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唐朝对外交往小论文摘要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2

ouer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唐朝对外交往小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941243909

已采纳
唐朝政府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630年,击败东tu厥,被尊为“tiankehan”。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大唐盛时疆域图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唐朝周围守边的少数民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

唐朝对外交往小论文摘要

109 评论(11)

zhangyueji

唐朝 中外交往在大秦景教与匈奴通婚
156 评论(8)

exyxq850

唐朝民族的政策:  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通过实行①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②和亲③册封④战争⑤会盟多种措施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的交往空前频繁。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朝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也是灵活的,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  唐太宗的开明民族政策的意义:  秦汉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稳定;政治稳定,双方的相互交流加强,促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  唐代对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代。强大,宽容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促进了民族融合。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首领称为“天可汗”是各民族首领拥戴唐朝的集中体现。
26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