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3

真爱与自由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文殊华

已采纳
临城中心学校 符秋金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最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感,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二、从数学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品教育与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资源。例如1: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数小动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当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等思想教育。再如,教学简单的植树问题时,小红栽了9棵树,小花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2:[分桃子]中 认识平均分一课时,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6个桃子,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吃,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不同的孩子会不同的分法。生1:爸爸1个,妈妈1个,我吃4个。师:这个小朋友把6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和4个。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桃子,爸爸妈妈肯定给我多吃。生2:我准备分给爸爸2个,妈妈2个,我自己2个。生2:我,爸爸,妈妈,每人都是2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生3:我准备给爸爸3个,妈妈2个,自己留1个。生3: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非常辛苦,所以我要多给他们。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教学生有关分和平均分的数学知识外,还渗透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三、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活动中无形地渗透思想教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在潜意识中进行领悟、内化的过程。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单纯的说教,而需要在课堂活动中,进行隐性的渗透。如讲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时,我邀请10位小解放军上台表演,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上来当小解放军。这样,就无形中抬高了解放军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再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面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通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引出课题,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感,又能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教学圆周率时,先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在每一堂课中都应该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思想与精神要融合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我们身为教师要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敏捷的思维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心里需求出发,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145 评论(14)

souhaiter

【摘 要】结合当前小学数学发展情况,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出发,参考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于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75-01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则是必然趋势,这样能更好实现德育和美育教育得到发挥,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和外在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1]。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大部分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比较大,相关的教学实践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难以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学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并积极构建热烈的课堂
32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