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我猜不猜
2011 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考题 剧作方向: 以“诀窍”为题 要求:必须以口香糖,盗版光碟,方便面为道具或线索,发生在 2011 年,地点为 农贸市场,3000 字以内。2010 年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 创意与策划初试考题 一 根据一个给出剧本的段落,回答问题 1 人物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 人物性格 3A 犯的什么罪 二给出三段材料 材料 1 关键词:庙会,小白领,卖网络用语徽章 材料 2 关键词:古墓,公主凤冠 材料 3 关键词:邮局新业务,寄望未来的信 1 创作一个 800 字的故事 2 阐述你的构思2009 年 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剧作方向 初试 考题题目:两个人的单车 1。以剧本小说记叙文的形式创作。2。必须描写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
3。字数:2000-3000 字2014 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专业 初试考题(常年招生) 题目: 《阵痛》 《晨练》 考试要求:抒情叙事散文均可,1500 字,150 分钟。2010 年 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都考点)考题初试 散文写作(1) 《又是一年春草绿》(2) 《远方来信》要求:任选其一,2000 字以上。复试 续写故事材料:罗倩转到康城中学才三个月,班主任杨老师就把罗倩的妈妈请到学校,很严肃地 告诉她:罗倩与班上的“皮大王”早恋。才初中一年级,女儿就有了这种事,罗倩妈妈怒 不可遏……题目:早恋要求:2000 字以上2008 年上戏戏文考题 成都考区初试 笔试 命题散文 《城市的天空》、《扫墓》二选一。
要求写叙事散文或者抒情散文,字数要求 1500,三个小时。
复试 面试 故事接龙 15 个人一组,老师起头,轮番接龙 复试 笔试 故事写作 《手提箱》 2000 字,3 小时。
夏天傍晚,刚吃过晚饭,牌友鱼贯而入,和父亲打起了麻将。母亲看起一集不落的电视 剧。小胡觉得喧闹无比,出门闲逛。走到附近一个廉租房小区,在三楼楼梯拐角处,地 上赫然躺着一个手提箱……2007 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题考试故事写作 新年伊始,艺术院校的招生就火爆起来了。小华从小就热爱艺术,老师同学 都说他(她)是进艺术学校的料。小华的父亲(母亲)特意陪着他(她)满怀信心地到 某大城市赶考。可是,从报名点出来之后,小华却说他不想考艺术院校了,问是怎么回 事,他(她)也不说。后来小华又不知去了哪里,而第二天上午马上就要考试了,家里 人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小华爸爸(妈妈)的手机响了起来……要求: 1、根据提示的情境与人物关系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合理。主要人物 形象突出,有性格。可适当增加人物,但不宜过多,避免分散笔墨。
2、 不要散文、 诗歌或对话体剧本, 尽量避免过多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 时间、 地点尽量集中。主要是叙述以人物行动和语言构成的故事。
3、字数 2000 字左右,字迹清晰,标点正确,卷面整洁。上海戏剧学院 2007 年秋季戏文系考试命题写作 我的夏天 要求:1500 字至 2000 字,散文,不要写成议论文或诗歌。
故事写作 特殊的舞台 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同时包了一个剧场,在七天的时间内,演出同一个作品…… 要求:1、根据提示的情境与人物关系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合理。主要人物 形象突出,有性格。可适当增加人物,但不宜过多,避免分散笔墨。
2、不要散文、诗歌或对话体剧本,尽量避免过多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时间、 地点尽量集中。主要是叙述以人物行动和语言构成的故事。
3、字数 2000 字左右,字迹清晰,标点正确,卷面整洁。2009 年 上海戏剧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北京考点 复试 考题故事写作: 一辆宝马车开进校园,大家都把头伸出窗外,这时不知道谁说道:一定是送小姐公子哥 的!车门打开了,下来了一个同学,没想到竟然是他(她)……2009 年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北京考点 初试 试题<< 抓住时间的手 >> 二择其一和<<平淡的日子>> 1500 字以上写成记叙散文或抒情散文中央戏剧学院 2007 年影视导演专业(影视编导)招生考试题目复试(笔试): 命题散文;1.恩情 2.失去的玩具(2 选 字,时间 小时)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 2007 年考题艺术管理系初试散文《抽屉》、《天亮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 2007 年考题(北京考点)散文写作(任选其一) 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 邻里之间2009 年 中央戏剧学院 艺术管理系 北京考点 初试 叙事散文 考题两题二选一题 1.生日 2.不眠之夜字数:2000~25002009 年 中央戏剧学院 电影电视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西安考点 二试 叙事散文 考 题1 偶像 2 故园春色 任选其一2009 年 中央戏剧学院 电影电视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长沙考点 二试 叙事散文 考 题1 昨夜无梦 2 没有季节的街道 任选其一进行创作。
