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1

lizhihua032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手机用户

已采纳
作文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重点:学写童话(训练学生选材能力,学会写童话)课前准备:学生重温经典童话故事,把握童话的特点,并创作童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安徒生童话名篇《皇帝的新装》,又借机重新浏览了古今中外的童话名篇,把握了童话的特点,唤醒我们心中埋藏已久的童话情怀,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你看到的童话故事说出来。二、教师利用大屏幕以“MTV”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一些童话的形象画片。然后让学生说出作者及童话名称,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及理由。三、找三五名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及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精彩点评。四、师生共同归纳童话的特点 纯真的童心 大胆的想象 理想的寄托 美好的愿望五、讲评学生的童话(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1、学生以自荐或推荐的方式读自己的童话(三到五篇为最佳)。师:同学们在前段时间阅读了童话,又创作了童话。今天,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也看看我班“谁最有才”谁能获“作文天才”的称号?2、一学生读自己创作的《一条牛仔裤的自述》。3、师:我来采访你,你能把你的创作动机谈一谈吗?4、该生谈自己的素材选择源泉(来自网上)及自己创作童话的动机:以一条牛仔裤的所见所闻披露大学生奢侈浪费之风。5、师生点评。(教师可提示从内容、风格、特点几方面讲评)6、第二个学生读《狼爱上了羊》。7、师:我知道你这篇作文选材取自网络歌曲,你想通过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8、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要执著地追求下去,哪怕需要我们冲破世俗的城墙。9、师:我希望你成为你作品中的狼的形象,有坚定的信念,而且还有为自己的理想而执著追求的意志。10、第三名学生读《岁月•年轮•钟鼓楼》。11、学生评:甲: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巧用题记,引领全文,语言精美含蓄。乙:本文集童话的特点于一身,有完美的语言,完美的结构,完美的内容,我认为本文的作者应该成为我班的“作文天才”。六、小结看了同学们创作的童话,又听了几篇童话,老师惊喜的发现,我的孩子们长大了,你们的作文能力在潜滋暗长,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也在关注现实,也在思考生命的方式与价值。我们知道童话是假的,但童心是真的;我们也知道现在喜欢童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童话带给人们的意义却是恒久的。愿同学们带着童话的情怀上路,因为纯真是永恒的。七、布置作业将自己的童话再修改,把成稿写到作文本上。课后反思:这是初一上学期的一节作文讲评课,这节课学生欢呼雀跃,积极发言,踊跃地展示自我风采,他们主动推荐自己的作品,也能客观而公正地评价别人的作文,他们能坦率地承认别人作文的长处,也能公正的指出别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课堂上洋溢着孩子们积极发言的气氛,对学生来说,这是一节精彩的作文课;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节成功的作文讲评课,它让孩子们快乐习作,又让他们在习作中认真思考,将文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从文本到人本,体现了课标新理念。做为教者从备课者和听课者两个方面对本节课做如下总结:一、让学生感到创作的快乐童话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文学题材,本次作文让学生重温小时候熟悉的童话故事,从中发现新的启示和体会,让他们感觉到童话的特点,进而再写作文,让学生对童话创作充满信心,这个写作的过程也就是快乐的过程。二、进一步让学生扩大选材的范围从学生所读的三篇童话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选材面扩大,不再停留在文具盒里的铅笔与橡皮,也不再是小猫小狗会说话了,而是从网络上寻找素材,从歌曲中开启思路,短信也让他们倍受启发,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因为学生作文的问题之一就是选材,这种方法扩大了选材的范围,对学生作文思路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三、教师精彩的点评语言及采用的巧妙的点评方法本节课教师的点评精当到位,要么幽默含蓄的指出作文的不足,要么激情地创造一个高潮。