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9

kiki朱朱小猴子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依然泛泛

已采纳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初一语文期中模拟题 一、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宜(yì) 蓑毛(shuāi) 长喙(huì) B、镶嵌(qiàn) 琉璃(lì) 嗜好(chì) C、镜匣(jiá) 悠然(yōu) 偶见(xiàn) D、铿锵(kēng) 清澄(chéng) 音韵(yùn) 二、依次填入句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1)之一分则嫌长,( )(2)之一分则嫌短,( )(3)之一忽则嫌白,( )(4)之一忽则嫌黑。 A、(1)多 (2)少 (3)素 (4)黛 B、(1)增 (2)减 (3)淡 (4)浓 C、(1)增 (2)减 (3)素 (4)黛 D、(1)多 (2)少 (3)淡 (4)浓 三、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 )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 )——不( )歌未免太铿锵了。 A、: , ? , B、, 。 ! ! C、: , ! ! D、, 。 ? , 四、为加黑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项的字母填入句子后边的括号内。 1、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来聒噪!” ( ) A、吵闹 B、叫喊 C、烦恼 2、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 ) A、脸色 B、姿色 C、色彩 3、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 ( ) A、比较 B、争斗 C、谈论 4、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 ) A、戏弄 B、休息 C、派遣 五、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蹒跚 刹时 僵直 模糊 B、篝火 寒颤 舒展 路标 C、失神 湿漉漉 凑进 注满 D、合拢 一簇簇 呆滞 庆幸 六、选出下列句子对修辞手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 (比喻) 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两脚球,赛几趟跑,捉几趟迷藏。(排比)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反问) D、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 (拟人) 七、结合句意解释画横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那幺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B、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洋溢:充满,占满。 C、……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D、“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 恐吓:使害怕。 八、判断下列句子中省略号是哪种用法,将选项填在句后括号中。 A、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 B、表示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 C、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1、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 2、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 ) 3、随着 *** 队伍的前进,广播里响起了嘹亮的歌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 4、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 九、填空 1、《变色龙》本文写的是警官处理____的事件,刻画出警官的卑劣形象,揭露了__________的黑暗现实。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 》。作者是____,大约是____时期的人。 3、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分类后填入表格之中。 (1)再说金老得了这一十五两银子,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先去城外远处觅下一辆车儿,回来收拾了行李,还了房宿钱,算清了柴米钱,只等来日天明。 (2)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4、____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____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十、阅读 (一) (1)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2)“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少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3)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1、第一段中写一小堆火柴聚集在一起,“像一簇火焰在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那同志”时,标号的语句中分别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将相应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语言描写 B、行动描写 C、外貌描写 D、心理描写 3、上面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那同志”怎样的内心活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认为卢进勇看清楚了火柴的数量 B、认为卢进勇是可信赖的同志 C、认为自己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D、认为七根火柴一定能转到大家手中,放心、高兴了。 4、找出最后一段中能够表现无名战士心情的动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你拿得准吗?” “拿得准,长官……” “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 )不好,模样( )不中看,完全是个 *** 坯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 )( )这样的狗在彼得堡( )( )莫斯科让人看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瞬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 *** ,把手放下来!不要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连词。 2、文中有“好好教训他们一下”的“他们”指的是哪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时候了”,为什么奥楚蔑洛夫认为是时候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警察奥楚蔑洛夫( ) A、替赫留金伸冤 B、维护法律、惩治放出狗来伤人的人 C、维护将军家的利益,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 5、这段在描写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中,对狗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对“受害者”赫留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用段中典型词语回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下文分析画横线的句子,揭示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活动?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几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分别是哪一种?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 (1)“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 ) (2)“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 ) (3)“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 ①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②表示没有说完的话 ③表示沉默或虚缺 ④表示含混其辞 十一、作文 题目: 见闻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详略得当。 3、500字以上。 请同学们做完练习后再看答案 一、D 二、C 三、D 四、1、A 2、B 3、C 4、A 五、C 六、A 七、B 八、1、C 2、B 3、A 4、C 九、1、小狗咬人 沙皇 俄国 2、水浒 施耐庵 元末明初 3、名词:店中 女儿 行李 动词:觅 算 等 有 形容词:明 动人 数词:一十五 量词:辆 代词:那 4、无名战士 火柴 十、(一) 1、用比喻进而产生联想,表现出无名战士对革命的一片赤胆忠心,起到进一步突出中心的作用。 2、(1)B (2)AB (3)BC 3、D 4、舒展、发射、捧、盯。 (二) 1、既 也 要是 或者 2、养狗的人,是普通的没有任何官职的人。 3、因为警官判定这不是将军家的狗,那狗的主人肯定是普通人,处死这条狗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不须再调查,说是时候了。 4、C 5、“ *** 胚子”与“名贵的狗”、“受了害”、“绝不能不管”与“这个 *** ”、“怪你自己”,狗的主人在变。 6、畏惧权势,惶恐不安,照应上文的“脱大衣”,使小说天衣无缝。 7、(1)② (2)④ (3)① 十一、略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题

176 评论(9)

