引申、推导出谬误(当然,归谬法引申、推导出的谬误表现在前提中后件的虚假或荒谬上,而引申矛盾法推导出的谬误则表现在结论的自相矛盾上);此外,它们有时又可以用于对同一判断的否定(例如,对“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判断的批驳也可以采用归谬法: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则“有些命题不是假的”为假;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则“有些命题不是假的”为真;因此,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则“有些命题不是假的”既真又假;“有些命题不是假的”不可能既真又假;所以并非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批驳用的就是归谬法的第二种形式),而且又都往往使用省略小前提或结论的省略式推理。因此这两种论证方法很容易被混淆。认为归谬法有上述第三种形式的人,很可能就是把引申矛盾法误作了归谬法。  当然,把引申矛盾法纳入归谬法系统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引申矛盾法也有从被反驳判断推导出谬误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到它们在推理过程与形式上毕竟有很大的不同(突出地表现在有无否定后件这一环节上),在推导出谬误这方面也有很大差别,因而将这种貌似归谬法的引申矛盾法与归谬法区分开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议论文的归纳法

141 评论(15)

mikealive

演绎法和归纳法有什么区别?王东岳老师为你解惑,精彩值得了解
348 评论(10)

xyueliang

议论文的结构依照逻辑思维规律,有三种主要结构类型:1)归纳型(inductive type):其模式是“分论=(分论1+分论2+分论3+分论n)+结论”。这其实是归纳法在议论文中的具体应用,是先提供具体论证材料到最后形成观点的文章。论据是分论中的材料,是论证的根据和理由;论点是结论中的中心意思。2)演绎型(deductive type):其模式是“总论+分论(分论1+分论2+分论3+分论n)”。这种议论文以演绎法为基础,遵循从观点到材料,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法则,经常以扩大了的三段论的方式出现,其基本框架是先总论后分论,中心论点出现在分论之前。3)演归型(combination of deductive type and inductive type):其模式是“总论+分论(分论1+分论2+分论3+分论n)+结论”。这是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一种结构模式,它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因为这种写法可克服单调无奇,平铺直叙的毛病,使文章结构完整,跌宕起伏,吸引读者,增强说服力。%D2%E9%C2%DB%CE%C4%3B%D6%D0%3B%B5%C4%3B%D1%DD%D2%EF%3B%B7%A8%3B%BA%CD%3B%B9%E9%C4%C9%3B%B7%A8&url=http%3A//zhjyx%2Ehfjy%2Enet%2Ecn/Resource/GZ/GZYY/XZ/ZD/YYXZL/420S0028ZW%5F0088%2Ehtm&b=0&a=100&user=baidu
262 评论(11)

xkywy

一、 文体知识(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和统帅。在文中即用来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1)对论点的要求: ①正确 ②鲜明 (2)论点的形式: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论据。在文中即用来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据有两种形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事例、史料、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两者要区分一下: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就是事实论据。3、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在文中即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⑴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例论证(事例论证):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②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经过实践证明,其正确性已为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使论证具有说服力。③比喻论证(比喻说理):用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④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确立正确的论点。在文中突出 强调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等论证论点的方法。阅读时,这种方法的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 ⑵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①立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②驳论:批驳错误和反动的观点,从反面确立自己的正确论点。驳论的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二)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总分关系(包括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这两个概念在平常教学和毕业复习时要反复讲清楚,并强调学生区分。(三)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的语言要求严密、准确、鲜明、概括。
30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