使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讲评方法,将点评与互评结合起来,从作文全篇、局部(一段或一句)亮点抓点评。学生个别评与师生共评结合起来,整节课在师生互动情况下展开。附学生范文《岁月•年轮•钟鼓楼》岁月•年轮•钟鼓楼桦甸六中 七年级 历思彤指导教师:戴晓莉钟鼓楼高高的屹立在京城北面。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题记诞 生从前,北京市的中轴线上,矗立着两座大楼——钟楼和鼓楼。元朝时它们就在这安家落户,成了这里最雄伟,磅礴的景观。每天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似乎所有人都已清楚钟鼓楼的存在。日暮时分,钟鼓楼照例打着“叮、咚”的声响,送走了来此观望的人们。钟楼长舒一口气,用那浑厚的声音对身旁的鼓楼说:“唉,伙计,瞧瞧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安逸,多舒适!再瞧瞧那破烂不堪的水泥板,又有什么资格和我们媲美?”它轻蔑地瞥了一眼地上布满苔藓的水泥板,不屑一顾地说。“就是,瞧瞧咱这身衣服!金碧辉煌的,怕是那皇宫也比咱逊色几分呐!而且每天有这么多人到此来观光,他们仰视着我们的金碧辉煌,再低头看看那水泥板,每天被那么多人踩在脚下,弄得自己满脸污痕。恐怕这辈子它也别想穿上我们穿的衣服,过上我们过的生活了!你说呢?伙计?”矮胖的鼓楼发出轻快的声音。钟楼点点头,发出一声声响,响声震彻天空,吓走了落在屋顶上的鸟,吓跑了房檐上的猫。钟鼓楼的年轻气盛被水泥板看在眼里,它想:“孩子啊,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成 长钟鼓楼就这样相伴相随,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谁知,好景不长,一九OO年八国联军的入侵,使整个钟鼓楼变了模样。一九OO年的一天,钟鼓楼被“八国联军”强行掠夺,在火光中,硝烟里,钟楼依晰地看见了鼓楼的面孔,鼓楼像在哭泣,烈火的烧灼下,它早已被熏黑。钟楼用微弱的声音寻找着鼓楼的气息:“伙计,你还好吗?”试探性的问话,钟楼也不敢多说,因为它也已奄奄一息。“我…没事…就是掉了几块砖,门也破了,楼上的鼓也没了,剩的那一个上面还有凌乱的刀痕。你呢?伙计,你…怎样…?”钟楼不敢开口说话,因为侵略者的刺刀已经捅向它的身上,“哧”的一声,门破了,“嘭”,大炮在钟楼上留下个大洞,石砖“扑扑”地往下掉,掉得可以堆起一座小山;钟楼看见自己破烂不堪的身体,泪流满面,鼓楼此时也在哭,因为楼上的一角已被炸破,露出的石砖像是从血肉中支出的骨头,张牙舞爪地翘着,让人心寒……钟鼓楼在这半分钟的时间里默默地俯视着脚下的一切和历史中的自己。在差不多半分钟里,历史和命运就那么无言地,似乎无动于衷地对望着。水泥板看见了钟鼓楼的遭遇,它默默地想:“孩子啊,好在时间能弥补伤痛,过几天,就几天,伤口就会愈合。”长 大经历了上次劫难后,钟鼓楼一下成熟许多,因为此时的它们已经没有了可以炫耀的地方,断臂残垣也不再吸引人了。只剩下一些爱感伤历史的人到这里逛逛,缅怀那些曾经被人们遗忘了的过去?同时也提醒着钟鼓楼:时间在你身上流淌过。一九二四年之后,钟鼓再没有响过,因为此时人们已不再需要它,也没有必要将它重新修建,它就只能这样矗立在时间的长河中,像一座丰碑,孤独而寂寞。岁月已在钟鼓楼身上刻下年轮,一圈一圈,是不可逃避的轨迹,必须挨过。钟楼长叹一声:“唉,伙计,我们就要这样老去?都说苦尽甘来,可现在还没发现“甜”何处?”鼓楼听后,亦长叹一声道:“伙计,人生不必轰轰烈烈,多几分平淡反倒好啊!就像人们喝的茶,虽淡却香啊!”钟楼仰天长望,悲从中来。水泥板看着此时苍老的钟鼓楼,心生感慨:“时光流逝似水匆匆,让我们无法驻足而观。”衰 老只有见证过时间流逝的人方可追溯岁月的沧桑。现在,钟鼓楼依旧矗立在贯穿全市的中轴线上,只不过,再过几天它们将已离去……市里规划在钟鼓楼旁建一个花园小区,可钟鼓楼太碍事,只得拆掉,这就意味着:曾经叱咤风云的钟鼓楼,不久将会化为一摊废墟。拆迁的前一天晚上,钟楼与鼓楼彻夜长谈。钟楼道:“伙计,我今天终于通悟,我们的人生处处有“甜”,八国联军侵华那阵,不是我们向人们见证了他们的罪行?见证了历史?现在的人们见到了我们,才了解了那段历史。反过来,我们熬了几百年,等到老了时,不也发现了时代的变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还有庞大的古建筑群,那么多新鲜的事被我们遇见,岂不是三生有幸?”鼓楼微笑着回答:“年轻时的我们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等我们长大了,成熟后,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狂妄的个性也已收敛,不过还想到新的世界去闯。可到老了时,才发现有些东西不能硬拼硬碰,于是我们尘埃落定,想顺其自然地生活,可是通悟时却已太晚。”面对鼓楼的肺腑之言,钟楼感慨万千,想到有生之年能通悟人生之事,此生足矣。水泥板无牵挂地闭上双眼,看到孩子的成长,它也明白很多。明天,它也将同钟鼓楼一样,变成尘世间的一粒砂……请记住: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议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105 评论(10)

