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
真正的服装设计,不仅仅是外在的造型,其内涵更多的,是在造型基础下散发给人一些细节的艺术。向那些用心于时尚的人致敬。目前在我们的设计中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既是一谈到民族特色的设计,大家都习惯性的从中国元素入手,在这一思维方式下出现了元素符号的盲目堆砌和运用。所谓的民族性的设计都只局限在表现上和对形式感的追求上,因此当元素符号被大量重复使用后,我们的民族性的设计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这就是服装设计的意义所在! 
对于你提到的关于服装设计分类的问题,首先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本行业正在从业或准备从业的多数设计师所必经的就业选择门槛。服装设计的细分化既是服装行业现实存在的情况,也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的正面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服装风格的细分化程度越高就代表着该服装市场的成熟度越好。 如果你对服装分类的疑惑是因为你想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的话, 我的意见是:没有必要去重视太多的服装分类方法,这里面许多服装分类和选择那种服装设计工作是没有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的。如:在休闲装品牌公司工作,你既可以设计男装也可以设计女装,既要设计外套也要设计内搭,既要设计梭织也要设计针织服装,也可能设计配饰。当然你也可能被公司分配到某个专项设计里去。 了解目前的服装公司有哪几类,分别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师,这些公司集中在哪些地区。了解这些也许比了解服装设计的分类方法更有借鉴意义。 服装公司主要可分为:服装设计公司、服装加工厂、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贸易公司及其他服务类资讯类公司。 目前最广泛的,也是最值得推荐的公司主要是前三种。 一是:服装设计公司(不包括制版工作室及其他单项技术服务的工作室),大多数服装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包括全系列服装的设计,这些公司在广州、深圳、上海、浙江的少部、江苏东南部、北京等地区相对较多。他们需要的并可描述的热门服装设计师包括:商务休闲男装设计师、各种女装设计师、针织服装设计师和青少年休闲装设计师等 二是:服装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的种类很多,最重要的是男装加工厂、针织服装加工厂和外贸服装加工厂,皮装加工厂等。男装加工厂主要集中在广东各地、福建石狮、浙江温州、江苏常熟、上海周边、北京大兴区、大连等地区。们非常需要商务休闲男装设计师。针织服装加工厂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桐乡、浙江台州、上海周边等地区。他们非常需要针织类服装设计师。在国内,外贸服装加工厂加工的服装品种非常多,很少有专业细分的厂家,所以他们需要的服装设计师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如果要说哪种设计师最受欢迎的话,那就是休闲装设计师。皮装加工厂主要集中在海宁、广州、汕头及上海周边等地,当然他们最需要的皮装设计师,会休闲装设计也是挺受欢迎的。 加工厂类型还很多:包括西装工厂、衬衫工厂、羽绒服工厂等等,但这些工厂的设计师需求量很小,或基本不需要设计师。 三是服装品牌公司,服装品牌公司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的时尚城市,如:广州、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大连等,还有福建、江苏一些中小城市。这些品牌公司需要的服装设计师主要有商务男装设计师、少淑女装设计师、成熟女装设计师、针织服装设计师和休闲装设计师等 其他设计工作还很多,包括舞台装设计、礼服设计、制服设计等等,但从这些服装设计工作的广泛度上来说,这些服装设计工作对服装设计从业者是没有推荐意义的。 当然如你所认识的,每种专项设计都是局限于某个范围内的,这也是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个服装公司而言,从事某个专项的设计师往往是更专业的设计师,这是由服装公司的人才实用原则和设计师的个人从业经验决定的。 如果你想从事某个较为综合的设计工作,那目前能适合这种要求的只有服装设计总监这个工作了。但其实服装设计总监从事的并非是具体的设计工作。同时,想踏上设计总监这个职位的话,前期还是需要从某个专项设计工作开始,慢慢积累工作经验,丰富市场眼光,积极参与各种设计工作,向服装设计总监这一职位努力。 提供给你服装的分类方法 (一)按性别分类 有男装、女装。 (二)按年龄分类 有婴儿服、儿童服、成人服。 (三)按用途分类 分为内衣和外衣两大衣。外衣又可分为:商务装、休闲服、职业装、运动服、家居服、舞台装等。 (四)除了以上分类,还有许多其他分类方法: 如:按民族分类, 按特殊功用分类,按服装的厚薄和衬垫材料不同来分类, 按服装洗水效果来分类 ,根据针织服装的生产和加工特点分类 ,按穿着组合分类 ,按服装面料与工艺制作分类 等。
据学术堂了解,开题报告的目的是确定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相当于论文的研究计划,不是给别人看,而是为自己的论文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纲领注意,开题报告不是写论文提纲因此,开题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方法是否具体可行,分析什么,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法 一、写开题报告之前的准备 明白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是在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对课题进行的论证和设计,阐述这个课题有什么价值、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提出研究方案,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说,确定了的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行动指南,尽管可以随时修正,但不能随意推翻 