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很美
又是议论文,头疼…话说本人最讨厌写这鬼东西。 
懵懂的孩子憧憬青春,青春是个充满梦幻的童话;成熟的青年纪念青春,青春就像一幅油墨未干的画;年迈的老人怀念青春,青春已是他们珍藏的泛黄的老照片。青春,多么美好的字眼,那是一笔不容许错过的财富,一经典当,则永不能赎。 对于我们而言,珍惜青春,就要主动地去攀登书山,寻幽探秘;积极地去畅游学海,击水中流。珍惜青春,就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在田径场奔跑,在篮球场跳跃,在实践中探寻。让青春在拼博中升值,让生命在汗水中闪光!生活中的我们不应该只是机械接受书本上晦涩的概念,而是应该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一味地被分数充斥。毕竟这个时期,是培养我们各方面能力,形成独立张扬个性,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 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就是犯罪。”别总以为时光还多,明日复明日,那样留给自己的只会是遗憾。为落红憔悴,花谢伤情,只是矫情;叹流水东去,太阳西沉,那是徒劳;羡夸父逐日,嫦娥奔月,不过是临渊羡鱼罢了。 客观地说,我们都明白,花季的年龄,总是容易受到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因沉迷于网络的刀光剑影而荒废学业,因热衷于彼此的好感而失去斗志。当然,我们需要寻找消遣,需要给学习生活抹上亮色,需要在我们的三年里经历青春本该拥有的成长。而那,都应该基于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一切事物,一旦歪曲了控制的分寸,便会落得狼狈的结局。 关于未来,每个人都希望实现中继站的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生活永远不是一张可以暂停或快进的光碟,我们也从来不曾被赋予改造生命的权利。但那是一幅充满未知的油画。年轻的我们,何不提笔着色,让它成为值得自己品咂的艺术!我们也应当明白,追求理想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或许是荆棘密布的,我们会被荆条扎伤,会受到痛彻心扉的磕碰。人生就是一个个岔路口的选择,你会选择,笑着迎接,还是哭着退缩?会选择鼓足勇气放手一博,还是望而却步,悻悻退场? 初生的太阳,每天有一次;含苞的鲜花,每年有一次;而年轻,一生只有一次。就让我们把脚印留给昨天,用求实的态度书写现在,用灼热的理想迎接明天。只有这样,才能在“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最后,在母校百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衷心地希望每位学子都能为母校的生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我们的行动继续去书写母校更加灿烂的篇章!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