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chiato~0704
翻译工作可能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工作,翻译的越多,犯的错误就越多;翻译的越少,错误就越少,不翻译就不会犯错误。纠正翻译错误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而是一种建立信用的工作过程;译员终身的使命是不断地改善、提高。翻译公司优势如下:1. 拥有专业、稳定、高效和经验丰富的翻译团队:达信雅公司的翻译人员来自各行各业,进公司之前就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来公司后又都经过了非常专业而严格的语言和翻译技巧的培训,所有的翻译人员都已成为经验丰富的翻译高手。2. 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项目分析、项目小组组织、翻译过程控制、术语库的建立&修订,以及译后的校审、排版到译件的后续跟踪、免费校对&完善等服务,达信雅有其独有的控制体系以及专人负责制度。3. 拥有门类齐全的工具书、大量的图书以及企业内部的资料库,方便译员查找和完善、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4. 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达信雅成立至今,在科技、财经、法律、商务、网络及软件本地化的翻译领域以及各类现场口译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取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信赖和支持,与SGS,Epcos,美的,步步高,创维、富士康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达信雅的客户遍及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佛山、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内地,还有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具体可查看网站:
打篮球的猫咪
首先,能否成为合格翻译与学历、是否外语专业毕业等都没太大必然联系。鲁迅、傅雷等都不是外语专业毕业,但他们的翻译水平有目共睹,举世景仰;外交部首席翻译张璐本科读国际法,与语言学并没有什么关系,也能把口译做的很出色。所以 兴趣、后继学习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显得十分十分的重要;大家也清楚,现在的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巨大,培养质量普遍很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也只有很少数学校能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合格翻译应具备的素质:1. 扎实的中外文基础,凝练地道的表达能力,对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有较深入了解;2. 熟悉机械、法律、石油、合同、IT等某些具体行业/专业的背景知识和行文风格;3. 熟练使用翻译软件。现代翻译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笔译领域的文档格式众多,为统一术语、复用已有翻译句对,提高翻译效率,引入Trados、Idiom、WordFast、SDLX、Possolo 等翻译软件,最好得熟练,往往能使翻译事半功倍(翻译软件无任何翻译功能,但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翻译项目管理和分配);4. 需要积极上进、不畏辛劳、不畏低薪,能接受较低的收入(相对付出而言),笔译要能坐冷板凳和沉住气,口译得机智灵敏,记忆力较好,反应快;5. 要做合格翻译,(以英语为例)CATTI 2 相当的水平是个入门,以后要走的路子很长很远,没有5年以上扎实学习,很难把翻译做的怎么样;翻译,特别是笔译,犹如雕塑和绘画,可以不断优化和提高,没有止境。
零摄氏度的空气
在中国加入WTO、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拥有专利不但可以帮企业获得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在遭受竞争对手的打击时,拿出相应的防御手段。据统计,我国75%的专利申请是通过代理完成的,随着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利代理人。专利代理人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他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成为人们日益看好的职业。 职业介绍 专利代理人是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考核,并在国家批准的专利代理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士,从事专利代理申请以及知识产权事务咨询等相关业务。专利代理人的职责包括为发明人撰写申请书,对专利局审查员的意见进行答辩、补正,遇到纠纷时,帮助发明者应对法庭诉讼。如果涉及涉外专利代理,专利代理人还要将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并根据专利法对其进行修改等。 由于知识产权领域更多的是要接触到一些高科技、高技术项目等,因此有比较好的和代理领域相符的理工科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认识这个技术或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对应聘专利审查员的要求就要有理工科学历。 此外,专利代理人还要求有较高的语言能力,包括中文和英文的驾驭能力。 我国专利申请的官方语言是中文,专利代理人对中文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此外由于众多代理人需要接触国外客户,而国外客户会使用英文、德文、韩语等不同的语言,所以对于从事涉外业务的代理人,英语是必备条件,若还能掌握第二门小语种就更好了。 好的专利代理人不但能进行专利案代理,而且有能力对专利进行市场运作,还要具有相当多的社会经验与社会关系,所以专利代理人是集专利法律知识和专利技术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要求综合素质很高。国外从事该职业者必须首先具有律师资格,才能申请考专利代理人资格证。 现状与前景 从全国情况来看,现有的780多万家大小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2000多家,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高达60%的国内企业连自己的商标也没有。媒体对成都和绵阳两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调查显示,当地80%的企业没有一名经过培训的专利工作人员。 中外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的争夺也开始升温,知识产权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企业一些重要的专利申请需要通过专利代理人及时完成,另一方面,企业在竞争中发现了对自身构成重大威胁的专利时,或者竞争企业对本企业提起专利诉讼时,需要专利代理人来维护本企业的权益。一些饱尝知识产权之痛的企业近年来开始引进相当数量的知识产权人才。跨国公司诸如西门子、IBM、英特尔、微软等知识产权部门动辄数百人的规模,索尼公司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更是多达400多人。 多数企业领导人表示,他们并非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只是苦于没有既了解生产技术、又精通法律法规,能够胜任知识产权工作规划、诉讼、管理的专业人才。而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偏重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的学习,在实务操作训练方面比较欠缺。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知识产权人才“十一五”规划》,其中指出: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在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上还不能满足