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开题报告不是凭空写出来的,动笔写之前要做到大量的工作,包括广泛地阅读文献,熟悉导师或师兄师姐做过的工作,落实实验室工作条件,摸清楚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认清开题活动的作用:开题活动是集思广益的学术交流,其作用是从同行那里获取更多有益的帮助通过开题活动,让更多同行--导师以外的其他老师,课题组以外的其他同学--在短时间里听懂、看懂自己要做什么,并给予具体的建议自己的开题报告写得不清晰,同行不知从何帮助,开题活动也就沦为走过场 二、 开题报告的编写提纲 科学问题:开题报告总有一个准确、规范、简洁的题目紧接着这个题目,就必须说明,本课题要做什么研究,即开题报告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本研究的科学问题这里,要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读懂,本课题要做什么可以枚举一些事件、现象作为开场白来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但这些事件、现象要简洁,要贴切,要直指本科学问题 很多老师和学生喜欢把科学问题放在立题依据下面或者后面写,曰"摆事实,讲道理",总结出科学问题可是,对于初学的学生,会把读书心得都写出来,很难聚焦到自己的科学问题上使读者,参与开题活动的老师和同学,摸不着头脑因而,倡导开门见山地写科学问题 立题依据:包括学术上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就题目、科学问题涉及的相应方面,阐述、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问题)为了表达言而有据,要尽可能多地引用国内外同行近3-5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声誉高的和一般的学术刊物上的成果引用他人的数据、图件、观点,要在相应的地方作标注,且只标注自己读过的文献 科学研究没有国界,写立题依据时,不要分国内进展、国外进展 通过这一科学阐述、分析,认定本研究的问题,是个科学问题,值得开展研究如果读者从这些阐述、分析中无法得出这个认识,说明立题没有科学依据,或者立题依据没有写好 对于有地域空间限制的研究对象,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但简洁的介绍 研究目标和目的意义:说清楚通过本课题研究,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全部,或者部分要求简洁、明确几句话就可以,避免啰嗦 目的意义包括学术上的理论意义(价值),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意义(价值),可以做适当的广义延伸,但不能夸夸其谈 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侧面一是要写清楚开展哪几方面的研究(通常3-5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下面还可以写出更细致的次一级内容;二是拟解决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前述几个方面中的某个或者贯穿其中的什么,解决了关键问题,整个课题研究就迎刃而解 常见学生把内容和方法放在一起写,有记流水账的感觉看见了很多操作细节,但不清楚要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所以,建议把内容和方法分开写 研究方案:针对研究内容,说明怎样做,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研究思路,整个研究分哪些步骤,每一步骤具体作什么,各个步骤组合起来,使整个研究圆满完成为了方便阅读,使用步骤框架图,做到一目了然第二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选择研究的材料(对象)、使用什么取样(试验)方法获取什么数据、使用什么分析方法(指数、公式、模型)处理什么数据得到什么结果 通用的方法,一笔带过,具体的要求则越细越好假设自己有事不能操作,与自己有相近背景(知识和技能)的其他人可以依照该方案去操作 创新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都要有创新,指本研究在内容、方法上的创新以肯定语气,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条创新是个相对的概念,有世界性创新、国内创新、地区性创新,后者的创新价值已经很勉强了 研究生的研究,有时是补充一些必要的科学数据,距离学术创新较远,但不等于没有价值,要说明补充这种科学数据的价值可以用新意来表达,不要总是用创新这个词 可行性分析:如果研究问题是科学的,研究内容是翔实的,那么,研究方案是否可行,就要论证可行性分析包括方案的可行性,人力、财力、物力(试验条件)、时间等,是否可行,特别要说明自己能否胜任 预期成果:针对研究目标,写出预期成果包括两方面:得出什么数据、结论;怎样表达方式这些数据、结论,以及展示(呈现)形式及数量 研究进展计划:针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用时间顺序依次阐述,什么时候做什么,得到什么 参考文献:按规范格式[作者论文题目(专着名称)发表刊物,年度,卷(期):页码(出版地:出版社,年度,页码)],列出前文标注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列没有标注引用的文献,标注引用的文献则一定要列出 三、 编写开题报告 遵循既定的格式要求撰写不再赘述 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尽量使用学术术语,行文逻辑要清晰,使用字体要统一 使用必要的图、表:用图(照片)、表来直观、翔实地表达观点,图(照片)、表要有连续的编号如果是引用他人的图(照片)、表,一定要在引用的地方标注来源 提交两个文本:详细论述的打印(Word)文本和用于演讲的PPT文本PPT文本是在打印文本基础上精简的,要求图多、字少,色彩鲜艳,布局朴实 四、开题报告的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点 问题界定清晰选题应该源于实践,问题要具体,解决问题高视角,方案上升到理论,有普遍借鉴意义 研究目标明确有限剖析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提升到理论水平解决 研究内容具体、明确不要大题小作,要小题大做不同内容点之间的系统性、有限性、适中性 研究方法与技术方案具体可行论文要用数据说话,在此必须指出数据的收集方法
