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5

hwbaobe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huyi002

已采纳
组织一下语言就好了面临全球气候系统崩溃的危险,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想当气候难民,就要当气候公民。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球气候公民,在这里,我发出倡议:只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满足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就能产生巨大的节碳效果。为此我们希望大家和你的家人、朋友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关心环保,降低碳排放。让我们一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总体上共同做到: 食:出外吃饭,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出门用餐时自己随身带一套餐具,这样既卫生,又不浪费。 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环利用、房间照明选择节能灯、购物使用环保袋、纸张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等等,既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节电、节水。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平时,我们应该做到少用纸巾,改用手帕,相当于保护了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行:提倡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有需要购买汽车的话,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所以,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等车队开始移动再开火吧!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出行时,尽量走路或搭乘公共汽车。这样既减少尾气排放,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我们不应该只在这里发出倡议,我们应该不仅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更应该注重从我们的日常的衣食住行上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下面先来谈谈我们周围寝室里同学们的低碳绿色生活吧!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论文

352 评论(9)

蜻蜓宝宝

,为北京多1个蓝天,咱们每1个月少开一行(hang)车 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经过几年的攻坚患上到了明显的改善,作为北京的市平易近,咱们为北京领有了更多的蓝天而感应自豪以及欣忭。同时作为汽车的领有者以及驾驶者,咱们深知本身肩负的责任以及应尽的义务。 为了实现举办"绿色奥运"的答应,为北京领有更多的蓝天,为北京市平易近能呼吸清爽的空气,咱们向所有车辆领有者发出倡议: 1、自发参与北京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加强环境意识,寻求环保新当时的风尚。我爱我车,更爱本身的绿色家园! 2、为北京多1个蓝天,咱们每1个月少开一行(hang)车。 一月之中,咱们可以选择公休或节假日的不论什么一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上脚踏车,到达咱们想去的地方。汽车停放一天,污染物就少排放一些,咱们所呼吸的空气就能越发清爽。 3、咱们是汽车的领有者,也要成为汽车污染物的控制者,更要成为北京蓝天的守护者。 咱们要多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多接纳科学的驾驶方式,养成杰出的驾驶习气,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 为北京的环境多尽一份责任,咱们的心里就会多一份欣慰,让咱们携起手来,共同营建绿色家园。 2,"少开一行(hang)车在行动"倡议书 [ 作者: 加时髦间:2006-10-31 16:32:10 来自: ] 列位来宾及众位车友们: 大家好!我是伯乐堂-千里马车友会的刘庆生,一位汽车喜好者,也是一位环境自愿者。 汽车作为现代文明与前进的象征,已经成为咱们日常生活不成缺少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频繁的堵车、浑浊的尾气使咱们在安享汽车带来便捷的同时,更多的去思虑汽车给咱们的都会所带来的污染,产生的严重影响。 咱们不仅是汽车的领有者以及驾驶者,还应该成为污染的控制者。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削减环境污染,今年上半年,咱们众多车友会与平易近间环保社团、新闻电视台联谊倡议了"为北京多1个蓝天,咱们每1个月少开一行(hang)车"的活动,导致了政府部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及踊跃响应,活动取患上成功,也渐渐引发了一股全新的当时的风尚潮流。 一直以来,咱们对于峙履行"每1个月少开一行(hang)车"的答应,为了将这项环保公益活动进一步的强化、延续、扩充,又恰逢"中非互助论坛"的召开,为咱们创造了1个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可贵的机缘,所以,咱们再次发出"绿色出行,奔向奥运――少开一行(hang)车在行动"的倡议。 作为1个普通的北京市平易近,1个普通的车友会成员,我想借今日这个机会,向京城所有的车友会、向所有的汽车驾驶者发出倡议: 从自身做起,把"绿色出行,奔向奥运――少开一行(hang)车在行动"不仅作为咱们的倡议,还要成为咱们的诺言,更要成为咱们的行动。为此我呼吁所有车友会、汽车俱乐部的朋友们,在"中非互助论坛"11月2日至5日期间尽量不开车,改用其他方式出行,以现实施动为"中非互助论坛"尽一份的责任、一份力量,献一份爱心、一份热忱。 世界是咱们的世界,人的总称只有1个地球。让"绿色出行,奔向奥运――少开一行(hang)车在行动"活动成为一颗传播友谊的小小种子,靠咱们广泛地撒播,精心地培育,真情地浇灌,让这颗小小的种子承载着中非人平易近的友谊扎根发芽。 谢谢大家!伯乐堂里马车友会 刘庆生 3,我为奥运"少开一行(hang)车"车友会倡议书 环球注目的2008年奥运会已经进入了倒数1周年的倒计时,全球华人都在通报着自豪与兴奋,全世界的眼光都会聚于北京。咱们终于迎来了本身的奥运,终于等来了本身的主场。为了这一场盛宴,咱们又该做点啥子?咱们又能做点啥子呢?作为北京领有复杂数目的有车一族,广泛参与到"少开一行(hang)车"活动中来,削减大气污染、保障顺畅交通,就是咱们参与08年奥运的最直接的路子,就是为北京奥运做的最其实的贡献。少开一行(hang)车,您就参与了奥运! 汽车转变了咱们的生活,奥运拓展了咱们的眼界。为了北京多1个蓝天,为了大气少一份污染,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理念,为了揭示北京市平易近杰出的精力风貌,咱们"少开一行(hang)车"活动的504家车友会、汽车俱乐部、平易近间环保社团、大学生社团、企事业单元以及北京新闻电视台等倡议单元共同向泛博市平易近,特别是北京的有车族们发出倡议: 一、踊跃响应《市政府致北京市平易近的一封信》的号召,当真执行《交通办理办法公告》,在8月17日至20日的"好运北京"实验赛期间少开车、不开车。 二、对于峙绿色出行,践行"绿色奥运"。接续推动北京大气环境质量连续8年患上到改善的进程项,将"绿色奥运"的理念贯穿于奥运筹办的全历程。 三、投身绿色行动,编织绿色希望。珍爱"少开一行(hang)车"公益活动品牌,制造更环保、更康健、更当时的风尚的生活方式,把"少开一行(hang)车"举行到尽头。 互相约定绿色奥运,相聚好运北京,相伴绿色出行。咱们诚邀泛博市平易近再续北京奥运公众参与的新光辉,再谱绿色出行的新篇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周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调以及社会迈开咱们坚实的绿色脚步! "少开一行(hang)车"活动504家倡议单元 二○○七年八月九日 4, 北京奥组委签订联合国倡议书 每1个月少开一行(hang)车 2007-06-06 07:18:00 神州体育报 -------------------------------------------------- ------------------------------ 6月5日是2007年世界环境日,北京奥组委与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组委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方负责人共同签订了《2007"少开一行(hang)车"---六五环境日倡议书》,并于今年世界环境日在北京、温哥华两地共同倡议2007年"少开一行(hang)车"活动。 倡议书中说:"用减排温室气体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用点滴起劲共保环境美好,在布满生机的世界人平易近的环境日里行动起来:在没有紧要事情的情况下,抛却开车,采取乘坐公共交通、骑脚踏车或起旱的方式出行;在与家人、朋友谈天的时辰,说说环保话题;在不论什么有可能的情况下,节约能源,保护资源,疼爱咱们共同的家园。" 此前,北京奥组委工程以及环境部还向北京奥组委职员倡议"少开一行(hang)车"的倡议,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为北京多1个蓝天,为改善与本身息息相关的环境,贡献一份力挽狂澜的力量。从五月31日至6月5日,共收到292封员工回信。其中283人表示,他们在6月5日抛却开车,采取乘坐公共交通、骑脚踏车或起旱的方式出行。 在回信中另有78人明确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北京奥组委一直以来号召的"绿色办公"行动,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另有一些由于工作等各类无可奈何原因,在6月5日这天不克不及抛却开车的职员,都提出了替换方案,将在其他日期里停开车一天,并踊跃领取了活动宣传车贴。
141 评论(9)

