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0

雷电萨满永信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1000字内容高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额,拖鞋

已采纳
俗话说:“车祸猛如虎。”难道不是吗?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车多,使道路显得更加拥挤。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其中,儿童死亡人数近2万人,居世界之首。平均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车祸,而不到3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葬身车轮,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在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有多少个家庭失去欢乐,多少个亲人痛不欲生,多少个生命之花永远凋零。  可是,却有许多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无视交通法规。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顾不上大局。真是“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不仅损失了个人财产,而且损失了国家财产。  听妈妈说,在国际饭店旁,由西向东开来了一个枣红色的汽车,开得飞快,大概有120码左右,而由南向北发展大道上也开来了一辆黑色的轿车,大概也有120码左右。一个向东,一个向北的两车相遇后,还没有来得及刹车,就“咚”地一声相撞了。由西向东的那辆枣红色的汽车车头撞上了由南往北开得那辆黑色轿车的左窗上。顿时,一名司机当场死亡,两车车窗当场撞碎,而另一名司机已当场伤得很重,被120救护车立刻送到医院去抢救。多么可怕的一幕呀!  一次,大姨坐公共汽车回家,大姨坐在车上亲眼看到在通和桂园小区前面的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开得很快,恰巧,从西外环路上开来了一辆混凝土运输车,由于当时司机一不留神闯了红灯,正准备向南驶去,混凝土运输车开得飞快,直接撞到了那个公交车的侧车身上,这次可不是“咚”的一声了,发出的撞击声很大,声音震耳欲聋。公交车被撞成两半,混凝土车车头也被撞变形了。虽然混凝土车司机没有受伤,但公共汽车的乘客却惨不忍睹,当场死亡5个人。还有十几人送进了医院。那个售票员的头上被刺满了玻璃碎片,也被送进医院,我想幸亏我没看见,不然,我一定会吓晕不可。  我在网上也曾看到这样的事例。有个小孩名叫宝宝,骑车总爱耍花样,不是撒把骑车,就是横穿马路。一次,他骑车回家,脚使劲地蹬着脚踏,车骑得飞快,连马路左右两边有没有车都不看,就骑了起来。突然,一辆飞驰的汽车把宝宝撞倒在地。抢救虽很及时,但从此宝宝却失去了双腿。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一件事啊!  “生命”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奇妙的感觉;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缩放光彩。  “红灯短暂,生命无限。”“不怕百步远,只怕一步险。”为了我们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为了让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同安全同行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1000字内容高中

334 评论(10)

回到唐朝

润物细无声 ——谈在小事中进行学生安全教育 雨岩 镜头一: 放学铃声一响,班中四十多位学生蜂拥而出教室。一瘦小女生被拥挤的人群一挤,失去重心,侧身倒地,几个男生跨过女生而去…… 镜头二: 福安市某中学一位年仅16岁的初三学生,无视“高压危险”的安全警示,爬上了离地面3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上方铁横杆捉鸟,结果被10千伏高压电击。经紧急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已致残。 镜头三: 河南省许昌县椹涧乡一中学发生一起初中生晚自习下课后因拥挤跌倒,继而相互踩踏导致5名学生死亡,数十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恶性事故。 看到听到这些现象,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学生伤害离我们有多远?安全隐患时刻在我们身边。 “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也是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当班主任已有六个年头,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如前面镜头二的例子,收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我也曾经有爬上电杆拿风筝的想法,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镜头一的情况就经常在我们学校、影剧院、集会时出现,严重的发展为镜头三。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一,我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把这位女同学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人多5倍),这位女同学会怎样? 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班召开了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班中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班中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2)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日,我发现一位学生违反班规,带了一盒火柴到学校里玩。我就利用这一次机会创设了教室里着火的情境(烧报纸,制造浓烟),这时大家慌了,纷纷利用已学的火灾逃生方法逃生。事后,我进行了说明,肯定了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同学,批评了玩火柴的同学。在这件小事中,学生体验了火场的紧张场面,提高了火场逃生能力,惩罚了违反纪律的学生,真是一举多得。 再次,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青少年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33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