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薄荷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材料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福州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五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福州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福州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福州本地话,但那种老福州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福州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的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福州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福州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福州网”论坛,有删改) 
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是基础和规范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的关系,是部分地区使用和全国通用的关系。1、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是方言的规范。特别是在普通话形成之前,方言是形成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作为普通话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比如汉语的方言和普通话,北方方言就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而普通话又是北方方言的标准和规范。2、方言和普通话可以同时存在。在普通话形成之后,在很长时间里,方言仍可以与普通话同时存在。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事实上,普通话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渗进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并且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逐渐接近普通话,这是大势所趋。3、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一种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方言虽然只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都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某些人主观想象出来的。它建立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同时又高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方言,已经被全国人民所接纳、使用,并且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教师要讲好普通话“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广和使用好本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是能够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保证。语文教学作为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主要渠道,提高教师队伍普通话水平,尤其是提高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认识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怎样讲好普通话呢?充分认识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是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学习语言,要从普通话普及抓起。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说”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作为承担具体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运用好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此外,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也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师讲好普通话,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无障碍的交际显得愈来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因为语言沟通障碍闹笑话的事,轻者造成误会,重者耽误大事。因此,教师讲好普通话,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推广和使用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是说,语文课就是语言课,其中所学的文字、文章都是为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服务的。语文教学作为普通话普及的最前沿,赋予了语文教师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神圣重任。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模仿力最强,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讲好普通话,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教师语文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从自身做起,规范使用普通话。要认真说,不但在课堂上说,在办公室说,还要在家里说,在公众场合说,到社会上说,人人说、时时说、处处说,切实承担起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神圣重任。怎样提高语文教师运用普通话水平。“学”和“练”是提高语文教师讲普通话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发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此外,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举一反三。二是不懂就查。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三要注意多听一些省级、国家级播音员的发音,并与自己的发音习惯相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只要我们教师一齐努力,加强学习和练习,提高讲普通话水平,带头讲好普通话,必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成为一名能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语文教师,为培养祖国“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