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火烧圆明园电影论文摘要英文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6

lc52318920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火烧圆明园电影论文摘要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dkzhe

已采纳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著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O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宁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不用说圆明园劫毁时,园内收藏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都未能幸免于难。这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对人类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皇帝陆续扩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王腐朽意识的影响,无论由哪个角度看,也还是有不足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然而,正是这座举世名园,竟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的焚毁,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火烧圆明园电影论文摘要英文

242 评论(11)

fenfenren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腐败无能,屡次战败的形势下外国侵略军在我国许多城乡进行纵火破坏,使我国遭受巨大损失。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联军焚毁我国最大园林—圆明园可算是纵火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1856年10月23日,英国以“亚罗船事件”为借口,将军舰进犯珠江内河,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进犯广州,次日广州失守,随后英法联军不断向北推进。1860年,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余名由英使额尔金、法使葛罗率领,一路北上,8月袭击大沽占领天津、通州。9月21日,在北京八里桥又击溃僧格林沁、胜保部清军,咸丰皇帝得知后于9月22日慌忙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联军到达海淀1860年10月6日—9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二十五日)由英国侵华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和法国侵略军司令孟托邦率领的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进行抢劫和破坏。 英法侵略者为掩饰掠劫圆明园罪行,英政府全权代表额尔金提出:“圆明园乃清帝最宠爱的行宫”,“只有焚毁圆明园,最为可行”。于10月18日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在圆明园内清帝临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指挥焚火行动,三千五百余名英军从南面。一些法军从北面开始在圆明园内到处纵火焚烧,大火嫩烧到is日,全园在一片火海中遭到毁灭。 咸丰皇帝于1860年(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殊批,要内务府大臣明善“将两次被抢、被焚情形察访具奏”。明善遵旨,经过仔细察访后,于十月初四日将情况上奏专折。原折如下:明善奏查得圆明园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折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 三品顶戴总管内务府大臣奴才明善跪奏,为遵旨查得圆明园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 窃奴才正在查办间,于九月二十五日恭接九月十八日奉殊笔:着总理行营王、大臣传谕明善,令伊在园经理一切,并会同王春庆等收集众太监妥为安置。应赴行在者赴行在并将两次被抢、被焚情形详细察访具奏若尚有办理之件,即令明善在园庭附近地方居住,若无事可办,即驰赴热河,将应赴行在之太监带来。钦此。 奴才遵即会同总管王春庆,并率领圆明园郎中景级、庆连、员外郎锡奎、六品苑垂广淳,并各园各路达他等前往三园内逐座详查:九洲清晏各殿、长春仙馆、上下天光、山高水长、同乐园、大东门均于八月二十三日焚烧。至三园内正大光明殿等座于九月初五初六日焚烧,玉玲珑馆于十一日焚烧。初次夷人进园焚烧尚无土匪,自二十三日以后,时有土匪进园后经被获正法略见稍息。其蓬岛琼台、慎修思永、双鹤斋等座,及庙宇、亭座、宫门、值房等处虽房座尚存,而殿内陈设铺垫、几、案、椅、机、床张均被抢掠,其宫门等处虽未焚烧而门扇多有不齐。 查所有园内各座陈设、木器、及内库金银、绸缎等项册籍,向系司房内殿等处管收,亦均被抢、被焚无从清查。现在所存殿座、房间、亭座、庙宇、宫门、船只,除由总管王春庆缮具清单持赴热河恭呈御览外,其大宫门、大东门、及大宫门外东西朝房、六部朝房、内果房、变仪卫值房、内务府值班房、恩慕寺、清溪书屋、阅武楼、木厂征租房、澄怀园内近光楼六间、值房八间、上骊院、武备院值房等处均被焚烧档案房前后堂,汉档房等处被焚,满档房、样式房等处尚存数间,亦被抢掠仅将印信护出无失。库房六座,被抢四座焚烧二座。 查银库现存正项银一百六两六钱二分一厘。银钞二万九千三百二十五两,当百、当五十大钱五百六十三串五卜文。奴才率同官员达他等进库搜查,惟存银钞一万一百两其余银钞一万九千二百二十五两。并实银制钱尽行失去。又另存有基福堂油饰银八百三十一两,滋生项下银五十八两八钱八分七厘,银钞一百八十两五钱,制钱三百三串三百九十四文健锐营生息银六百五十四两六钱八分,银钞一百七十六两,共存银一千五百四十四两五钱六分七厘内前因派员解送顺义县赏需钱十二万两由库内借领过车脚银四百十五两,又放给值班员役饭食借领银二百两尚存银九百二十九两五钱六分七厘,银钞三百五十六两五钱,制钱三百三串三百九十四文,亦被抢掠无存。器皿库五座内存装修、什物、零星木植、灯只等件抢掠不齐,现在赶紧详查,埃查清再行造册奏明存案。 再查海淀圆成当一座门面旁三间被焚查该当原领成本钱五万四千三百四十八吊,又存司房生息钱七千二百六十吊,又存得利钱四百七十三吊四百四十文共钱六万二干八十一吊四百四十文。内架货占钱三万九干七百九十六吊二百文,现存钱二万二千二百八十五吊二百四十文,以及帐目、什物均被抢掠所有园内各处一时实难整理。奴才与总管王春庆及该管司员再四筹酌,拟将福园门收拾整齐内外添安锁钥内着首领太监及各园各路达他带领园户等巡查看守外伤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绿营员弃照旧启闭,管辖、稽查出入,其余通外各门及墙缺处所,奴才亲督工匠用现存砖石赶紧补砌。以严防守。现已咨催各旗营赴紧拨派员升,周围照旧安班看守。 其应行留园及带往热河之太监,奴才现在会同总管王春庆收集惟该太监等居处远近不一。尚未概行收集,俊该总管王春庆等将应赴行在太监分晰明确,奴才即行带赴热河。 奴才现在福园门外下处居住,办理一切事务,谨将遵旨查办缘由恭拆奏闻,伏乞皇上圣鉴。谨奏(宫中殊批奏折) 此奏折对被焚被劫情况作了详尽的记述,较其它材料接近于实际,具有权威性。 英军随军牧师马卡吉记述他目睹火烧圆明园的情景说:“焚毁的命令下发后,不久就看见了重重烟雾,由树林中蜿蜒曲折升腾起来……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都发出一缕缕浓烟密雾。后来聚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干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之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圆明园就这样在清军毫不抵抗的情况下,在英法侵略军的纵火暴行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195 评论(8)

33570001

从文化角度看,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惨剧。  从历史的进程看,这一落后挨打的惨祸震惊了有识的中国人。  圆明园浩劫后出现洋务运动,惨祸引来了民族觉醒和进步。 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年即1861年,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便开始兴办,只是因阻力重重,国家“自强”的目标迟迟未达到,圆明园本身乃至整个北京、整个中国继续劫难不止。
152 评论(8)

paging

国必富,军必强,民必盛,贫穷必被打。
272 评论(8)

Discerning

火烧圆明园(英文:Burning Old Summer Palace,法文:Burning vieux palais d'été),历史上圆明园遭到劫掠曾发生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
27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