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3

murphyxuyua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企业管理学论文1500字体多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nnyRain0.0

已采纳
一些管理学的话,他们的论文格式是跟其他的论文格式是一样的,你可以当一篇别人的范文,看。

企业管理学论文1500字体多大

138 评论(13)

读研人2013

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摘要: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加人WTO,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国外企业产品技术和价格的双重压力,企业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关键词:技术创新,,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策改革开放20几年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人类正步人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加人WTO,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国外企业产品技术和价格的双重压力,企业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1.国际环境(1)发达国家强有力地扶植企业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在2O世纪9o年代开始加大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并在1993年1月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全面负责整个国家创新系统,促进政府参与民间科技开发。1997年美国政府与企业界投在R&D 上的金额高达2 056亿美元,超过了日、德、法、英、意5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总和。在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积极的经济资助政策和组织协调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包括技术指导、技术信息及技术培训;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2)国外大企业持续维持对技术创新的高投入为保持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国外大企业每年在R&D方面投人巨资,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世界百强企业的R&D投人一般占其销售收人的10% ,有的甚至高达15% 以上。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为例,1992年该公司R&D经费高达51亿美元, 比我国同期R&D经费总投人(约25.37亿美元)高出1倍;到1997年,该公司R&D经费增加到73亿美元,而我国同期R&D经费总投人约58.27亿美元。(3)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了科技人才的流动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对中国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由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工资水平及整体工作、生活环境普遍远低于跨国公司的水平,因此,在留住和吸引人才方面,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将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4)企业技术创新必须适应世贸规则 在我国加人WTO后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受到世贸规则的制约。根据中国加人WTO的协议,我国享有以下4个方面的权利: 多边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普惠制” 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充分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参政议政”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以下7个方面的义务:①削减关税;②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③ 取消出口补贴,规范对研究与开发的补贴;④ 开放服务业市场;⑤ 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⑥ 调整外资政策;⑦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其中① ② ③ ⑤ ⑥ 5个方面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2.国内环境b(1)我国政府的职能尚处在转变和完善之中改革开放2O几年来,政府从直接组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为主的方式已开始逐步转向宏观调控、创造环境和条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产学研3者合作为主的方式,但这些都还在转变和完善当中。(2)国内市场结构不完善。同行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价格竞争激烈美国经济学家卡曼和施瓦茨从市场结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作了研究,并且提出最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中等程度的竞争”。我国市场结构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内市场被人为因素不同程度地分割;企业缺乏具有市场力的垄断、缺乏有效竞争。这种市场结构既不利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技术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市场集中度过低,即产业组织或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创新努力程度越强,而我国“大而全,小而全” 的市场结构很难推进技术创新。二是规模经济效益较差。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规模条件,这是由技术创新过程和市场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决定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使企业成本上升、缺乏较好的财务绩效,而且也不可能获得投资、生产、研究和开发等生产技术方面和销售、咨询等服务方面的规模经济。较大的企业规模,才能集中和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三是我国同一产业的企业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这一方面造成同业间的过度竞争,最终两败俱伤;另一方面则易造成较高的模仿率。四是企业进退壁垒较高。该破产的企业由于地方政府干预迟迟不退出市场,同时这也阻碍了优势企业的扩张。(3)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行为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缺乏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激励一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一方面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创新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从表1中即可看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不明显;另一方面企业的产权愈加不明晰,滋生了经营者的“道德问题”。(4)教育科研体制落后于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我国教育体制相对落后,创新型人才短缺,教育、科研、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联系, 产学研脱节。一方面人才培养不适应技术、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技术、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又不足。
119 评论(15)

