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_zhu
我喜欢打乒乓球 人的一生总得有个爱好,活着才有兴趣。 我喜欢干什么? 喜欢打乒乓球。 从小就喜欢,一直到现在都喜欢。虽然打得不好,很一般,但并不影响我喜欢它。上小学时,在青灰台子上打,上中学时在水泥台子上打,上大学时在木质的台子上打。后来工作了,时断时续,只要有机会就打,乐此不疲。 人过中年,我一度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心脏跳得不稳,腿脚也不利索,有时上楼打软腿。给了我一个信号,身体要出问题。锻炼身体刻不容缓。我尝试过跑步、爬山、快走,都没有坚持下来,自然也没有见到效果。04年闹非典,人员实行隔离,人员密集的单位都放假休息。我们一家三口买了一副乒乓球拍子,在邻近的一所中学打起了乒乓球。 我发现打乒乓球对我有吸引力,对打球有兴趣,不觉得累,不知不觉就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以前,并没有把打乒乓球和锻炼身体联系起来,想起来也是个误区,小时候打球,老人常说我贪玩,长大了,老婆认为我打球是为了逃避做家务,长此以往我也觉得打球似乎不是一件好事。锻炼身体的需要才对打球的作用重新有了认识,打球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从此我就坚持打乒乓球。一开始和老婆孩子打,后来他们工作忙就和别人打。我的单位下班早,夏季5点半下班,冬季5点下班,下班后就去打球。 我曾去滨河广场打球。下班后,骑20分钟的自行车赶到滨河广场。滨河广场有一个乒乓球运动区,一溜摆着12个乒乓球台子很气派。虽然是露天的,球台子也是水磨石制作的,但并没有影响人们打球的热情,不下雨,不刮大风,那里打球的人们总是人满为患。去晚了就占不上台子。我下班才去自然更困难。去了几次,就认识了几个球友,有几对夫妻提前退休啦,他们去得早。他们很会安排,午休后就奔广场去了,找一个合适的台子,上好乒乓球网子,就算占上台子了。天热就在树荫下打扑克,天凉快了就打球。我去的时候,他们就主动招呼我和他们打球。他们说和我打球舒服,进攻防守回合多,不用老捡球。这样我们就成了球友。 后来在我住家和单位之间的体育场也建了一个乒乓球活动区,我就不常去滨河广场打球了,上班下班路过体育场就进去打一会儿球,既方便有不累。 再后来我的单位也开展健身活动,建了乒乓球室、健身房、台球室。打球就更方便了。室内比室外好,木质的台子比石质的台子好。打球的技术也有了提高。以前就是练球,从不计数,不比输赢。自打起室内乒乓球后就开始比赛了。 现在我住的小区也建了一个乒乓球室,有三张乒乓球台子,随时都可以打球。 回首一看,打乒乓球是我的爱好,给我带来了乐趣,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健康,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 
“乒乓!”哎哟~“乒乓!”疼死我啦!没错,这是打乒乓球的声音,可你就不知道是谁在大叫了——那就是我,一个可怜的乒乓球啊!我的梦想是做最出名、最闪耀的乒乓球。可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瞧我小巧玲珑的外表、黄灿灿的皮肤,这么惹人喜爱,怎么就摊上在桌上挨打的命了?!整天在我讨厌的球桌上蹦来蹦去跳“迪斯科”,头晕目眩不说,一不小心还有“撞墙”的危险,谁受得了?工作也不给工资,累也不准休息,我容易吗我?!……一提起这日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天,乒乓球堆里的我又被一双大手揪了出来,没准儿……我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着,可还是无济于事。我只好紧闭着双眼,抱着头,撅着屁股,准备等着与球拍大哥的“亲密接触”了……只听“乒”地一声,我像支离弦的箭一样“发射”了过去,被对方突如其来的一拍“乓”了回去,乒乓声此起彼伏,一回合下来,我早被打得鼻青脸肿,照照镜子,里外不是“球”啊!还没回过神来,我再次回归战场,被一巴掌“光荣”地拍到了墙上!真可恶,当我是金刚啊,我差点儿气晕过去。过不了多久,我又被迅速拾起,接着是狠狠的一击:我一个俯冲先撞到了球桌上,然后马上反弹起来,一下子无影无踪了。那两个人找不到我,索性拿起了第二个“牺牲品”。而我呢?流落到一个肮脏的角落里了。这里真是又闷又臭,我憋得喘不过气来。我旁边还有一个已经被人遗忘的、“满脸皱纹”的老乒乓。“你好啊,朋友!”老乒乓热切地跟我打招呼。“你……你也是乒乓球吗?倒不如说你是一团烂塑料吧”我不屑地瞥了它一眼。“是啊,老啰,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呵呵……”“身为乒乓球就是这种命运吗?”我愤愤不平地说。“当然不能这样想!”老乒乓很认真地回答,“能在球桌上工作,就是我们的幸运。就算普通也一样有价值啊!”我的心里突然有一股莫名的温暖。于是,我很幸运地和老乒乓成了好朋友,阴暗的角落里从此似乎充满了阳光。不知过了多久,我重新被人发现。可老乒乓呢?那个曾经告诉我生命价值的老乒乓、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乒乓呢?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回到了梦寐以求的球桌,并在心里默默地发誓:我的梦想是,做最快乐的乒乓球!
