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3

z未成年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师讲故事培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纳兰依若

已采纳

1、处理好开头和结尾开头要有吸引力,要能够引起幼儿倾听的欲望,故事的结尾要能够让幼儿有所思索,富有意味。

2、处理好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要讲好故事,语言必须准确、清晰、生动,声音的高低快慢一定要符合情节展开和人物性格,注意区别故事中作者的叙述语言和情节中的人物语言,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换。叙述语言,要体现讲故事者作为旁观者的客观性,用声自然、平稳,又要体现讲故事者的感情、态度,叙述语言根据内容、风格的不同,而运用与之相应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音量等,并且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人物语言,应有故事人物的“角色”感,做到声如其人,着力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抓住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

3、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不同的眼神、姿势、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和某些特殊话语的声音模拟,可以使人物性格突出,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但运用一定要贴切自然,要随着故事的内容发展而变化,面部表情要明确,可略带夸张,手势和身势幅度要小,千万不要生硬做作。

4、适当运用口技模拟声音口技模仿得好,可以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形象性,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由于情节的需要,讲故事有时要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流水声,模拟人的笑声、哭声、叹息声,也要模拟动物的鸣叫声以及汽车声、轮船声、飞机声、机炮声等等。

教师讲故事培训

314 评论(11)

fangfang19880923

教师讲述故事的方法有:

1、当你拿到一篇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先通读一遍,确保对故事的答题内容有一定的掌握。然后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剖析出重点部分,这就是所说的要整体把控故事的通篇内容,能够将主要的内容进行宏观的把握。

2、有意识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重点部分具体突出地讲解,怎么能够体现重点就是要考生在这个部分多些语言的修饰,加强互动性。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适中,音量要适当,表情和动作要配合故事的具体情节。比如,故事中如果涉及到一些比较紧张、着急或者突发的事情出现是,那么我们在讲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的表情要显得很急促,如果故事中的画面和情节很安静祥和,我的表情也要自然、微笑、平静。

3、一定要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亮点和特色来,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讲故事的时候配合故事的具体情节来修饰下自己的语言,吐字清晰、声音适中,表达清晰,眼神中有内容,适当互动。

扩展资料:

教师讲述故事的大致流程有:

1、粗看——大致看懂图意。

2、细看——仔细看每一幅图,看明白画了些什么。

3、详说——在说话时,第一幅图要介绍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谁)注意观察各幅图中表情和动作,再想想可能会说什么,想些什么。

4、联想——展开想象,在最后一幅图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

观察图片角度: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物品?表情、动作、气泡里的话、天气、在想什么?想表达什么?

讲故事描述图片:天气、景色、心情、地点、时间、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拿什么?

描述技巧:多加一些形容词(如兴高采烈、漂漂亮亮)、副词、加入对话、拟声词、展开描述。

32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