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 
前置部分的排版格式要求表1 前置部分的格式要求前置部分内容项 字体格式 段落格式中文论文题目 加粗;小二号;宋体 居中;20磅固定值行距;段前5行,段后5行作者、指导教师行 常规;五号;宋体 居中;单倍行距作者联系单位行 常规;五号;宋体 居中;单倍行距“摘 要:”,“关键词:” 加粗;五号;黑体 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 常规;五号;仿宋_GB2312 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英文论文题目 加粗;小三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 居中;固定值20磅行距;段前1行,段后5行英文作者、指导教师行 常规;五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 居中,单倍行距英文作者联系单位行 常规;五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 居中,单倍行距“Abstract”,“Key words” 加粗;五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 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英文摘要、关键词内容 加粗;五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 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三、正文部分的排版格式要求论文的标题层次可采用表2或表3所示的表示体例。论文结构一般只设置三级标题,不设置第四级标题。表2 文科论文层次名称及格式要求标题层次 示 例 字体格式 段落格式章 一、××××××× 加粗;小三号宋体 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20磅行距,段前断后各5行节 (一)×××××× 加粗;四号宋体 首行缩进5字符,固定值20磅行距条 ××××××× 加粗;五号宋体 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20磅行距正文 □□×××××××××××××× 五号宋体 首行缩进两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表3 理科论文层次名称及格式要求标题层次 示 例 字体格式 段落格式章 1□×××××××× 加粗;小三号宋体 顶格,固定值20磅行距,段前断后各5行节 1□××××××× 加粗;四号宋体 顶格,固定值20磅行距条 1□×××××× 加粗;五号宋体 顶格,固定值20磅行距正文 □□×××××××××××××× 五号宋体 首行缩进两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四、正文后内容的排版格式要求表3 正文后内容的排版格式要求文后内容项 字体格式 段落格式“参考文献” 加粗;小三号;宋体 居中;固定值20磅行距;段前1行,段后5行参考文献内容 常规;小五号;宋体 顶格;固定值16磅行距;悬挂缩进两字符“指导教师评语” 加粗;小三号;宋体 居中;20磅固定值行距;段前1行,段后5行指导教师评语内容 常规;五号;仿宋_GB2312 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附录:” 加粗;小三号;宋体 居中;固定值20磅行距;段后5行附录内容 五号宋体 首行缩进两字符,固定值18磅行距
标准论文格式 一:包含内容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3、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5、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7、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8、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9、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