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9

王子麻麻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fang88322

已采纳

【解析】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解析】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属于环境的范畴。

【解析】杜威倡导学生中心、生活中心和活动中心的“三中心”理论。

【解析】学生集体的培养有许多种方式,只要是有利于学生集体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式都可看作培养的策略。

【解析】运用语言进行说服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都属于说服法。

【解析】制定者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人格是教育目的制定的主观依据。

【解析】BD两项对正常秩序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属于正常秩序的内容。

【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称不上是班集体。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和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解析】多样性不是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解析】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

【解析】儿童与青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解析】后两项是近代学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A项是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三、判断题

【解析】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解析】一节课内完成两项以上任务的课就是综合课。

【解析】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也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如果像题干所述,就得不到学生的真实信息。

【解析】虽然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反映了人们的哲学观点,但它也是对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

【解析】关键期就是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解析】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解析】教学方法不只是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解析】前提是必须在生产力许可的范围内。

【解析】一个班级的学生群体还不是班集体,班集体必须具备共同的目标和生活准则、一定的组织结构以及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解析】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解析】课程目标是依据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解析】教学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

【解析】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

【解析】题干所指的是研究型课程。

【解析】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和身心健康权不容侵犯。

【解析】西周以后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解析】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论有多大都不能超越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发挥作用,题干所指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赞科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的思想。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解析】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康德。

四、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285 评论(15)

Summer若然霜寒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B) A.开端B.中间C.终端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B) A.暂时遗忘B.永久遗忘C.干扰遗忘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C) A.知觉B.嗅觉C.嗅觉适应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D) 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B)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D)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A)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C) A.无条件反射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年 年 年 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C)。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1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