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
[1] 保罗·库尔兹 , 任事平 2000年人文主义宣言——倡导一种全新的全球人文主义[J] 科学与无神论 , 2005,(02) [2] 王晓华 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和解之路[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 隋丽丽 浅析人文主义与中国教育[J] 潍坊学院学报 , 2005,(01) [4] 李申 人文主义在中国[J] 科学与无神论 , 2005,(06) [5] 王文初 新世纪热门写作中人文主义的复活[J] 江西社会科学 , 2005,(04) [6] 黄大庆 召唤有时代感的人文主义观[J] 贵州教育 , 2004,(07) [7] 李纪兵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经济学三题[J] 教书育人 , 2003,(20) [8] 程志敏 论人文主义的历史向度[J] 人文杂志 , 1999,(05) [9] 王忠杰, 林敏 海杜克建筑人文主义精神[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 2004,(01) [10] 庄礼伟 人的价值至上,人的权利至上[J] 南风窗 , 2003,(23) 大致查了几篇,也不知道你要哪个,还是你自己查吧。要下载全文,可以到我的百度博客看看,有一些最新的中国期刊网免费帐号,CNKI帐号、英文文献帐号,自己拿着用吧。 
本课用大量的人文案例展现了生态与人文盘根错节的联系,内容跨越文理,将生态学与经济学、商学、人类学、语言学、行为学、历史学、文学、信息学、政治学、关系学、医学、营养学、仿生学以及性学等诸学科相融合,论述了生态学广泛的适用性及其与我们生活乃至生存的联系。本课突破了作为理学的生态学学科樊篱,将以往适用于自然的生态学理论拓展到人文领域,通过讲授通适于自然及人文的生态学原理,展现了生态学作为生存艺术和生存哲学的深层内涵。证书要求平时成绩70%,考试30%。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90分及以上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