dyj55

企业伦理学 【为什么学习本课程】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群体,人员众多、关系复杂。如何在企业中树立一种系统的规则,建立一种独立于企业管理管理制度以外,能够规范各级各类员工的行为起到协助管理,降低内耗,提高效率的效果,靠的就是企业内部一种良好的伦理体系,企业伦理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员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通过本课程您将学习到】1、职场之中为人处事的法则2、上下级关系的的基本规则3、职业发展必须遵守的规律 【培训时长】 12学时 【培训方式】 现场互动10% 专业讲解40% 案例分析50% 【课程大纲】u 每个员工必须明白的5项原则 先做事,再做人�0�1 企业生存的第一误区�0�1 组织中的基本关系剖析�0�1 组织生存的3项技能 结果大于一切�0�1 企业经营的目的�0�1 公司中的4类员工 停止抱怨,学会适应�0�1 个人成功的4项基本前提�0�1 抱怨前需要考虑的4个问题 不要把想象说成事实�0�1 检测你自己的语言习惯�0�1 培养面对现实的工作态度 骗自己很容易,骗上级很难�0�1 人生最容易做的3件事�0�1 上级不揭穿你的3个原因�0�1 不要欺骗上级的3个理由 u 企业人士必备的6种意识 如果还没有行动,说明你还不够痛苦�0�1 公司中存在的一个非明文规定�0�1 上级管理下属的心理深度分析 强扭的瓜不甜,但也可以吃�0�1 年轻员工离职最重要原因分析�0�1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实事和坚持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多了会断奶�0�1 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区别�0�1 学会谦虚,不要逞强 能力最好的一定最累�0�1 员工对企业薪酬的错误理解�0�1 “鞭打快牛”背后的真相�0�1 公司晋升员工的关键标准 敢做比会做更重要�0�1 自信从哪里来�0�1 机会背后的真相�0�1 机会如何去争取 努力是我们的本分�0�1 看到“打工”背后的真相�0�1 我到底是“老板”还是“员工”u 职场必须遵循的5条铁律 学会“听话”�0�1 学会服从与执行�0�1 听出“弦外之音”�0�1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 学会拒绝别人�0�1 热心背后的误区�0�1 帮忙的3个基本前提 同时之间不交朋友�0�1 人际关系的剖析�0�1 公司内部的人际陷阱 少说闲话,多干实事�0�1 公司内部“言多必失”的现象�0�1 “实事”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不要争功,好好挣钱�0�1 争功引发的风险分析�0�1 学会礼让的4个理由 u 职场升职的4个基本前提 机会永远留给表现最好的人�0�1 升值加薪的3个基本前提�0�1 表现好的3个重要标志 跟对人必做对事更重要�0�1 管理中的“天花板”效应�0�1 好上级的4项表现 管好自己更自由,加强自我管理�0�1 建立自我管理的基本意识�0�1 工作中的时间管理技巧�0�1 工作中的目标管理技巧 注意主管给你的“甜点”�0�1 上级暗示下属的表现�0�1 深度的理解上级的意识 u 快速发展必需的6项准备 学会“受委屈”�0�1 做好“受委屈”的准备�0�1 “受委屈”背后的真相 学会“背黑锅”�0�1 “背黑锅”还是“推黑锅”�0�1 “背黑锅”带来的利益 学会“拍马屁”�0�1 走出“马屁”的误区�0�1 学会圆满的处理人际关系 学会“偷学”�0�1 公司学习和院校学习的区别�0�1 公司成长背后的努力方法 压力越大,动力越足�0�1 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压力�0�1 解读工作动力的源泉 拥有办公室政治意识�0�1 公司中的“站队”艺术�0�1 企业生存的第一禁忌 u 职场提升的6条基本规则 永远不要让上级感觉你会走�0�1 与上级相处的工作忌讳�0�1 上级中意下属的关键要素 一定要做好立刻走人的准备�0�1 看到工作的最终结果�0�1 竭尽全力的工作态度 上级永远是对的�0�1 关于上级错误的理解�0�1 如何面对上级的错误 平台比能力更重要�0�1 管理中的“风筝原理”�0�1 职位能力VS个人能力 暗藏的主管裁员艺术�0�1 什么员工会成为公司的成本�0�1 上级裁员的预兆与方法 人生共需要工作36000小时�0�1 工作中的时间分析�0�1 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0�1 成功背后的真相剖析
230 评论(11)

zhuyong134

其他答案二、 战略方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缺少对战略方向的阐述显然是不完整的。本文中小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几个具体发展方向。(一) 发展地域特色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El趋激烈的今天,只有具备特色的企业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因此,培育和发展地域特色型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向。各地应按照市场、资源、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体型企业,通过地域特色形成的产业能带动该地域形成产业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 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是指那些为国内支柱型大企业和国外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可以更好的促进专业分工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三) 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各国的经验来看,科技型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它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一批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成果,促进一批院士专家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四) 发展就业型中小企业我国的工业不够发达,劳动力富余,就业困难失业人数的增加,会带来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的推进 因此,要根据我国各地的特色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富余、下岗职工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应重点发展社区(村)企业,这些企业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科技水平要求不高,但生产廉价的商品,这也是就业型企业拓展自己发展空间的领域。(五) 发展外向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其发展可以产生几个方面的作用:① 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子,使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参与我国的工业建设;② 更多地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③ 带动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为增加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更好的条件;④ 使我国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所以我国应充分利用加WTO的带来的机遇加快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六) 发展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在于质量的提高 提高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质量的重点是加大企业的改革力度,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 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方面我国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放松对它们的限制,让其有自由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为其尽快减负,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平等的一员。(七) 发展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推动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资金来源问题+这类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政府的扶持性资金;二是来自社区内的共同集资。如果地方经济发展较快,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比较容易筹集到资金 只要企业的项目有发展前景,比较容易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居民的支持,通过共同集资的形式筹集到所需资本。参考文献:[1] 李大明.产业结构谓整与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01.(10):41[2] 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3] 马晨,马乃云.我国民营企业贷款融资问题的研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3):20-24.[4] 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贷与二级市场[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
36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