重叠的岁月

这篇关于2013年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收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20分)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倔强( ) 梦寐( ) 脊梁骨( ) 一穗花(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uǒyīnténgsāo ( )事 浓( )( )萝 ( )扰 3.红色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蜕变(tuì) 堕落(duò) 洗濯(zhuó)盘虬卧龙(qíu) B.蹂躏(1ìn) 枯涸(hé)竦峙(sǒng)忍俊不禁(jìn) C.拖累(1ěi) 违背(wéi) 姊妹(zǐ)慧心未泯(mǐn) D.丰硕(shuò)霎时(chà) 熏呛(qiàng) 险象迭生(diē) 4.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纯粹 必竟 茁壮 专心致志 B.自毫 撤消 贪婪 玲珑剔透 C.荣誉 内涵 恶运 夜暮降临 D.辜负 啜泣 喧腾 瘦骨嶙峋 5.下列词语中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世无双:举,全。 小心翼翼:翼翼,十分害怕的样子。 B.擎天撼地:擎,举起。 小憩:憩,休息。 C.获益匪浅:匪,非,不。 头晕目眩:眩,(眼睛)昏花。 D.可望而不可即:即,靠近,接触。 耽于幻想:耽,沉迷。 6.下列红色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原以为今天没交作业能蒙混过关,没想到课代表神目如电,早已明察秋毫,放学后我只好乖乖地补上。 米决赛刚开始不久他就摔了一跤,左腿肌肉被拉伤,但他忍痛坚持跑到终点,他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C.在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劳作下,奥运会主赛场的建筑物终于具体而微了,再过不久就可封顶完工,投入使用。 D.初一年级要去秋游的消息不胫而走,各班同学都在出谋划策,力争为年级寻找一个既安全又有意义的景点。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________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________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2)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________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________会过分懊恼,________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 A.因为 所以;即使 也 因而 B.虽然 但是;即使 也 因而 C.因为 所以;如果 就 于是 D.虽然 但是;如果 就 于是 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B.他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C.“你已经让班级丢了好几分了,你好好反省一下吧。”班长沉重地说。 D.我非常喜欢“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日的晚霞给校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煞是好看。 B.每周一升国旗时,我都要在心里为伟大的祖国唱一首赞歌。 C.通过和班主任的长谈,使他明白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危害。 D.“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B.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一书。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辛弃疾字幼安,唐代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 二、默写填空(10分) ,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1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1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1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壮心不已。(《龟虽寿》)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8.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②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1.写出画线处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翻译①②两句。 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子曰:“学①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②知③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④知也。” 23.解释红色字。 ①而________ ②知_________ ③而___________ ④知___________ 24.写出画线处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 B.“人不知而不愠”强调的是学习知识在于提高自己。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显示了孔子为学的谦虚风度。 D.“温故而知新”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①______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②______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③______出一片宁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④______着。 26.写出画线处的词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7.“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三文段描写的傍晚时的灯光和人等景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品读《春》后,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两条路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贮)立在窗前。 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天空,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反)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勋/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动。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徙/徒)劳的了。 30.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澄清( ) 瞬息即逝( ) 载誉而归( ) 教诲( ) 仍然( ) 3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伫 返 陨 徒 B.贮 反 勋 徙 C.贮 返 勋 徙 D.伫 反 陨 徒 32.简要概括“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这一句话中“那些”一词的指代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所讲的道理,下面哪一项最恰当( )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浪子回头金不换 D.世上没有后悔药 五、作文(40分) 题目:___________的中学生活(快乐 丰富 富有挑战……) 提示:初为中学生的你,一定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回首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一定有许多人和事令你难忘,令你感慨,令你深思吧,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按要求填写在作文纸规定的位置。 2.书写工整、规范,标点符号占格,不少于6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基础(共20分,每小题2分) 1.倔强( ) 梦寐( ) 脊梁骨( ) 一穗花( ) ǒ yīn téngsāo ( )事 浓( ) ( )萝 ( )扰 题号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默写填空(共10分,每小题1分) ,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1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1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1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壮心不已。 (《龟虽寿》)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8.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一) 21.写出画线处的句子(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翻译①②两句(2分) 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3.解释红色字(2分) ①而__________ ②知__________ ③而___________ ④知__________ 24.写出画线处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26.写出画线处的词语(2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7.“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三文段描写的傍晚时的灯光和人等景致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品读《春》后,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30.给下列红色字注音。(5分) 澄清( ) 瞬息即逝( ) 载誉而归( ) 教诲( ) 仍然( ) 3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2.简要概括“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这一句话中“那些”一词的指代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所讲的道理,下面哪一项最恰当( )(2分)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共20分,每小题2分) 1.倔强(jué) 梦寐(mèi) 脊梁骨(jǐ) 一穗花(suì) 2.(琐)事 浓(阴) (藤)萝 (骚)扰 (A.盘虬卧龙qiú B.忍俊不禁jīn D.霎时shà) (A毕竟 B.自豪 撤销 C.厄运 夜幕降临) .小心翼翼,翼翼:谨慎、严肃。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己。 .“笑道”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缺主语,应将“使”去掉。 .辛弃疾是宋代诗人。 二、默写填空(共10分,每小题1分)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1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 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1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1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1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一) 21.写出画线处的句子(2分)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2.翻译①②两句(2分) ①看见藐小的事物一定要细细地观察它们的纹理,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之外的乐趣。 ②把土块儿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低凹的地方当作沟壑。 23.①而 连词,并且。 ②知 知道 ③而 却 ④知 通“智”,聪明。 24.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26.钻 嘹亮 烘托 静默 27.比喻 形象的写出了江南春雨的特征,突出了春雨多、亮、细的特点 28.烘托出人们生活的安宁、平和的特点 29.句意完整 表达清楚即可 (二) 30. 澄清(chéng) 瞬息即逝(shùn) 载誉而归(zài) 教诲(huì) 仍然(réng) .伫 返 陨 徒 32.新年夜晚老人懊悔年轻时浪掷年华,呼唤青春再回的情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3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