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孔子的教育观论文摘录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7

笨得很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孔子的教育观论文摘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奔跑的公牛。

已采纳
内容1文行忠信;道德仁艺。目的1去习反性;2做官涉政;方法1学习结合;2学思结合;3学用结合;4学无常师。5因材施教;6适时启发;7温故知新;8举一反三;9以身作则。态度1博学乐学;2实事求是;3专心致志;4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育观论文摘录

272 评论(10)

吹响T号角

兴办私学,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的求学态度,要谦虚好学,有知之为知之的老老实实的态度
190 评论(12)

lawrence2007

先德后文 :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教无类 ; 子曰:‘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65 评论(12)

脚踏实步

[1]赵盛昌,郝庆印, 试谈徐特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J] 徐特立研究,2000,(4)  [2]卜庆安, 徐特立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J] 徐特立研究,2001,(3)  [3]张洪英, 浅评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陈明,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J] 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4)  [5]植景文, 实施适应素质教育形势发展的分层教学——孔子因材施教的现代价值思考[J] 西江教育论丛,2002,(2)  [6]张同术,张怀书, 试论孔子的家庭教育思想[J]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  [7]易小兵, 孔子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1)  [8]杨世武,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J] 教育艺术,2010,(12)  [9]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 职教论坛,2011,(10)  [10]秦玉洁,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 教育革新,2009,(7)  [11]黎莉, 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核与教育价值——从“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看孔子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J] 南方医学教育,2009,(1)  [12]王金娟,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13]陈玉芳, 孔子的道德伦理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借鉴[J] 才智,2011,(10)  [14]李成泉, 走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结合之路[J] 当代教育科学,2011,(6)  [15]朱永,尚兵,李佳孝, 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探究[J] 文史博览(理论),2011,(2)  [16]贺丽娟, 孔子的自省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17]张成武,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J] 青年教师,2007,(12)  [18]马新才,马丽丽,胡红梅, 孔子教育思想探析[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4)  [19]李卓英,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师生观[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0]彭智勇, 感悟孔子的教育民生之道[J] 新重庆,2010,(7)  [21]刘奎臣, 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J] 英才高职论坛,2007,(4)  [22]林曾芬, 孔子教育理念价值的现代审视[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3]包旭生, 孔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2)  [24]何小江, 论孔子以人性观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思想[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5]平飞,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意义[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6]李三岗,李军胜,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可取之处[J] 青年文学家,2010,(20)  [27]李丽丽,王凌皓, 孔子高等教育思想寻绎[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28]童娟,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11,(2)  [29]石华灵,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0]周达疆, 论孔子教育思想中人本精神的现实意义[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31]白炳贵, 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32]史俊, 以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为镜,观中国教育思想中轻体的痼疾[J] 搏击(体育论坛),2011,(1)  [33]冯丽丽, 论孔子“为仁由己”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学理论,2011,(3)  [34]王娟, 孔子教育理念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  [35]蔡佩玲,陈树生,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经营管理者,2011,(3)  [36]李佳,Gary Sigley, 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的情感问题——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1)  [37]张乃芳,张冬生, 论孔子教育惩戒的耻感之度[J] 教学与管理,2011,(6)  [38]周憬,赵玲, 简论孔子的教育艺术[J] 大家,2011,(2)  [39]李楠,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对当代教育公平的启示[J] 商品与质量,2011,(S1)  [40]张鑫鑫,孙德玉, 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  [41]陶临, 为了记住的纪念——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偶得[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2]袁礼, 试论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制度化建构[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43]李珊珊, 孔子的礼乐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J] 大舞台,2011,(2)  [44]杨金玉,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J] 文学教育(下),2011,(3)  [45]武治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  [46]王永明, 孔子教育伦理思想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1,(2)  [47]王晔华,杨胜松,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8]敖小云,严蔷薇, 试论孔子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贡献[J] 大家,2011,(6)  [49]薛连荣, 论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现实意义[J] 文教资料,2011,(8)  [50]陶红, 尊重个性 适时教育——由《侍坐》谈孔子教学艺术[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2)
345 评论(8)

赵小懒929

回答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的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个:①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其教育思想丰富而详实,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2)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是“仁”、“礼”:①“仁”的思想:孔子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②“礼”的思想:孔子的“礼”是就政治而言的,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以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3)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包括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①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孔子主张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② 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4)孔子对教育对象的论述是一种创举。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5)教育目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若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应去做官。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6)孔子的教学思想。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承袭了西周的传统,提出他的“六艺”的教育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由博返约等等。(7)有关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与“礼”作为其道德教育主要内容。还要重在如何育德,他提出了一些道德教育原则,如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等等。(8)关于教师的论述。 提问 能用简洁易懂的话说吗? 回答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二,性相近,习相远与教育的个体作用三,为政以德与教育的社会作用四,学而优则仕与君子儒五,文行忠信和诗书礼乐六,道德教育思想七,教学论原则八教师论 更多1条 
257 评论(10)

笑宸宇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35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