范文题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应用》 将服装款式的设想变成服装成品的整个思维过程就是服装设计的全部内容,即从开始构思、画设计图,到选择面料、裁剪、样衣试制,直到制作出美观、实用的服装成品为止,这一过程的全部思维活动被称为服装设计。美学思维作为服装设计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可以融入到服装构图、设计图绘制、面料选择和裁剪、样衣试制中,有助于完善服装设计的色彩使用,继而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和艺术感,同时也为设计师们设计服装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史林编著的《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9月版)一书在回顾现代服装设计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服装设计的内涵、外延、创造性思维、要素、程序、形态等内容,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以及如何让设计者赋予自己作品创造性等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通读全书,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色: 1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一书结构清晰明了,章节安排逻辑性强,便于读者获取所需知识。全书共由12章节构成,其中,第一章“现代服装设计历史”理清了服装设计的由来,分析了影响服装设计的发展背景,且从个体设计师主宰流行阶段、设计师群体主宰流行阶段、大众设计师共同创造流行阶段探讨了服装设计师与流行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服装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界定设计的类型、范畴和服装设计的概念、属性;第三章“服装的美学特征与服装设计师的素养”具体讲述了服装的静态美、和谐美、自由美及服装设计师的道德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心理素养;第四章“服装的分类”从礼服、日常休闲服、职业服、运动服等4个方面探析了服装的种类;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诠释了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象形思维、辐合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第六章“服装设计的要素”主要概述了面料、色彩、款式的基本知识;第七章“服装设计的程序”明确了“准备→构思→提供设计概念→结构设计→缝制工艺设计”这一完整的服装设计流程;第八章“服装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指明了服装美的最高形式和服装美的终极目标;第九章“服装设计中的点、线、面、体形态”解释了纽扣、面料纹样等要素给服装带来的效应;第十章“服装的系列设计”表明了系列设计的概念、原则和表现形式;第十一章“服装的款式与流行”主要阐释了流行的概念、发展和特征,回顾了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第十二章结合中国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展示了服装设计的魅力。 2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该书的编著目的在于告诉年轻人,服装设计是一项辛苦的工作,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参与合作的精神。对此,该书的内容不仅涉及了服装、服装设计的发展史,还阐述了服装设计师的素养、服装设计遵循的法则以及服装设计的含义与步骤,内容全面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外,在讲述内容时,注重详略安排、重点突出,其中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为全书重点,从3个方面回答了“如何让设计师赋予自己作品创造性”的问题:其一,要拥有服装设计的逻辑思维,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实用因素和生产因素;其二,注重服装设计的形象思维,锻造自己的设计观、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三,学会用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用辐合思维解决问题,懂得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加减法、极限法、组合法、逆向法、变更法和联合法。三者相结合,从本质上说明服装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其艺术创造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抽象思维;既需要想象力,又不能脱离包装人体、制作工艺这些现实条件的制约,以及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3图文丰富,指导性强 该书围绕“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创意”展开论述,对服装设计的历史、要素、流行因素、程序、创意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并结合国内设计师的代表作品,详细地讲述了从灵感到设计以及最后怎样完成作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在书中不吝笔墨、旁征博引,为读者准备了大量图表,这也有力地支撑了书中提出的观点与建议。就图画而言,其种类相对丰富,包括知识结构图、人体图、流程图等,如第三章第2节“图3-4”运用思维导图阐明了服装设计师的知识结构,第八章第1节“8-11”和“8-12”采用人物画说明服装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在于重点突出。 作者:顾晓晴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文创学院 (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