未来我来!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2、在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指导学生进行准确写作,注意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教学重点、难点:1、注意文章的层次性,确定理想合乎现实。2、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3、具体、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想,有条理地进行表达。4、引导学生对习作《我的理想》进行赏评、修改,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高习作能力。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教学过程:一、情境感染,用心品读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2、交流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课件出示: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如果一个人缺少一颗指路明灯——理想,就会醉生梦。——〔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法国〕雨果:《海上劳工》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3、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是的,理想是荒原上的一颗种子,燃起生命的希望。正因为我们心中有理想,所以我们才有努力的动力。这节课,我们就动笔写一写自己的理想吧。4、明确要求:自读习作要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理想?(3)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理想的美好向往,形成倾诉理想的欲望。通过名人名言明白什么是理想及理想对人生的意义。同时,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为习作作好准备。】二、用心畅谈理想事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重点在同学们动笔写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师:是啊,《灯光》的作者通过运用倒叙的叙述方式,首尾呼应,抓住郝副营长战斗前的神情和语言详略得当地写出了革命英雄执著的理想。郝副营长是为了实现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这个理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理想朴实无华,实在感人。2、师生畅谈理想:是啊,理想不仅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更是通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和愿望。俗话说得好:“人无志而不立。”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谁愿意先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理想。(自由畅谈理想,尽量多人说。)【设计意图:由回顾到畅谈,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做了情感的铺垫。学生会在内心询问:我的理想是什么?这一环节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吐表达的机会,此刻学生定会争先恐后,思如泉涌。这也是本次习作必须交代清楚的第一个问题。】三、用真实的故事动人心1、同桌互相说自己理想背后的故事。(即: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⑴因为某个人的影响⑵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⑶因为某一本书……)然后小组推荐5——7人说。2、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师:看来,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崇高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3、师:其实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比如:鲁迅先生开始他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医生,远赴日本求医。后来,在一次偶然之中,他发现医术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而不能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灵魂。【设计意图:每个理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是本次习作必须挖掘的第二个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举例及献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同时理想要合乎现实,不能大而空,也许是因为一个人而立,也许是因为一件事而立。或因一本书或一句话的影响等等。这样安排避免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或大话连篇,空洞无物。】四、写出自己心中的理想1、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有人说: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终于成功!2、学生谈怎么做才能实现理想,?引导学生说出途径(⑴多读相关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⑵现在就好好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桌进行交流。3、师:孩子们,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关于理想的种种激情,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下你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当然,还有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写的时候,重点要把理想背后的故事和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写清楚,还可以试着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安排自己文章的结构。4、引导学生列出习作提纲:开头:我的理想是什么?中间:理想背后的故事——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原因) 准备怎样实现我的理想?(途径)结尾: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首尾呼应)当然,你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安排文章结构,比如直接从故事入手,然后再揭示你的理想,你甚至还可以给习作重新拟一个题目,不管怎样写,记住,把你理想背后的故事真实具体的写下来,就是最感人的习作。相信你的笔下,一定会涌出一篇篇激荡人心的理想之歌。【设计意图:用名人成功的案例和故事来提升学生对理想的理解,也体现从感性入手再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使学生明白任何人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列提纲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尤其是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5、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静心修改,取长补短 1.自改自评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1)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2)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教师以下水文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同桌互评互改,便于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获得成功感。】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是以《我的理想》为题,要求介绍我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一篇全命题作文。这是一篇较为特殊的作文,“教书”与“育人”两大目标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佳作产生。教学前,我布置学生查资料搜集理想名言,名人为理想不屈奋斗的故事,为学生正确理解“理想”含义,受到名言集名人故事的熏陶教育,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作文积累素材,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教学伊始,同学们就通过交流课文中人物的理想,及理想故事中的名人理想,对理想本身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结合名人故事分析理想对于人生的导航作用,以及什么样的想法才算得理想。学生便交流对理想含义的理解——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对他人有益处的想象。不同于幻想、梦想,有益于他人的理想才算是有意义的。之后,教学进入重要环节,围绕三大习作内容要求引导学生交际。他们谈及自己的理想,当教师、当医生、当特警、当画家、当作家……言谈中充满自信自豪。问及产生理想的原因,有的学生有些茫然,似乎忆不起其中原因,或不知如何表述。我给同学时间,让同学相互交流,思考整理思路。一会儿,几个发言比较踊跃的孩子,陆续举手发言。产生理想的原因——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一本书、一种爱好……学生思路被打开,发言者便越来越多。之后,在课堂上用投影展示作文提纲,因为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涉及写作作文提纲,我为他们解释了很多,让他们尽可能的明白,什么是提纲,怎样写提纲,怎样运用提纲。在学校第一次讲这节课的时候,我出示的提纲,“原因”和“怎样实现”都是是分条列项的,导致一些学习板的学生把作文也写成了“第一”,:“第二”,我反思后得出,我对学生的规定可能是过多了,因此,我把后来的提纲展示,变成了一个大题目,没有再分条。我也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师似乎在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谈看法;习作指导游离于本单元课文之外,体现“读写结合”理念的地方太少;没有教会怎么样把情节细化,把文章写具体。课堂发言面较窄,对学困生关注不够,导致他们的习作依然是“无米之炊”,三言两语难以成文。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144 评论(14)

一地阳光7332

应该和普通的教案格式差不多吧。课题,训练目标,训练重点,训练过程与步骤安排,教后反思等等。我们平时作文教案就这样写。每次一个训练重点,再找点范文,印成页子发给学生。
16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