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jwwg2010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禅宗文化的发源地,那里的空气很清新,家乡的四季更美丽,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的好地方。中国禅都——广东新兴,那是我美丽的家乡,是禅宗六祖惠能诞生和圆寂的地方,他是中国佛教实际的创始人,开创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我的家乡是“六祖文化和温泉文化”的发源地,有很多美丽丰富的旅游景点。如果您来到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到国恩寺、报恩塔参观哦,国恩寺在佛教中被视为岭南第一圣域。在2006年12月28日,在报恩塔地宫遗址发现了舍利子和珍贵文物。我家的果园里种满了龙眼树和香蕉树,还有新兴特有的荔枝树——新兴香荔,香荔是我家乡有名的特产之一,核小、肉嫩、香甜可口,每当香荔成熟的季节,都能吃到美味的荔枝,真让人垂涎三尺。我的家乡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美丽、诱人的景物呢,比如藏佛坑、龙山温泉、金水台温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古老的传说。有空您一定要来我的家乡做客,我会做一名 合格的导游,介绍家乡的景色和故事给您听,肯定会让您乐不思蜀。啊!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作文如下:我爱我那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乡。春天,柳树姐姐脱掉了白连衣裙,换上了绿军装。调皮的小草弟弟探出了小脑袋,小花妹妹露出了洁白(改为“粉嫩”)的面颊。农民伯伯在田野里辛勤的耕耘、播种。我们小孩子在草坪上玩耍。小鸟仿佛被吸引住了,也放声歌唱。在那美丽的乡村里留下了完美的回声。夏天,溪水哗哗的流着。我们小孩子在河边玩耍嬉戏。大人们在树阴下谈天说地。知了在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小鸟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愉快飞翔。在那美丽的田野里留下了完美的回忆。秋天,枫树姐姐飘落着红叶,仿佛在迎接丰收的一年。小花准备去和它的哥哥姐姐们告别了。农民伯伯在期望的田野上,收获着自我的劳动成果。我们在帮忙农民伯伯干活儿。小鸟成群结队地在和那里的一切告别。在那充满欢笑的田野里留下了完美的告别声。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我们在小路上愉快地玩耍。植物都屈服了,只有那冬青树在风雪中傲然屹立。动物们大多都冬眠了。在这僻静的冬天里,留下了冬姐姐的足迹。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 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 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 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 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我的家乡 乡情是一支古老而又深沉的歌谣,时时在我心中奏起爱的旋律。故乡那弯弯的黄土小道,那小河边的朵朵黄花,那淳厚善良的乡民……故乡的一切都浓在了我的乡情爱歌里。 也许是那呜呜的叶笛,也许是那呢喃的紫燕,不,是家乡那淡淡的黄花吧,牵动了我多少归乡的梦。 我的家乡是个不大的村庄,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没到春天,河岸坡上就会开满黄花,一朵连一朵,一片有一片。颜色是淡淡的,但是看起来又是那样艳。它们开在荒地上,藏在野草间,调皮地向人们探着头,而在那黄花丛中,又包含了多么美妙的一个世界啊!这里又是一个天然“牧场”,黄花的枝和叶是肥美的牧草,人们喂养的牛羊都放养在这儿,所以人们更加喜爱这儿,喜爱这儿的黄花。 那时,小村的生活就像清清的河水那样平淡而恬静。人们做完了事情,就坐在各家门前的黄土地上,摇这芭蕉扇,说这那古老而又遥远的故事,而故事又总是八仙,天宫…… 几年过去了,小村还是这样秀丽吗?河岸边上的黄花还是那样鲜艳吗?在春风荡漾的季节,我离开了喧闹的市区,回到了我日夜思念的家乡。 汽车一直把我送到了村子的街头。我惊奇的发现记忆里那弯弯曲曲的黄土小道已被宽阔的马路所代替;原来道路两边的低矮破旧的房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的新瓦房,街道两旁载满了观赏的树木,每隔不远,还设有一个花坛,虽然不大,但青枝绿叶,姹紫嫣红,给乡村添上了无限生机。 变了,小村大变了。我这样感叹着,走进了二叔的家门。刚跨进院子,就受到了热情的欢迎:鸡、鸭、鹅奏起了农家特有的“迎宾曲”,小黄狗欢乐的摇着尾巴。这时,二婶从屋里走出来,惊喜地喊到:“超儿,放假了,怎么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呢?”边说边把我拉进屋里,又一阵风似的端出两盘黄橙橙的杏子。我看着二婶,真想不出昔日里沉默寡言的二婶,如今说话行动竟如此利索。我问道:“婶婶,二叔呢?”“他呀,他早到工厂去了,忙得连自家的责任田也不管了。噢,现在咱们办起了农副食品加工厂,你二叔他还是顾问呢!”二婶面带微笑,眉宇间洋溢着喜气。 傍晚,乡村没入了夜色,孩子们都坐在家里看电视,大人们就聚集在一起谈起那让人激动的事情,但人们的话题不再是八仙,而是如何使农村变得更加美好,使生活更加富裕…… 家乡的夜,是这样的醉人,我没有丝毫倦意,快步出门,去寻找记忆里的小河,寻找梦中的黄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铺满碎石的工地上,这儿灯火通明,木料堆积,显然是一座投建中的高楼。我忽然想起来,这儿不就是那清清小河流经的地方吗?那梦中久久萦绕的黄花不就盛开在这儿吗?哪里去了?那美丽的小河和黄花哪里去了? 我急忙向看护工地的老大爷打听,他指着工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正在施工的是村子里的文化中心,是大伙集资兴建的。你说的那条小河呀,河水被引来修建了一个美丽的小湖;野花倒还有,可总不能为此误了大事儿……”我听着心中不免有些惆怅。可是望着工地上璀璨的灯光,望着老大爷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忽然想到,等文化中心在这儿拔地而起的时候,夜晚,那一个个灯光闪亮的窗口,不就是一朵朵美丽的黄花吗? 啊!家乡的黄花,我乡情爱歌里一个永不消失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