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人云:“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所以俗话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 本人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红色和黑色如果相结合,就会变成黑色。请问,有谁看过这两者结合会变成红色的呢? 假如脚上的一只袜子臭了,另一只袜子没有理由不臭的啊。假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为不怎么好,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为在你的朋友潜移默化下,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也会变得高尚的;假如和许多行为、举止十分卑鄙的人在一块,不用说,不过多久,你做事和说话就会和那一帮人相似。这说明环境,它能改变人的一切。 国家工作人员一向是我们认为可以信赖的人。可每次捉拿一个贪官时,就会带出一串和他一样腐败的贪官。这是为什么?这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 如果一个顶头上司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毫无疑问他手下的人也肯定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是为人热情,老实的人,平时又谨小慎微,从来也不得罪别人,那么他们的孩子也肯定是彬彬有礼,惹人喜爱。 因此,不管大到国家还是小到家庭,我始终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 2: 自信,事业成功的保障 人们常说:“自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这句话很有道理,只要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天底下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摆在我们面前的名人有哪一个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不都有挫折吗?但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能在受到挫折时抬起头来奋力向前追赶。正所谓:人有他的高峰期,也有他的低谷期。达到了高峰期时可以说走到了辉煌,但是走到了低谷也不要气馁,要有自信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爱迪生小时候最喜欢科技小制作,但是他学习非常不好。青年时仍凭借着自信坚持发明创造,我们现在用的灯泡,可是费了爱迪生浩大的一番工夫,他尝试着在一千多种材料中挑一种最耐用的来制作灯丝,当时周围的人们都取笑于他,但是爱迪生不顾周围的舆论,坚持做实验,终于发现了钨丝最适合做灯泡的灯丝。他发明了灯泡可谓照亮了全世界,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爱迪生也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著名作家海轮凯勒,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命运对他是凄惨的,可是她凭着对自己的信心,顽强的活了下去,又踏入中学校门。此后,她对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并且被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录取。 可见,自信是人获胜的法宝,更是事业的保障。但是,自信也要有度,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而轻视别人就等于自傲自负,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三国时候的马谡,的确有才能,但是他看不到自己的弱点,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终究就因为街亭失守而身首异处。可见,“骄兵必败”就正好应了这一个事实。 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平常走到辉煌;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绝望看到希望;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暗淡走向光芒。自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 3: 挫折也美丽 有人说,挫折因其对人的锻炼而闪亮,有人说,挫折因其产生的动力而发光,我说,挫折因成就每个人的不同性格而美丽。 人们常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来祝福他人,而从来没有人用挫折来给他人以鼓励。其实,挫折才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它比一帆风顺更加重要。 挫折因它练就不懈而美丽。 谈迁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历史学家,他从29岁时便潜心著书,历时27年,终于 完成了《国榷》这部500万字的巨著。然而,一天夜里他家被盗,书稿不幸也丢失了。30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谈迁肝胆欲碎,但他冷静下来,又从头写起,9年后,他又写成了这部传世巨著,这次,书稿比前次更加完美。 挫折带给谈迁以撕心裂肺的痛苦,但这痛苦并没有打倒他,而是带给了他新生,使他的著作闻名于世。如果没有那次失稿,如果没有他的重振旗鼓,如果没有他的不断完美。或许,我们今天并不能看到这部巨著。挫折能使人生走向完美。关键看我们能否战胜它。 挫折因它能使人蜕变而美丽。 邓亚萍4岁时便开始练习乒乓球。到8岁时已技艺超群,但她被省队拒之门外,原因是个子太矮小,没有发展前途。面对上天给予的打击,邓亚萍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刻苦。终于,她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 挫折本身并不美丽,挫折只在人们用坚持、用拼搏、用奋发去战胜它时,才愈发光彩照人。邓亚萍正是用自己的蜕变而战胜挫折,眼前才能映出一片光明。 塞廖尔·斯迈尔曾经说过:“如果人生只有晴空,而没有阴雨,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是啊,人生只有经历挫折才叫生活,生活正因练就人的性格而美丽。 4: “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吗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在自然界中,河水是大规模流动的,井水不能大规模流动,但井水就真的不犯河水吗? 依我之见,认为井水不犯河水,违反了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中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做循环运动,井水与河水之间也不断地运动,更新和相互转化。当河流水的水位高于地下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潜水,河水转化为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潜水就补给河流水,地下水转化为河水。