以刻画人物为主,真情实感... 1500~2000 字2009 年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济南考点故事写作 1500 字《一条误发的短信》 附 200 字的创作意图2009 年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长沙考点故事写作 在路上 不少于一千五百字 附两百字的创作意图2009 年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北京考点三试 编写故事《新来的插班生》 1500 以上 2 小时 并需要附 200 字左右的创创意策划方向: 故事续写:题目《最心酸的秘密》 ,一对身患残疾的捡破烂父子生活困难,名叫水灵的 女子有房有工作,想和这位捡破烂的父亲结婚。父亲想给儿子残疾的腿做手术,但需要 十多万。后来发生了一间让所有人流泪的事情。请续写。要求 800 字左右。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考题1、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有来。今天是语文课,教语文的吴老师平时从不迟到,深受 同学爱戴,可是今天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想想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讲述这个故 事。
2。赵雪是班上的特困生,成绩特好,而张晓梅也是班上的好学生,家境十分优越,两 人成绩不相上下。期末考试,赵雪考了全班第一,可是她看上去并不高兴,为什么呢? 请讲述这个故事。3、小丽是班上最漂亮的女生,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洁身自好,这一天老师突然把 她找去,说有人反映她与班上的体育委员在谈恋爱 ……她大吃一惊。这到底是怎么回 事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4、小强的父亲是个公司老板,家里很有钱。小强很聪明,平时调皮捣蛋,鬼点子多, 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这天上外语课,小强和老师吵了起来,老师气得离开了教室,但 这一次并不是小强的错 …… 请讲述这个故事。
5、小梅的父母向来不和,在闹离婚,小梅很痛苦。这天她放学回家,听见父亲和母亲 在打架,吵架的原因竟是跟自己有关…… 请讲述这个故事。
6、小丽有个幸福的家庭,可是有一天她的父亲被检察院的人抓走了,说是犯了贪污罪, 小丽觉得无法承受。在她眼里父亲是慈祥的,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这到底是怎么 回事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李斌是个好学生,家里却很贫困,最近父亲下岗了,家里生活都成了问题,又要开 学,李斌很为学费的事担心,这天他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你知道后面会发生怎么样的 故事吗?请讲述 个故事。
8、在别人眼里,李斌是个好学生,而张小强则是个调皮捣蛋的坏学生,放学后他们乘 同一辆公共汽车回家,路上发现一个小偷在偷人钱包。你想想看,后面的故事会是怎样 的?请讲述这个故事。
9、小丽和小梅是对好朋友,两人性格却很不同。小丽听话,成绩好,却生性胆小;而 小梅性格直爽,像个男生。这天放学后她们一同回家,遇到两个小流氓把她们拦住…… 想想看,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请讲述这个故事。
10、小丽得了白血病,听到这个消息,同学都感到震惊……想想看,这以后会发生什么 样的故事呢?请讲述这个故事。2014 年湖南师范大学石家庄考题编导专业故事写作考题 根据关键词编写故事 :尼姑,猫,口琴。2014 重庆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初试叙事散文考题《距离》2014 年西南大学【山东考点】编导专业故事写作考题 故事续写:小吴去旅游,打开行李箱一看…… 续写故事。2014 年南京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南京考点命题写作考题 《那一次,我真的没错》2014 年南京艺术学院导演专业复试故事创作考题 南艺导演复试 1.我和..... 2.谜一样的双眼 3.数学课 800 字四川师范大学 2007 年导演专业招生考试题目(湖北考点)命题故事:<<家和学校>>2009 年 南京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江苏考生 初试 考题题目:记忆深处 要求:1500 字,叙事散文。2009 年 南京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北京考点 初试 考题那一个微笑让我难忘 1500 字 叙事散文
编导专业命题故事的编写命题故事是编导专业的必考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创作思维, 想象构思、语言表达能力。中传北广河南学习中心告诉考生:作为考 生要把编讲故事的要领以及题型特点掌握好, 命题编讲故事的难题就 会迎刃而解。
