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学者丶
书籍推荐:1、《哲学的故事》 威尔·杜兰特。2、《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托马斯・内格尔。3、《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4、《大问题》 罗伯特·所罗门。5、《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西方哲学真正的本体论,是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之后,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却又有所区别:柏拉图将思维与存在、普遍与个别进行了二元分割,而亚里士多德则主张理念和实体的统一。而中国哲学中,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在子学时代(春秋、先秦)并无定论,但依然有着唯心主义的影子。中西方哲学的研究对象相近,只是在细节和方向上有所分别。所谓中国哲学,即中国的某种学问或其某些部分,可以满足西方哲学对哲学的定义的;而中国哲学家,即产生、研究和著述中国哲学的思想家。扩展资料:哲学(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哲学 
哲学差异是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发展的。从文化来说:东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较多,主导思想是跟着感觉走,个性上喜欢内敛;西方文化对物质方面要求很多,喜欢科学,因为科学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个性爱好张扬。东方文化更重视群体利益,体现在社会管理中喜欢集中,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体现在社会管理中更注重民主。所以西方哲学思想更注重理性,用科学的方法去阐述理性。东方哲学更注重感性和经验,用玄思的手法去加强感性。从更深层次来说,我比较推崇胡适的说法,文化具有同源性,因为文化都来自物质生活,从物质生活发展起来的,并延伸到精神,物质需求的相似性,决定文化的趋同趋势。所以哲学也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