雯雯闯天涯
1·还是可以的,一般在一线城市代理人的收入也不低的,当然通过专利代理人考试的更有前途一些;2·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从事专利代理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开始于1992年(壬申年)。专利代理人是指获得了专利代理人资格,持有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并在专利代理机构专职或兼职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11月全国十几个考点城市同时进行。应试人员自取得某一部分成绩合格记录当年起三年内,两部分均合格的,由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发出总成绩合格通知单。应试人员在收到总成绩合格通知单后向考核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专利代理条例》有关规定的,由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颁发“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
小小小花花儿
济南知韩翻译权利要求书1. 一种韩语专利翻译服务,其特征在于:基于译员与译审多年专利翻译经验,提供质量稳定、严守时间、性价比优异、让申请人省心、让代理人放心的韩译中、中译韩专利翻译服务;所述译员与译审均有多年专利翻译经验,特别是主译员和主译审自2000年起从事专利翻译工作,从业时间20年以上,完成专利翻译稿件3000件以上,拥有丰富经验;翻译过程严格按照准备—>翻译—>校对—>修改—>定稿的流程,工序科学完善,专业性强,质量稳定、可靠;所述翻译服务严格按照约定期限完成,保证不出现超期问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语专利翻译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步骤是专利翻译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在公开专利数据库以及本公司自有数据库中查找同族、平行专利,对照学习并提取术语,以确保专业性和准确性;所述自有数据库以本公司20年翻译期间所处理专利为基础建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语专利翻译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步骤由译员在原文word文档中操作,参照准备步骤中从同族、平行专利及自有数据库学习并提取的术语,必要时参考原专利其它语言版本,并使用替换工具替换专业词汇、术语,从而保证译文用词符合专利所属领域规范,全文用词一致,防止出现错漏。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语专利翻译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对步骤由译审将原文与译文制作成对照表格形式,逐句、逐段进行校对,在工作流程上避免发生句子或段落遗漏的问题;所述校对内容包括专业术语是否准确、用词是否一致、逻辑理解是否正确、语法和表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存在错漏、附图标记是否正确、附图内容是否准确翻译等;所述校对步骤由两名译审分别进行两次。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语专利翻译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步骤由译审针对校对步骤中发现的问题或疑点与译员进行充分沟通和磋商,并就最终译文达成一致。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语专利翻译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稿步骤由译员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专利模板,或在未提供模板的情况下,根据专利申请国家常用专利模板,将完成修改步骤的译文制作成符合申请格式的专利申请文件。
~逛吃逛吃
专业性强不强要看运气了,我前几天刚考,根本没涉及到专业词汇,不过建议你还是复习下专业词汇,面面俱到最好。考试时可以带纸质字典。反正有好几页,一般人都不会翻完,但建议你速度稍微快点,最重要的是看翻译质量。
专利审查员是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内从事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员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以确定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取得专利权的条件,并将审查条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审查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专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国专利审查人员技术职务分为四级:正高级知识产权师、高级知识产权师、知识产权师、助理知识产权师。
工作要求
现在中国发明专利审查员的年度工作量是标准化的,即每年完成80件专利申请案的审查。历史上,中国专利审查员曾经“超载”。这当然是申请案积压造成的超载,不过同时也会让人产生对审查质量的担忧。
张利以释然的心情讲道,现在审查员已经不必再有这种压力,审查员不是个体户,他们接受的是公务员法和专利法的培训,是担负公务的执法者。公正执法,严格依法审查每一件申请案是他们的天职。科学合理的工作量则是实现这一天职的基本保障。
工作量的科学合理并不自然派生优质的审查案件。专利局为提升审查质量,设立了三级质量检查机构。初级为各个处质检组,由处长负责;中级为各审查部质检组,由本部的一名副部长负责;最高一级的专利局质检组则抽调有经验的专利审查员组成,是一个正司级的设置。
在2004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2003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当时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2003年专利工作的三大特点:一是三类专利申请在数量上形成三分天下局面,16年来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接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3年发明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增速远高于其他两类。二是8年来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数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
中国自199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国以来,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剧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相对较少。但2003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达万件,国外申请为万件。
但他同时指出,直到2003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最终得到授权的数量,仍以年11404件而大大低于国外的年25750件,比数悬殊达∶。
解读以上,可有答案:中国专利审查员成功迎接了发明专利迅猛增长的浪潮;中国专利审查员恪守严守中立的公务员立场,遵循对所有申请案平等对待的执法者原则。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