权蓝钰琪

我的低碳生活以前,我总是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水从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既浪费水,又浪费电……现在,我听到了城市在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我渐渐有些懂了。我开始了“低碳生活”。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必须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因为我们的客厅大,窗外的照明灯照进来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内的一切,吃饭时,真像一桌“烛光晚餐”,这真是一大盏“天然的灯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逃”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做好,每次看见爸爸妈妈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关紧,我十分高兴,我希望 “低碳家庭”会做的更好。冰箱里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妈妈说很浪费电,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积如山的硬纸板,把它做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贴上了各种分类的标志,然后,按分类去整理,不一会儿,冰箱变得又干净又整洁,焕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摆放整整齐齐的东西。这样,既帮助了我们,又节省了电。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我本来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每当我看见妈妈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时,我会上前去阻止。我会把它做成一个小垃圾桶,有的像个洋娃娃,粉嘟嘟的脸,可爱极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动物,活灵活现的,真像一道美丽的“风景”!当夜幕降临,晚饭过后,路边的霓虹灯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总是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户上,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边唱着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涂。养花是妈妈的爱好。家里的吊兰、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在每个炎炎的夏日,妈妈总会把花搬进家里来,大家看着那些绿色,允吸这那些绿色,心中顿时感觉丝丝的凉意,有了好空气又养眼,真是一举两得啊!这么好的家居环境,并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113 评论(14)

