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45

泡菜汤Ojz
首页 > 考试培训 > 2017高考试卷全国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往事随风@遗忘

已采纳

不一样,试卷选用情况如下:

全国I卷(全国乙卷):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山东(注:2017年山东省仅英语、综合两科使用全国卷,语文、数学两科仍自主命题)

全国II卷(全国甲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陕西、重庆、海南(注:2017年海南省仅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使用全国卷,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三科仍使用教育部为其单独命题的分科试卷)

全国III卷(全国丙卷):贵州、广西、云南、四川

自主命题: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仅语文、数学两科)。

不得参加高考的情形: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7高考试卷全国

206 评论(10)

W了然于心

不一样呀2017年高考使用全国Ⅰ卷的省份: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部分使用全国Ⅰ卷省份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2017年高考使用全国Ⅱ卷的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部分使用全国Ⅱ卷省份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2017年高考使用全国Ⅲ卷的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2017年高考自主命题省份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浙江(2017年开始实行赋分制)】

283 评论(8)

飞雪樱子

不全一样。首先仍有几个地区是独立命题的,其次就是全国卷也有三种。

237 评论(12)

雨天依然美丽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这四个地区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山东省: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全部科目自主命题: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

扩展资料

2017年考试改革地区

高考改革地区:浙江、上海

考试模式:3+3,不分文理科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改革后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外语考试: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 。

选考科目: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

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192 评论(11)

月语星纱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扩展资料:

2007年

宁夏、海南、广东、山东加入新课标高考,其中宁夏、海南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宁夏、海南共用语数英卷,宁夏用理综卷、文综卷,海南用理化生政史地单科卷。自此,宁夏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规范了样式,定下了基调。

这一年,广东与山东自主命题新课标卷,其中广东英语卷开考“语法填空”新题型。

2008年

国家命题宁夏卷进入第二年,考查内容与题型稳定。江苏、上海进入新课标高考,自主命题。

2009年

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五省市进入新课标高考,均自主命题。但辽宁综合与宁夏同卷,成为新课标全国综合卷,而辽宁语数英也是委托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实质是国家命题的又一卷,其题型与模式同全国卷,直至2014年。

2010年

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四省再进入新课标高考,由于这些省份的加入,这一年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卷被广泛称为“新课标全国卷”。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语文及综合、海南语数英、辽宁综合、湖南综合加入新课标全国卷。陕西英语、数学自主命题,湖南语数英自主命题。

2011年

河南、山西、新疆全科以及江西综合卷加入新课标全国卷。其中江西语数英三科自主命题。

2012年

云南、内蒙古、河北全科以及湖北综合卷加入新课标全国卷。其中湖北语数英三科自主命题。

参考资料:高考试题全国卷_百度百科

266 评论(8)

南宫爱默

2017年高考全国各省市所用考卷: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完全自主命题省份 :江苏、北京、天津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 :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2017年考试改革地区 :

高考改革地区:浙江、上海

考试模式:3 3,不分文理科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改革后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外语考试:

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

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

选考科目:

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

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

录取方式 :

浙江

1.高考录取不分批次;

2.“专业 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

1.合并本科第一、二招生批次。

2.“总分 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2017年高考除浙江、上海因实行高考改革变化较大外,全国其他地区保持稳定,考试模式仍与2016年保持一致。

拓展资料: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部分省区高考时间为3天。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一本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2015年起,高考将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全国940万考生参加高考。

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内容调整加重对传统文化考查。全国有940万考生要参加2017高考。从6月22日开始,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出炉。2017年10月19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311 评论(10)

爱旅游的小M

不是一样的。

有些省份的试卷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用的试卷比较难,有的省份用的试卷比较简单,但是每年的难度是不同的,有些省份是用全国卷的,但是全国卷分为1/2/3,有时候,省份用试卷的时候,每年用的全国卷可能会有差别,而且有些省份,都是需要自己去出题的,考试的模式可能会和大多数省份不一样的。

还有一些省份可能是语数外是用的全国卷,但是文综/理综是自己出题的,但这都是少数的省份,大部分的省份还都是正常的。

扩展资料:

全国卷,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自主命题:

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2.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4.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5.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新课标Ⅰ卷(英语听力部分)

6.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172 评论(14)

香蕉君诶嘿嘿

不一样,有个别省自主命题

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2.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4.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5.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新课标Ⅰ卷(英语听力部分)

6.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2016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由于多数省份的加入,新课标全国卷开始分成Ⅰ 卷、Ⅱ卷和Ⅲ卷。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英语及综合采用全国Ⅰ 卷;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语数英采用全国Ⅱ卷;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语文及文综,采用全国Ⅲ卷。

2017年 四川全科、浙江英语加入新课标全国卷。

参考资料:高考试题全国卷--百度百科

30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