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jjlzk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我们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我们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我们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在这片越发繁荣的土地上,有着勤劳的人民和我们这些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大了,我们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我们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之后为祖国贡献什么,而是现在就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有的同学此时可能会说:“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报答祖国是他们大人的事,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实在不敢苟同。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我为祖国做些什么,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但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也很多呀。比如:绿化祖国、美化生活环境、好好学习,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去做,我们就已经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了。而且这样不仅仅是为祖国贡献力量,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贡献力量。因为只有祖国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才会提高,只有祖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得到改善,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的力量才会强大。 我们一定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要时刻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从祖国母亲那里索取些什么,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的发展。有一句话说的好:“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祖国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就要造就祖国的明天。现在,祖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如果和欧洲的那些经济强国比还有一些距离,只有我们不断的进步,才能逐渐的缩短这个距离。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在最后我要说一声:“我要和祖国共奋进,我要和祖国共拼搏,我要同祖国共进步!” 
北大毕业的于敏,隐姓埋名28年,为国家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教育思享2019年09月21日 ·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现在,很多人为了出名,想尽一切办法,可谓花样百出,甚至做出一些难以让人理解的举动。相比为了扬名的这群人,却有这么一个人,他本应该家喻户晓,享誉世界,但是却隐姓埋名28年无人知晓,将本属于自己的荣誉深藏了起来,如果没有人告诉你,或许你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然而,他却是肩负国家使命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于敏。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是否有人记得中国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是否有人记得那激动的一刻,中国屹立在了国际舞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花费7年多,苏联花费4年,中国仅用2年8个月而已。中国能够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切,决然与科学家的努力分不开。在这个封存的历史之中,于敏隐姓埋名28年,他不仅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而且为氢弹关键技术突破作出了卓越贡献,甚至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朝永振一朗称呼为“国产土专家一号”。为完成国家使命,隐姓埋名28载,从才俊青年到白发老者1951年,25岁的于敏,从北大毕业,便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而就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重要时期,也就是1961年,于敏又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进行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是一项转变研究方向的工作,对于于敏来说,很陌生,任务可谓非常艰巨,但是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组织安排。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便从此开始,连于敏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这项极为绝密的计划,便在简陋的科研环境下拉开了序幕,而此刻的于敏还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小伙,凭借着几把桌椅、几把算尺、一块黑板和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开始了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科研任务。因为留给氢弹设计时间只有5%的时长,因此通宵达旦工作便成为了必然,足足奋斗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实验1000余次,而我国只实验了45次成功而这之间的差距,虽然看似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化而已,可是其背后却是我们国家科学家的默默奉献和不懈努力地结果。对于于敏来说,取得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研究领域,而此刻的他,也已经从一个英俊的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老者,将人生多半的青春交给了国家,他无怨无悔。取得卓越成就,28年后,获得诸多殊荣对于于敏来说,他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洋的人,但是他却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5年4月,于敏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8年12月18日,于敏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9月17日,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些荣誉只是他获得荣誉之中,极少的一部分,28年来的隐姓埋名,或许有人认为不值得,可是对于敏来说,并不后悔。