一、 故事的概念 故事是写“事”的,它不同于小说写“人” ,故事不允许有过多 的心理活动描写、繁冗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不允许作者 在故事中对人物或者事件大加评论。
故事应该着力于你笔下的人物在 怎样做,要有明显的矛盾冲突。编写故事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 流动、发展。语言要生动,不需要着力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 来。编写故事尽量简单明了,发展只要有事件冲突,具备故事的基本 要素,哪怕一句话都可以称之为故事。
二、 故事的要素 故事要求有四要素:环境、人物、矛盾冲突、事件。
故事中的环境是指故事所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的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自然 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 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故事中的人物是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必须确定的故事中的核心人物 与次要人物,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指编写故事时,故事必须设置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可以是人 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人物内心的矛盾。
事件是指,在编写故事时设置矛盾之前需要人物之间设置相应的 的事件,故事只有事件的发生,才会有故事中矛盾冲突发生,故事的 剧情才会发展,故事才会有悬念。
三、 故事与情节 故事和情节不一样, 在编讲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把故事编讲成情 节。
举一个例子:甲把乙的花瓶打碎了,甲说“对不起” ,乙说: “没 关系” 。这不算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情节。甲把乙的花瓶打碎了,甲 说“对不起” ,乙说: “我的天那!这是我爸爸最心爱的东西,你得赔 呀! ”这才算一个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 后者比前者比起来人物形象更丰满, 情节更曲折, 并且人物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所以,一切故事都是情节,而情节不一 定是故事。
小豌豆尔
编导专业命题故事的编写命题故事是编导专业的必考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创作思维, 想象构思、语言表达能力。中传北广河南学习中心告诉考生:作为考 生要把编讲故事的要领以及题型特点掌握好, 命题编讲故事的难题就 会迎刃而解。
一、 故事的概念 故事是写“事”的,它不同于小说写“人” ,故事不允许有过多 的心理活动描写、繁冗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不允许作者 在故事中对人物或者事件大加评论。
故事应该着力于你笔下的人物在 怎样做,要有明显的矛盾冲突。编写故事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 流动、发展。语言要生动,不需要着力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 来。编写故事尽量简单明了,发展只要有事件冲突,具备故事的基本 要素,哪怕一句话都可以称之为故事。
二、 故事的要素 故事要求有四要素:环境、人物、矛盾冲突、事件。
故事中的环境是指故事所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的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自然 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 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故事中的人物是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必须确定的故事中的核心人物 与次要人物,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指编写故事时,故事必须设置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可以是人 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人物内心的矛盾。
事件是指,在编写故事时设置矛盾之前需要人物之间设置相应的 的事件,故事只有事件的发生,才会有故事中矛盾冲突发生,故事的 剧情才会发展,故事才会有悬念。
三、 故事与情节 故事和情节不一样, 在编讲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把故事编讲成情 节。