LeBlanc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诉求。19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了4倍多,拥有或超过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从2座增加到2005年的20座。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2座,其中有17座是在发展中国家。当前世界上有50%左右的人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有70%的城市居住人口。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城市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最集中的排放区域,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方。因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充分展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和实践。 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上海世博会围绕并关注的是: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在世博会筹办中,也已发布了一系列环保文本,倡导绿色低碳的筹展、参展和参观的方式,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和《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编制并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都共同倡导低碳世博的理念。 我国已明确把低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引入碳排放强度指数,并积极推动低碳示范。2009年11月,中国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根据国家相关战略,上海世博会已明确把“低碳世博”作为办博目标之一。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中,明确提出了“科技支撑低碳世博”的目标,就是实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实现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的“零排放”,以及园区内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此外,还要求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生态和谐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雨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园区内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达到50%以上。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上海世博会深化了低碳活动的主题,放大了“低碳世博”理念的影响。首先,在重大庆典活动方面,始终坚持“一次性投入,可循环利用”的原则。比如在开幕式的筹备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无污染、低能耗、可再生的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尽可能让开幕庆典的精华部分成为园区每晚的保留节目,避免大型活动的短期效应;尽可能为世博会后黄浦江上打造景观旅游节目预留硬件设施,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其次,在日常活动中,也策划了许多体现低碳理念的活动,把国内多年积累的科技环保成果,通过活动的形式寓教于乐,在市民中进行低碳理念启蒙。 另外,主办方也积极推动参展国、国际组织和企业等世博参与者,提供资源和组织策划,将成熟、优秀的科技和环保类文化活动,引入到世博会来。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绿色出行”系列活动。这个“世博绿色出行”系列活动,包括“穿越长三角——绿色出行看世博联合行动”、“世博绿色出行——低碳公交卡设计大赛”,以及“世博出行碳计算器”等活动,向全社会宣传“低碳”生活方式;会期中,举行了“降碳盛典——绿色出行之夜”晚会等大型活动,向世博参观者,普及“低碳”世博理念,号召大家“低碳”出行看世博。“世博绿色出行”活动项目,还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建设了4000平方米的“绿荫停车场”,并在世博开幕前,建造了“世博绿色出行林”等。作为倡导人们过低碳生活的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上海世博会园区内60%~70%的室外照明,都采用了半导体(LED)照明,其中景观照明部分80%以上由LED担当。世博园区照明,从亮度上对园区进行了分区分级,黄浦江、世博轴及横穿浦东主要国家馆区的高架步道,都大量应用LED照明。城市最佳实践区,也成为了LED的集中示范区。 世博会的场馆,通过江水直接冷却水系统,直接从黄浦江取水,经加药控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后,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排入黄浦江。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与燃气供热相比,年运行一次能耗可减少40%~60%,年运行费用可降低50%~70%,年运行能耗节省约5740兆瓦时,折合约1000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00吨。 世博会场馆中,安装运行的燃气空调(非电溴化锂空调),半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世博会核心区域的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中国馆和世博轴,都建设了屋面雨水回收系统,对雨水加以收集利用,估计可节约自来水约100多万米3。此外,主题馆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垂直绿化墙。这些主流或前瞻性的生态建筑技术,都会对减排或捕获二氧化碳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当游客在世博园区走累了,随处可见的长椅,给大家提供了休息的场所。这些长椅,都是在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之间,通过一项名为“绿色世博?‘椅’我为荣”的饮料纸包装,社区回收大行动中,上海市民们从垃圾桶里,“抢”回来的113吨饮料盒所制成的。因为这些利乐包装盒,都是能回收利用的。每10万吨,就可以提炼出7万吨木浆和5万吨铝箔,价值超过5亿元人民币。如果我们随手将它丢弃,它们就变成了白色垃圾。在全球,利乐包装盒的平均回收率,在30%左右;在欧洲一些国家,高达70%;而在我国,就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回收率也还不足20%。所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现在,世博园区的长椅,就是为了让人们直观的感受到:垃圾分类再利用的成果,并因此而受到鼓舞。 此外,为鼓励绿色出行,上海世博会还首次向公众发行“低碳交通卡”,在世博园的“天下一家”馆、大众公交卡销售点、如家酒店以及1号店网上超市,就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这种设计精美,并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交通卡。每张卡售价40元,其中20元,用于认购1吨二氧化碳指标,以抵消购卡人的出行碳排放。购卡人登录相关网站,输入卡号,就能查询到卡上1吨二氧化碳指标,所对应的信息。这样,就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为低碳世博奉献的爱心,传递到了哪里。据了解: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到2010年7月5日止,已经售出近2万张。凡购买一张这种交通卡,就相当于为世博会减少了1吨碳排放。 最近,据新华社成都7月8日电,在8日当天,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竣工投产。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承担着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基地的送出任务。起于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8省市,四次跨越长江。线路全长1907公里。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电流4000安培,额定输送功率640万千瓦,最大连续输送功率720万千瓦。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建设,动态投资232.74亿元。 据了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三分之一,可节省原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000万吨。上海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电城市”。
106 评论(11)