于敏将青春奉献给了国家,他无愧与民族,更无愧于国家,为中国崛起奉献了自己的力量。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但是于敏的精神必将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继续努力,攻坚克难,奋勇向前,为中国崛起努力。中国崛起,需要更多有才华的青年投身国家的事业之中,于敏不是第一,也绝非最后一个“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下,中国要崛起,必然离不开人才,而人才要发展也必然离不开舞台,对于中国充满了机遇,同样对于人才也是。还有很多科学家如于敏一样,为国家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有些是我们知道的,但是有些却是我们还不能知道的,但是他们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祝福他们身体健康,中国的脊梁。
楼主没分很难得还是现实点吧那个一二百分的马上有人帮你自饿了可惜我不会耶最好自己写
为国做出贡献的青年事例有:1、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鞍钢生产建设突飞猛进发展之时,鞍钢矿山生产一线大批凿岩机却因缺少备件卡动器被迫停止作业。年轻的高级技工王崇伦刻苦攻关,创造加工出独特工具胎“万能工具胎”,使效率提高了6倍至7倍。2、1948年,在大多数中国人还未见过拖拉机时,18岁的黑龙江省明水县青年梁军已经自如地驾驶拖拉机驰骋在北大荒了,这位最终成为新中国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钱票面人物、把“火犁”“开”上人民币的东北姑娘,鼓舞了千千万万新女性走出家门。3、志愿者莫锋,2003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在非典疫情肆虐之际,他毅然放弃到深圳工作的机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共青团中央等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内蒙古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从事志愿服务。服务期结束后,莫锋决定留在大草原。对此,他的家人难以接受。4、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圆中华民族飞天梦的“神舟”系列总指挥袁家军……在志存高远的中国青年中,再有力的诱惑也超越不了理想和梦想。青春,在与考验对峙时,放射出最为耀眼的光芒。5、“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铁牛,与妻子双双向英国雷丁大学递交了放弃该校终身职位的辞职书,卖掉房子和汽车,在1998年初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登上了回国的班机,踏上了报效祖国的无悔之路。
虎门销烟为了抵制鸦片对我国人民的毒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将各国烟贩的鸦片收缴后集中在虎门销毁。焚烧鸦片的熊熊烈火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后来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撤了他的职务,并将他流放伊犁。此时他仍然心优国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续范亭为国献身1935年冬,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说是要讨论救国大计。国民党陆军中将续范亭听说后,急忙从兰州赶赴南京,想向蒋介石呼吁抗日。但蒋介石的所谓大计却是不抵杭主义。续范亭大失所望。他在跟朋友谈及蒋介石的政策时,问道:“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着想,你们说,咱们怎么办?”朋友们议论纷纷,有人提议去中山陵前哭灵,他不赞同,说:“大丈夫宁流血,不流泪!”于是他一个人来到中山陵,先吟绝命诗:“赤膀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然后毅然将短剑刺向自己的腹部,血洒中山陵。将军此举一时使全国群情激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的浪潮。梅兰芳蓄须明志1941年12月,日寇侵占了香港,从那一天起,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就留起了胡子,因为他是唱青衣的(即扮演中青年女性),留起胡子,日本鬼子就无法强迫他演戏了。不久,他回到上海。汪伪政府的大头目褚民谊亲自登门,邀请他去为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作巡回演出,他以胡子为借口回绝并讽刺了褚民谊,褚民谊只好无功而返。后来,一个日本少佐又亲自出面请他演戏,他看硬顶不行,就想出装病的方法。因为打伤寒预防针会发高烧,于是就让医师给他打了三支。日本少佐见他烧到近四十二度,也只得作罢。不演戏就没有经济收人,他先把北京的房子卖掉,后来又卖画、图章、古墨等维持全家的生计。就这样,梅兰芳一直拒绝为日军演出直至抗战结束。爱国英雄杨靖宇1940年初,抗日英雄杨靖宇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在严寒饥饿中他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qiāng,年仅三十五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爱国华侨陈嘉庚陈嘉庚先生十七岁赴新加坡随父经商,逐渐成为富商。他全力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抗战期间,他为抗日筹集了巨额资金。抗战胜利后,他积极从事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祖国的建设和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一生俭朴,未留给子女任何遗产,却将国内的三百万元存款全部献给了国家。他深感要提高民族的素质非发展教育不可,从青年时代起,就把在海外经营所得的巨额利润源源不断地送到国内,在家乡兴办起厦门大学和集美学区的三十多所学校,至今尚有一笔巨款存在国外银行作为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永久性基金。陈嘉庚的爱国之举,世人钦佩。毛泽东赞誉他为“华侨旗帜”。荣誉归于祖国苏利·普吕多姆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由于他的作品探讨了人类意识和现代社会的深刻冲突,他获得了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致瑞典文学院的答谢信中说:“我感到一种自豪的喜悦,并欣然认为:此项奖为作家们(本人亦为其中的一分子)所力争的最高荣誉,但她应归于我的祖国——因为我的作品所以能赢得此项荣誉,都是得之于她的。”1915年,当同样出自法国的作家罗曼·罗兰因其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也认为:这项殊荣并非颁给我个人;而是颁给我的祖国,而我正由于此而接受它的。同时,每当我想到它有助于传播为世人所接受的思想时,我便感到无限的欣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为祖国赢得荣誉,不要在祖国脸上抹黑。这些资料是在4399儿歌故事大全上面找的 的 你也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