举一个例子:甲把乙的花瓶打碎了,甲说“对不起” ,乙说: “没 关系” 。这不算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情节。甲把乙的花瓶打碎了,甲 说“对不起” ,乙说: “我的天那!这是我爸爸最心爱的东西,你得赔 呀! ”这才算一个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 后者比前者比起来人物形象更丰满, 情节更曲折, 并且人物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所以,一切故事都是情节,而情节不一 定是故事。
考艺考上 讲故事的元素和写作方式第一,人物性格----一个人较稳定的对人生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 方式。第二,情节----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三,结构----情节的布局和规划。第四,主题----贯穿故事始终的深层情感和思想。第五,矛盾冲突----故事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物性格和目的的不同,所造成 的难以调和的对立和较量。第六,情境----故事发生、发展的特定情势和具体环境。主要包含:自然和社会 环境、人物关系、事件发生发展时的情势。第七,悬念----引起观者的心理期待,然后有计划地满足或不满足他们。第八,巧合----故事的常用技巧,目的是为了引发矛盾冲突,或加强矛盾冲突的 激烈程度。第九,对比----故事的常用技巧,利用主要表现对象和次要对象的比较造成反 差,以衬托和突出主要表现对象。第十,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 呼应,使故事达到情节合理、结构严谨。第十一,细节----故事描绘形象的基本单位。组成情节的每个细微末节。第十二,构思----创作前对故事各个元素进行总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包括:审命 题、选素材、定题材、各元素设计等。写作方法:考艺考上 第一,叙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地记 叙、述说出来。第二,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和环境的形态和状态具体地描 绘、摹写出来。编讲故事一1.第一类题目:给出开头续写类的详细分析. 给出了一个开头,要求考生完善后续的故事. 题目分为两种:给出开端式的开头或者结果式的开头. 开端式:我推开一扇门,一个陌生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说?? 引发一个新 的故事,人物的关系可以在故事开始之后才开始建构,故事的创作空间相对来说较为开 放。.结果式: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要求创作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故 事,在给出题目的时候人物关系已经初步建立完成,故事的创作空间相对来说较为封闭。. 对于这种题目,以“解构”为主,从给定的开头中提取出尽量多的因子。例如: 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分离出元素:人物:他,我.情绪性名词:惊讶、不可能因此,本文的创作应更多地集中于“这”和“不可能”。“这”是指什么,以及为 什么“不可能”。“惊讶”为故事的情绪奠定了基础。考艺考上 考生的任务是“完成一个故事”,而不是“抒发一种情感”。考生的创作能力大于 创意能力。
故事中尽量塑造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考试。
创作 空间较小,难度较小,但是个人化难度较大。
建议稳妥地完成故事编讲。2.随堂模拟出题. 在我家的隔壁,住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 走,别回头!”??3.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4.优秀考生范文评讲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我于是咬紧了牙关,一步一步地跟 在他的身后。山路越来越陡,我身体的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石阶,而另一侧除了两根铁链 之外,就是茫茫的云海,每迈出一步,我都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尽管恐惧一直缠绕 在我的心头,但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声音提醒着我,“一直走,别回头!”他是一个挑山工,在黄山脚下,二话不说扛起了我重重的摄影包。他的话不多,唯 一的口头禅就是“一直走,别回头。”在一路的攀谈中,我知道了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 力,弟弟在外地念书,母亲卧病在床,在农忙的时节他会帮妹妹一起种地,而闲下来的时 候就会来做挑山工,不管多重的活儿,只要有活,他就肯干。我品味着他的这些话,也同 情着他的生活,相比之下,我为了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比他简单太多了。我问他,“累不 累?”,他笑笑说,“还行,就是肩膀上的东西沉了点。压的难受。”其实我问的是他的 生活,他却答非所问。他又说,“再苦再累不是也得走吗,知道山顶在那里,人就有盼头了。不过有一个 诀窍,那就是可不能往回看,回头一看,人就泄了气,脚步变沉了,就再也上不动了,想 要回头看,得等上了山顶再说。”考艺考上 一阵风吹来,云开雾散,黄山的最高峰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那是我的山顶,我的 终点,却不知道他的山顶在那里。