由此可见,当井水不犯河水时,河水也要犯井水。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性,客观性根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井水,河水作为客观世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通过蒸发,地下径流,大气运输,降水等方式,都参加了水循环运动。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不是井水不犯河水。 井水不犯河水的认识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有本质的感性认识,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凭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不能由感观直接感知,只能凭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一个事物的现象一个规律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多变的。正确的感性认识只是如实地反应了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片断,因为相对于事物的整体、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来说。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获得的感生认识,应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经过抽象思维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从根本上抓住可靠的东西,把感生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由此实现认识的飞跃。 认为井水不犯河水是不正确的,它看到“井水和河水的某此区别,没有看到它们二者的联系,这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即形而上学的观点。作文范文网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井水与河水是矛盾的,有区别但同时又是统一的,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如果只看到了井水不犯河水,就没有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没有坚持两分法和两点论,就不能真正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影响人们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认识事物切不可只停留在感生认识的基础上,“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要关于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5: 谈嫉妒 什么是嫉妒呢?嫉妒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并不夹杂什么羡慕。羡慕是什么?是看到别人有某些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这里面并不含有怨恨之心。所以说,羡慕并不等于嫉妒。 那么,嫉妒能使人上进吗?让我们先举一个事实来说明。大家知道戴维和法拉弟的故事吗?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曾把印刷徒工法拉弟培养成为一个科学家,受到人们的称赞。然而,后来由于法拉弟在电磁学和化学上屡建奇功,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身为会长的戴维却亲自出马反对,原因只有一个:生怕法拉弟会超过自己。戴维的心被“嫉妒”牢牢占据后,心中只有怨恨,在科学的道路上止步不前,再也无所建树了。 这个例子似乎离我们远了些。下面就让我举一个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吧。 某班的学习尖子张欣,同学们都佩服她,都想从她那儿学点学习方法。于是,大家便经常提起她,有一次,当大家又提到张欣时,李华愤愤地说:“张欣的成绩真那么好吗?哼,考试打小抄、作弊,有时甚至把复习材料拿到桌上来抄,却让老师看不见。要说本事,还真高明……”大家对此不以为然,可李华为什么说出这些伤人的话来呢?显然是嫉妒在作怪。嫉妒蒙住了他双眼,使他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不用说能从中汲取经验,使学业更上一层了。 也许,有些人还会争辨:“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学习好,另外一个人产生嫉妒,自然就会想:他能取得好成绩,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然,成绩也就上去了。”这些话乍一听仿佛有一些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却发现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把自强心与嫉妒混为一谈。自强心就是自己有努力向上的思想,嫉妒就是怨恨。如果看到别人成绩好,自己“穷则思变”,这正说明这个人有自强心,这根本不叫嫉妒! 总之,嫉妒是一种有害心理。程度轻的,会给想取得成绩者制造点麻烦;严重的则会压抑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既损人又不利己。因此,嫉妒之心是绝对不该有的,我们应具有的是自强心,自信心,上进心。当然我们也应该帮助那些因嫉妒而伤人的人认识到自己的谬误,把心思都放在学习、工作上,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赶上别人,不断进步的目的。 6: 热爱战争 我想到战争时,并没有想到多么血流成河的画面,而从战争的破坏性背道而驰去想。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从武力到智慧,都是经过这一点出发——战争,大家厌恶战争,是不能否定的,但人都是自私的欲望是源源不断的,从这一角度想,战争也是必要的。 战争,并不是单纯的危害,乱世出英雄。古代比比皆是:孔明刘备,才略过人;孙子兵法,叹为观止;毛主席周恩来也都是从战争中厉炼出来的精英。如此多的战争事迹,如此多的战后文明,给一代又一代幼小少年奉上一篇篇感之肺腑的精神洗浴洗涤,让一个个青少年得志在胸,让人领悟战火纷飞的英雄豪情。不是说我唯恐天下不乱,而是我热爱“战争”,热爱它对社会已经是一块必须的碎片,人人处安思危,共促进祖国建设以及发展,举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旗号”共创一个又一个辉煌,战争已经是对文明建设的刺激,而不是马革裹尸的惨景。在发展空前绝后的兴旺时期,是惧怕战争为前进的火花和力量,人人都将保卫祖国当志向,使每个国家都齐头并进,显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但是,并不是战争只是促进作用,人们对战争也有了间接的依赖,在我眼中如果世界上已经永远没有战争,世界只有和平与安宁,那估计世界要乱套,军人、保安、警察全部下岗;银行、保险、看管处全部倒闭;成群结队的人游手好闲,大批的枪支弹药与武器全部焚毁。。。。。在这种真正的“乱世”中,人类还会竞争吗?还会生存吗?答案是:不会。 结案陈词:只有战争才会给人类带来少许人口消亡,而没有战争时,人类灭亡。 六篇文章,你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