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j-w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人们期盼着能得到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于是绿色食品应运而生。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将食品的化学污染遏制在源头 绿色食品是指对人和环境无害、有营养、优质的食品,它的生产必须以生态环境较佳的地域为基地,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及废弃物的后处理均对食品、人和环境无污染或尽可能的少污染,可见绿色食品工程是一项致力于环境保护,减少和消除食品污染的系统工程。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可将对食品的化学污染的治理从治标转化为治本。 1.树立环保意识,明确开发绿色食品工程的意义 当前,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颁布表明:21世纪是绿色产品的世纪,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对于即将加入WTO的中国食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重视和解决食品的污染(尤其是化学污染)问题,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其产品才能在全球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否则将被无情地挡在世界贸易大门之外,而且其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因此我国的食品业应增强环境意识,花大力气治理和消除食品的污染源,执行ISO14000系列标准进行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形象。政府应该完善和严格环境法规,迫使企业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扶持兴建绿色食品基地,培育绿色食品市场,这对控制食品的化学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应用绿色食品技术,是发展绿色食品工程的关键 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既不产生污染,也不破坏环境,即绿色食品的生产应该是绿色生产。为从技术上消除或减少对产品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生产中运用绿色技术尤为重要。比如提倡以有机农业技术取代无机农业技术,在使用农用或食用化学品上推行“少就是多”的新概念(即用量要求越小越少,其效果却要愈强愈好),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用生物类杀虫剂少用化学农药,慎用化学生长调节剂。还有食品业中广泛采用的塑料包装以及塑料大棚、地膜等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仅是继水质大气污染之后的又一大社会公害,而且会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解决这一问题的真正出路在于运用绿色包装技术,即采用新型可降解(光解或生物降解)的绿色塑料代替传统的百年之久不分解的塑料。这样不仅使食品“里面”(原料、生产过程)绿,也使食品的外观绿,换上了无污染的绿衣服。因此,选择维护食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的绿色技术,采用食品的绿色包装,是预防食品的化学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工程的重要环节。 3.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是发展绿色食品工程的源动力 说到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许多人认为是生产者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多大关系。据专家统计,平均每人每天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分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头发、洗澡、洗衣服平均每天制造200L的废水污染河流、大海、土壤;一个人每天平均用20g的化学用品在污染着环境……造成地球上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只占总污染源的41%,家庭污染却占到了59%。不难想象,人们不恰当的消费、生活行为也是危害人类生态环境的一大污染源。绿色消费的主旨在于要求人们的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掀起了绿色消费的浪潮,他们购买产品首先考虑产品是否对环境有害,其次才是产品的价格、性能等。我国是在1991年推行绿色食品标志的,目前市场上的绿色产品大多处于“配角”,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比较淡薄。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跨入WTO大门,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刻不容缓,因为只有绿色消费这一源动力,才能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较佳的生态环境,才能刺激绿色食品的生产,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应用,丰富绿色食品市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随着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普及和提高、环境法规和食品质量标准的完善和严格、绿色食品工程的发展,绿色食品最终会实现其主导地位,那时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也将被遏制在源头。 
食品化学对各食品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基础食品工业:面粉改良,改型淀粉及新型可食用材料,高果糖浆,食品酶制剂,食品营养的分子基础,开发新型甜味料及其他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新型低聚糖,改性油脂,分离植物蛋白质,生产功能性肽,开发微生物多糖和单细胞蛋白质,野生、海洋和药食两用资源的开发利用。 果蔬加工储藏:化学去皮,护色,质构控制,维生素保留,脱涩脱苦,打蜡涂膜,化学保鲜,气调储藏,活性包装,酶促榨汁,过滤和澄清及化学防腐。 肉品加工储藏:宰后处理,保汁和嫩化,护色和护发,提高肉糜乳化力,凝胶性和黏弹性,蛋白质的冷冻变性,超市鲜肉包装,烟薰剂的生产和应用,人造肉的生产,内脏的综合利用等。 饮料工业:速溶,克服上浮下沉,稳定蛋白质饮料,水质处理,稳定带肉果汁,果汁护色,控制澄清度,提高风味,白酒降度,啤酒澄清,啤酒泡沫和苦味改善,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的化学本质及防止,啤酒异味,果汁脱涩,大豆饮料脱腥等。 乳品工业:稳定酸乳和果汁乳,开发凝乳酶代用品及再制乳酪,乳清的利用,乳品的营养强化等。 焙烤工业:生产高效膨松剂,增加酥脆性,改善面包呈色和质构,防止产品老化和霉变等。 食用油脂工业:精炼,油脂改性,DHA、EPA和MCT的开发利用,食用乳化剂生产,抗氧化剂,减少油炸食品吸油量等 调味品工业:生产肉味汤料,核苷酸鲜味剂,碘盐和有机硒盐等 发酵食品工业:发酵产品的后处理,后发酵期间的风味变化,菌体和残渣的综合利用等 食品安全:食品中外源性有害成分来源及防范,食品中内源性有害成分消除等。 食品检验:检验标准的制定,快速分析,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不同产品的指纹图谱等。
首先纲领性把握两者区别:目的——重在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在明确两部分的区别之后可以对选题的相关领域进行搜索,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你的选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对选题的价值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