面前的石阶变得特别陡峭,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 “一直走,别回头!你看,山顶就在眼前了!”思路分析: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人物元素:他、我情感元素:紧紧.动作元素:拉手、走、回头(别回头)这是一个具有两个人物的题目,第一句话已明确将讲述人,也就是“我”拉进了故 事中,并且限定了故事的视点。而“他”的出现和“他”的动作和语言特点(简练,带有 命令性),为故事发生的环境、情境限定了一定的范围。对白“一直走,别回头”进一步 地缩小了选题的可能性。在“他”和“我”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中需要存在着“拉手”、 “走”、“别回头”的动作契机,以及“紧紧”情绪必要性。范文的优点:构建了一个需要“拉手”、“走”的客观情境:爬山。构建了一个需要“紧紧”地“拉手”的客观情境:陡峭的黄山。构建了一个哲理体系:生活与爬山,同样的艰辛,山顶就在眼前,不能回头。塑 造了一个基本完整的人物形象:挑山工人物、地点、事件、人物关系都交待得很清楚。. 反复扣题,“一直走,别回 头!最后能够上升到哲学高度。范文的缺点有些地过于书面化,如“我身体的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石阶,而另一侧除了两根铁 链之外,就是茫茫的云海。”听众有的时候会难以理解,也使得讲述不自然考艺考上 人物塑造过程中,思路不够完整,前后有轻微矛盾。人物对白篇幅较大,但是缺乏特点,增加了讲述难度。. 一定要“说理”,增加了 编写难度。5.第三得分法则:语言组织能力在没有时间将全文写出的情况下,写出故事提纲是最安全的办法。因此,在讲述故 事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提纲。语言组织能力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艺术再现能力。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减少自己语言中的不良习惯.注意语速,不要超过思维的 速度 一旦跑题不要担心,“如何应变”很重要。
对人物、事件的构建尽量一次完成,不 要反复描述。(是速写,不是素描)6.放映影片相声瓦舍《哈戏族》
广播电视编导命题编讲故事讲义“讲故事”作为影视编导专业考试内容之一,其具体方式为:考生现场随机 抽取命题,准备 15 分钟,根据命题讲一个 5 分钟左右的故事。不同的考生当然 命题也不一样。
“讲故事”的要求大体说来是四个方面:有情节、有矛盾、有人物、有细节。
考试方式跟要求三言两语就交待完了, 对专业不了解的考生, 肯定还是一头雾水。
命题方向是什么样的?该怎么扣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故事从什么地方开始? 情节、矛盾、人物、细节都该怎么编织到一起呢?经常有考生从拿到命题的一刹 那开始,脑子空白一片,准备时间到了,脑子空白依旧,完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下手构思故事,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进了考场,语无伦次应试,结果当然不理想! 要讲好一个故事,说是难事,也是易事,关键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为了 让考生更好地准备专业考试,以下将对“讲故事”这项考试做一个深入的介绍。
第一节 故事与情节讲故事这项考试的首要问题是扣住命题讲故事,注意是强调扣住命题。
如果不扣题, 考生讲的故事再精彩, 考试成绩也不会理想。
扣住命题说起来简单, 大家都写了那么多年作文,扣题这件事还不会?可实际情况是,每年在讲故事考 试中,总有大量同学不能扣住命题。为什么呢?因为讲故事要求的扣题与平时大 家理解的扣题不一样,讲故事要求的扣题不光是让命题所提供的物件、场景简单 地出现在你讲的故事中,还需要让其成为故事中心情节的一部分。只有做到这一 点,才算扣住了命题。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扣住命题的要求,在此需要先讲明白两个概念:何谓故事? 何谓情节?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命题为“夜场电影”的故事: 一次我跟比我小一岁的弟弟去看夜场电影,看到午夜的时候,电影放映间内 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就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了四个青年汉子。他们走到我旁 边,我就闻到一股酒气。他们中的一个瘦子使劲推了我的脑袋一下,我吓了一大跳,只听他说: “你们俩刚才在外面骂我们哥们儿了吧?”我一头雾水: “啊?没有 啊!认错人了吧,大哥们。
”此时我弟弟也很奇怪,我只听见他说: “没有啊!我们 早就进来了!”由于夜场电影院里面都是那种能躺的长沙发,当我向弟弟看去时, 发现他们中有两个人挤到了我们之间,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也没在意,只是急于 分辩,说明我们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只听一个胖子吼道: “你们、r 少装!就是 你们,走!走!跟我出去!”我很害怕,他来拉我,我抵抗着他的力量,不肯起来。
这时那个瘦子忽然转变了语气,劝那个胖子说: “算了!我看真不是他们,走吧。
