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_jc
高考作文没按格式写,会扣3~5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的划分为一等;内容较为充实,结构较为完整划分为二等;中心基本明确,感情基本真实,内容单薄划分为三等;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划分为四等。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偏题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不给。不足400字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不给。扩展资料:高考作文小提示:阅卷老师往往每天都要评阅成千上万的高考试卷,很容易造成精神疲劳。所以,考生卷面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卷面整洁,自己工整美观,给人的第一感觉赏心悦目,这样即便作文水平一般,高考作文分数也不会太差。建议平时考试注意考试习惯,尽量保持卷面干净、整洁、字迹清晰;不得已涂改以横线划掉即可,不要涂黑团,打叉。作文构思,包括立意、选材、中心思想等要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立意需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思想需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思想就都是空的。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思想效果明显。 
同学你好,管理类综合论说文的命题由比较强的规律性,一般都是在弘扬正能量,如勤奋、诚信、踏实、毅力、创新。评分标准如下:一、立意。 全面完整二、观点。 直接明确 5分 15分 25 分三、结构。 层次清晰四、论证。 有理有据 +10 分或-10 分五、行文。 流畅优美 +5 分或-5 分
这个的话,我觉得他如果写了部分文体的话,写成议论文也是可以的呀。
高中语文老师通常都从审题立意、篇章结构、论据使用、语言面貌这4个维度去评价一篇高考作文。一、做到了立意正确就具备了被评价为二类中或二类上文章的基础,只有当对主题开掘得比一般人的认知更有深度的时候,作文才有可能进入一类文的范畴。二、文章的篇章结构,就是我们常说的“成文能力”。一篇议论文通常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般情况下,在考场上写“为什么”这个层面的作文相对来讲容易写出深度来。三、论据这个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要由丰富的素材来支撑。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使用多少素材才叫丰富呢?这个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但建议大家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加在一起最好可以写8-10个左右。 这里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概说例子。就是用30~40个字说清楚谁的、什么事、体现了什么品格。这样,这个素材的表述就非常高效了。 比如,以苏武牧羊的事例,为“爱国不能是一时一地的事,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这个分论点来服务。例子的表述就可以是:“苏武身陷匈奴却心系祖国,19年如一日北海牧羊,但始终未忘自己是大汉的使节。”(36个字) 作文的语言既要简洁凝练,又要富于文采。可以多用成语或者自己造的四字短语,也可以化用诗句,或者几个句子构成排比……这样的文字往往让人感觉读起来铿锵有力。比如,梁衡的散文,语言风格就是这样的,读起来感觉言简意丰,凝练隽永。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梁衡《把栏杆拍遍》 这段文字写辛弃疾南归后被朝廷弃置不用的愤懑,用了大量自造的四字短语,言简意赅。还用了屈原的《天问》和“共工怒触不周山”两个典故,以及连续四个三字短语构成的排比句,既简洁生动,又富于文化意蕴,完全可以作为中学生学习作文语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