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岭南音乐民俗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1

guoheji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岭南音乐民俗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巷映白

已采纳
去岭南印象园看看就知道了,哪里都有岭南印象园中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铺等,展现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精华。景区突出原生的岭南文化和乡土景观,复原岭南民间繁荣生活场景,适应蓬勃发展的大城市周边旅游日益生活化的趋势,满足现代都市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溯源、访古寻幽、复归田园的旅游需求,将成为以岭南建筑完整、民间文化深厚、田园乡村风情浓郁,融文化溯源、旅游观光、乡村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大观园。成为现代人了解岭南古文化的窗口,岭南人回味溯源本土文化的沃土,外地人短时间了解岭南文化的课堂,满足了广大游客一天了解岭南民间千年古文化的心愿 。

岭南音乐民俗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294 评论(9)

爱上sunworld

南粤民众在岭南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十余万年,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风民俗,虽然岭南是全国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些古老的习俗惯制并未在现代化的风云中黯然失色,仍然是岭南的象征。  以岭南的传统食品和居住习俗为例,岭南小吃、点心和粥品大多是民间流传之物。岭南古属楚地,端午纪念屈原的风俗一直盛行,粽子早有名气。《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端午为粽,以冬叶裹者曰灰粽、肉粽;置苏木为红心,以竹叶裹者曰竹筒粽;三角者曰角子粽,水浸数月,剥而煎食甚香。”以竹叶裹的竹筒绿豆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盛行;以苏木为红心的碱水粽,仍是东莞农村的端午节必备之品;久富盛名的肇庆裹蒸粽也是肇庆民众端午节、春节时的传统节日食品。粥,古称“糜”, 潮琼两地的群众至今仍沿用此古语,不管年岁丰歉,他们几乎每日食粥。在广州著名的粥品有状元及第粥、鱼腩粥、坠火粥、艇仔粥等等。广东点心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几千年来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足有一、二千种之多。代表名品有薄皮鲜虾饺、荷叶饭、娥姐粉果、叉烧包、荔浦秋芋角等,仍然是岭南大街小巷、茶楼酒店的常见之物。  客家围龙屋是岭南著名的传统建筑,其分布与客民分布相一致,多在山地及丘陵区域,以东江上游嘉应州一带及粤北各地为主,并延入广西、赣南、闽南诸地。曾昭璇先生认为客家围龙屋的独特构造是与客家人生活中的诸多需要相辅相承的,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或为逃灾荒,或为避战乱而移入岭南。由于移动急速,受到当地土著居民的剧烈反抗,由此形成了他们既有农业形态又有防御特征的独特住宅建筑形式。这种住宅形式有利于客家族人团结自卫,巩固了客家民系的宗族观念。 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客家围龙屋仍然广泛存在于岭南地域的客家居住区,保持着坚韧的文化持久力,岭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顽固可见一斑。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岭南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岭南尤其珠三角地区成为中西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主阵地,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率先在岭南大地上演。以节日民俗为例,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和农村,过“洋节”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当圣诞节前夕,在所有的城乡商店中,到处是圣诞节的节日礼品和用品,圣诞卡、圣诞树、圣诞礼物以及圣诞食品和圣诞之夜等文艺活动,使古老的大街小巷弥漫着西方节日文化氛围,其它的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也成为岭南民众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过洋节,珠三角城乡近十年来,无论男女老少,过生日都要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而且在夜间举行仪式,统统都是西方的风俗,即使在农村也很普遍。充分吸纳西方现代社会的风俗时尚,使岭南地域的民众生活充满现代色彩。  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在一起,在岭南的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常常上午喝早茶,下午去冰室吃冰淇淋,晚上在酒吧流连;在广州荔湾区,传统的骑楼、西关大屋与独具异国风情的沙面洋房互相掩映;在珠三角地区,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同时被使用,是办公、经商、旅游、日常交往的通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特征愈加显著,成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
280 评论(11)

zp36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音乐有助于治疗各种身体、精神和心理障碍。  音乐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如记忆、注意力和集中力。  性格特征与音乐偏好之间的关系。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音乐时代及其对公众观点的影响。  音乐潮流对公众行为的影响。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数字录音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歌手。  视频剪辑:视觉图像与声音。
345 评论(11)

赵云123

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的交界处,横亘着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庞大的山脉,俗称“五岭”。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广西地区。在民俗方面,在封建王朝强大的移风易俗的力量和大量中原移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使得南越族的风俗迅速被淘汰、改造、淡化,走向与中原民俗认同、整合的过程,实现了以汉民族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岭南的民间节日堪称集南北之大全,纳中西之精华,最具岭南风情的当推岁末花市、端午龙舟和重阳风筝了。除了以上传统节日,广东地区每年还举办多种旅游节庆活动,如美食节、民间艺术欢乐节、荔枝节、连南盘王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俗,如番禺的沙湾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生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以其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瑰丽多彩的岭南音乐:广东源远流长的音乐传统,它不拘泥于形式,“其歌也,词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言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利用这种回肠荡气、自由舒展的表达方式,通过琅琅上口的民歌俚曲,广东人民真切地传唱出内心的欢畅与忧虑。在艺术特点上,不同于中原民歌的中庸节制,它表现的“词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表达地酣畅淋漓,“使人喜悦辛酸不能自已”。广府地区的歌谣形式瑰丽多彩,名目甚多,传世作品也极为丰富。如《雨打芭蕉》、《秦香莲》、《搜书院》、《柳毅传书》等。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乐共同丰富了绚丽多彩的岭南乐坛。
90 评论(10)

健康守望者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  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  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  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  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  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  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  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  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  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  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2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