” 还跟我说: “兄弟不好意思啊!认错了!”之后瘦子就带着他们要走。忽然我听见 弟弟喊了一句: “我手机呢?”我问他: “你放哪了?” “我就放扶手上了!”弟弟说 着就站起来追上那四个人说: “把手机还我!”那四个人说谁拿你手机了,推开我 弟弟就往出口走,我弟弟跑到门口堵住门喊: “把手机还我!”我看见胖子冲上去 给了我弟弟肚子一拳, 弟弟疼得弯下腰, 于是我也冲上踹了胖子一脚, 大喊: “把 手机还来!”此时我忽然觉得脖子一凉,就看见那瘦子把一把弹簧刀架在我脖子 上,恶狠狠地说: “再喊我弄死你!”我吓得不敢动,那胖子照着我肚子就踹了一 脚,我也蹲了下去。胖子还要打我,被另外三个人劝住了。随后,那四个人都走 了,临走还大声喊没拿我们手机什么的。我又疼又难受,哭丧着脸说: “真他妈 倒霉!”这时弟弟走上前来扶我,并对我说: “其实那胖子打我的时候就把手机塞 给我了。“操!那你不早说!”我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这就是我一次看夜场电影的经历。那是第一次有人用凶器威胁到我,让我感受了一下 生命有危险时的我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有点伤心我的胆小,但又庆幸我的冷静。命题要求是“夜场电影” ,先且不说这个故事成不成立,首先在事件选择上, 这个考生就没有考虑到夜场电影的特殊性。他用的“抢手机”这个事件不一定非 发生在夜场电影院里, 完全可以放置到任何其他场合, 比如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 树林里、夜晚的公园里、夜晚的校园里……只扣住夜晚这个概念,没有扣住夜场 电影的概念。第二,我们可以说,这个命题为“夜场电影”的故事根本不成立, “抢手机”根本就不是一个故事,只是一个事件,一个遭遇。那么,什么叫故事? 一个故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因素?关于故事的概念,有一个浅显的例子,比如“皇后死了” ,这只能算一个事件; 如果说“皇后因为伤心而死” ,这就可以构成一个故事。大家体会一下, “皇后死 了”与“皇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其中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伤心”这个词。
如果说皇后因为操劳而死,这又只是一个事件,而不是故事。为什么“伤心”能 构成故事呢?因为“伤心”涉及一种情感——皂后为谁伤心?为什么事伤心?什么 事、什么人何至于让皇后伤心致死?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物关系,包含着什 么样的情感冲突? 建立一个故事的基础是一种情感基础,人的情感不是单立的,而是建立在人 与人之间的。一个人总会有亲人,朋友、同事、恋人,仇人,更或是萍水相逢的 人……不管什么关系,总是以情感为纽带跟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这其中涉及亲 情、友情、爱情、嫉妒、仇恨、内疚等等,不一而足。故事需要讲述的就是一种 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故事中,一个人去做任何事或与别人发生冲突都一定会 有情感原因,没有情感原因,就构成不了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夜场电影抢手 机就只能算一个事件,一个遭遇。因为抢手机事件没有建立在情感关系上。试着 换个思路,如果这个考生讲述“我”跟“我弟弟”的感情一直不太好,因为一次 夜场电影抢手机事件, “我”跟弟弟关系好了,那抢手机事件没准还能构成一个 故事。注意,在此假设中,抢手机能构成一个故事,前提就在于“我”跟弟弟的 情感关系的设定。如果这么说大家还是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再拿另一个“夜场 电影”的故事做一下比较,这样可能会清晰一些。
这个“夜场电影”故事大概是说一个孤独的女人,经常失眠,只要睡不着就去 家附近的电影院看夜场;偏巧有个孤独的男人,也被失眠折磨,也是睡不着的时 候上这个电影院看夜场。两个孤独的人在电影院相遇了,电影院里也只有他们两 个人, 这对陌生的男女因为夜场电影开始认识, 之后相互产生了好感。
可没多久, 因为效益不好,电影院不再放夜场,这对男女也就没机会再见面了,可他们到最 后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故事在一种怅然的寻找中结 束了。
且不说这个故事有多好,可首先这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事件。为什么?因为 这个故事建立的基础是因为孤独,一对陌生男女才不约而同去看夜场电影,并且在看夜场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关系。所以,建立一种情感关系是故事建立 的首要前提。
此外,故事之所以为故事,还需要情节。什么叫情节呢?简单来说,情节就 是影响到人物关系变化的事件。
只有影响到人物情感关系变化的事件才能构成情 节。再说夜场电影抢手机那个例子,这一事件完全没有影响到“我”跟弟弟的关 系变化,没有影响到“我”跟歹徒的关系变化,什么影响都没有,所以就构成不 了一个情节。相反,在第二个夜场电影的故事中,夜场电影成为一对陌生男女产 生感情的一个中介,夜场电影影响到一对男女情感关系的变化,这样夜场电影就 成为一个故事的中心情节。一个故事的情节,就是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如果两 个人原来就好,故事就是不断讲述他(她)们俩如何好,如何好,这也构成不了一 个故事。相反,如果讲述两个人从好到不好或从不好到好,有了变化,才能形成 故事。而那些影响到他们从好到不好,从不好到好的事件才构成了情节。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