pll09

最近,在哥本哈密瓜要召开全球气候大会上,有一则新闻牵动人心,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海水上涨,南太洋岛国图瓦卢可能在50年内,就将被海水淹没,气候迫使我们马上投入到碳排放行动中来。“低碳”一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以“低碳”为标志的全球大环保时代已经到来。2010年被媒体称为中国的低碳元年。“低碳”已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新理念,“低碳”已经成为一种新文化、新经济、新生活。那么“低碳”一词到底是什么?“推行低碳生活”,我们日常又能做哪些事情呢?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支出的生活,减低二氧化碳排放。联合国环境策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排放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着改变未来的力量。”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从小就要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因为我们只有一地球。 肩负时代使命,引领低碳潮流。我们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成为“低碳生活”的先行者。因此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行动起来,倡导低碳行动,倡导绿色生活,在忠实记录时代和国家发展的同时,以敏锐的触角,深切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生活的方式。  大家知道,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啸、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前不久在印尼发生的地震,海啸,大家想必还历历在目。所以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热气球,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如果没有一场根本意义上的环保革命,人类将为之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倡导“低碳生活”,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排放数量。“低碳”意味着低能量、低消耗、低成本、低代价;“低碳”,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和谐。 低碳生活其实就是从我们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衣、食、住、行。 而我现在想说说我们的“行”。 交通出行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城市居民都可能因为自己的出行而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相对于全球环境问题而言,个人出行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绳锯可以断木,水滴可以穿石。千里之堤,可以溃于小小蚁穴。反之,既然交通出行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就意味着,每一位城市居民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选择相对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样,相对全球环境问题而言,个人贡献的力量可能微乎其微。但是,集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积蛙步可以至千里,汇小流可以成江河。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绿色出行基金号召大家行动起来,“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低碳生活理念”。那么什么是绿色出行?所谓“绿色出行”,是指采用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通过碳减排和碳中和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出行”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取耗能低、排碳少的出行方式,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节能环保车、拼车(指几个人合乘一辆车)、骑自行车乃至步行等,减少因出行产生的碳排放量,即绿色出行“碳减排”; 2、通过专业机构购买碳指标,由该专业机构通过植树造林或其它环保项目帮助我们抵消出行产生的碳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即绿色出行“碳中和”。 到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到"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呢? 1、短距离健步走 健步走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中医称为“百炼之祖”,被誉为人类最好的医药。所言非虚,如今已有研究证实,有规律的健步走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如果出行距离在1~2千米,完全可以步行代替坐机动车辆出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可以锻炼身体,有益身心健康。 2、每月少开一天车 有车一族应该每月少开一天车, 每辆车每年可节油约44 升,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3、上下班多乘坐公共交通 多乘坐地铁、轻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轿车,不仅可节省燃油,减少废气排放,而且可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4、以节能方式出行200千米 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驾车出行100千米,可以节油约9升;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千米,可省油5/6。按以上方式节能出行200千米,每人可以减少汽油消耗7 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千克。 5、选购小排量交通工具 汽车本是交通工具,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一些人演变成身份的象征,往往会选购大排量的汽车用以向他人进行炫耀。殊不知,在他们奢侈性消费的同时,也耗费了宝贵的资源、能源,污染了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 6、选择混合动力型交通工具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加剧,选择环保动力型交通工具已成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如选择电力交通工具、混合动力型交通工具等。混合动力车省油30%以上,每辆比普通轿车每年省油378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2千克。 7、科学保养,增加交通工具寿命 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但人们对它们的保养意识还略显欠缺。特别是交通工具使用了3~5年后,则被认为已经是旧车,无所谓保养了。因此,在无形中缩短了交通工具的使用寿命,使其提前进入报废期。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 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以:减少油耗约18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8、汽车出行节能减排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汽车从原先的富人的奢侈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中的代步工具,“有车一族”的数量与日俱增。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便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汽车数量激增带来的种种能源和环境问题。倡导汽车出行节能减排,不仅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而且可以节约油耗,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环保、经济双受益! 高速行驶时关闭车窗可以减少风阻、省油。使用匹配的燃油可节省燃油,延长发动机寿命。不要超速行驶,80千米的时速是相对比较省油的速度 。 让我们以“从我做起,全民行动”的积极态度,以身作则。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吧!
10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