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plusplus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 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万亿元,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92%提高到2012年的57%。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加大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研究环境污染时,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环境污染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环境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并检验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时,哪些是共性因素,哪些是个性因素,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哪些是促进因素,哪些是阻碍性因素。基于此,本文运用改进的极值边界分析模 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万亿元,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92%提高到2012年的57%。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加大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研究环境污染时,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环境污染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环境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并检验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时,哪些是共性因素,哪些是个性因素,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哪些是促进因素,哪些是阻碍性因素。基于此,本文运用改进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及其开发的相关应用程序,采用2000~2011期间中国30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环境污染的溢出效应及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形状,并对中国区域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环境污染“稳健性”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中国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相同,“稳健性”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各省域空气污染存在“稳健性”的溢出效应,水污染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中国省域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稳健性”的EKC曲线假设的倒“U”型关系。5个因素对空气污染产生“稳健性”影响:产业结构、化肥施用量、能源效率、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正向“稳健性”关系,产业结构升级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负向“稳健性”关系。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这7个因素对工业废水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包含四个方面: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2)转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效率;3)加大环保投入,利用市场机制,强化环境管理;4)巩固与加强区域间环境合作,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这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些许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环境保护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如何保护好环境,是我们面临的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问题突出,森林生态功能不足,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在20多年里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未来5~15年,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环境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1、首先,强化环境保护是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与自然的抗争就从没有停停止过,洪水、飓风、地震、干旱等等,虽然人类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或者并未彻底消除隐患。2、其次,强化环境保护是保证可持续科学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又好又快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绿色、持久的。3、第三,强化环境保护是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环境污染的加剧直接对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水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的重要方面,空气污染也加剧了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一些地区造纸、印染、化工行业的崛起直接导致当地生存环境恶化,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