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爱点dian评ping
先说说我与DISC的结缘吧。 那是一个飘雪的季节,在潍坊一家房产公司的会议室,老板请来了一位据说能看透人生的高手。大家都觉得好奇:何方神圣?哦,原来是DISC性格分析师。 上完分析师的课,我当时就喜欢上了DISC。回想之前的团队,成员里面有一位大D性格的同事,我竟然不知不觉中触碰了她好多雷。结果导致双方非常疲惫和失落。 如果我能早点学习DISC,时光倒回当时,我与大D的交流绝对是顺畅许多。而且,我还能把她的能量挖掘并发挥到淋漓尽致。 至于为什么我现在要开始学习DISC呢?因为目前我在做中医艾灸产品的经销,需要团队管理和市场开拓。所以呢,我们要提供给团队成员不同的培训内容,帮助团队成员拓客。DISC可以帮助大家更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也能觉察出对方性格的特点。通过培训,成员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四种解决方案,由此还能吸引到更多优秀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 来双证班之前,我在百度上输入DISC培训,结果搜出了李海峰老师。所以,我就来到了美丽的广州。至于为什么舍近求远呢,不去离潍坊更近的北京或者上海呢?这里我先保留神秘,就不说了哈! 在来的路上,手机微信群上收到了不少现场布置的图片,很让人期待呢。到达现场,目之所及不像培训会场,更像宴会或者聚会现场。 找到了我的班组,发现我的班推竟然是个美女呢,就像前世见过的感觉,这就是一家人的感觉。后来组内同学陆续都到了,各个精神抖擞,四个帅哥,三位美女加班推,这比例正好,4比4“”和谐,不像其他小组比例失调,就不和了“坏笑” 在海峰老师和任博老师退休之前参加他们的课程。因为像这样二位的组合,世间木有呢! 海峰40岁的年龄,35岁的样貌,28岁的心态——“两天换了五件上衣”,20岁的身体状态——“上课经常跑”,光表情包就够我吃一个月早餐了。 天啊,世上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男人呢?关键是接地气呀。在看了李妈妈的《深圳十二年》后,我明白了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再来聊一下双证班的另一位讲师——任博老师。我在海峰老师课间休息时来到休息厅,拍拍照片,吃点好吃滴。 正当我吃完一个小点心时,有位红衣大叔也吃完最后一口点心,说:吃多了会胖啊。 我顺口接了一句:想多了才会胖。 大叔竟然说:嗯,对对对,我用手机记下来,想多了才会胖。呵呵 我:您贵姓 红衣大叔:任博 我:啊! 任博:哦,你来自哪里? 我:山东潍坊。 任博:老乡呢,我淄博。 我:很幸福认识您。 任博:我先一步到教室准备上课了。 我:好的! 参加过上百场的学习和培训,还从未见到这么接地气的老师。后来,在课堂上,我们都领教了什么是厨师界的段子手,被DISC耽误的相声大师!还是两个奶爸的宝宝。。。。。。(任博老师自己说滴)好了,关于双证班的精彩故事,我看到的只是十分之一,写出来的只有百分之一,其他的等你自己来了解和感受吧。 最后我想说,DISC双证班,我后悔我来晚了!F60,我与你一世有缘。
大懒猪001
对于DISC,我并不陌生,几年前在咨询公司的时候就有一些了解。那时候我们公司是PDP的代理商,PDP跟DISC是一样的理论基础。我第一次做测评,顾问帮我做测评解读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撼,我终于理解了我自己的一些行为。后来在另外一家咨询公司,我们是Everything DiSC的代理商。现在在企业里面,我也讲过两三次DISC的课程。所以在参加双证班之前,对于DISC的理论和应用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一次参加李海峰老师的DISC国际双证班却让我发现了很不一样的DISC,不一样在于充满活力和温度的社群,老师对于DISC深入的剖析,提供给学员最丰富的资料和各种支持,以及DISC的各种不同应用。在谈我的感受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DISC吧。 1926年威廉马斯顿博士创立了DISC学说,他认为人都是有习惯的,人的行为都是有倾向性的。他按照倾向人还是倾向事,以及行为风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两个维度,把人分为四类: D特质的人:直接果断,行动节奏快,以结果为导向,喜欢掌控局面,喜欢挑战。 I特质的人:乐观,口才好,喜欢说话,人群当中自来熟,表情丰富,步调快,思维发散。 S特质的人:对人友善,做事情慢条斯理,有同情心,不懂得拒绝,回避冲突。 C特质的人:凡事讲求精确,重流程,就事论事,比较严肃和理性,追求逻辑和规则,缺乏变通。 每个人都有DISC这四种特点,只是高低不同,这些组成了我们的性格。 这次来参加双证班,其实我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我希望掌握精彩演绎这门课程以及解读报告的技巧,还有就是拿个证,这样讲起课来更名正言顺。以为就是上个课拿个证,跟以往参加的课程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参加完之后发现还真是有很大不同。 10月16号我参加了海峰老师在广州的公开课,来了一百来个,这在培训管理者看来是严重超员的。海峰老师讲得很有激情,更让我触动的是身边一群上进的年轻人,自由讲师、自媒体人、企业高管等,关键很多都是比我小的90后,他们对于学习的渴望以及热情是我好久都没有感受过的。人最怕认真,当你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进步就会自然地发生,而且是成倍的。这种感觉在我初入职场的时候发生过,那时候就像个海绵,学习成长的很快;当吸水到一定程度,成长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就像现在的我。在DISC微信群里面还发现各种牛人,了解了他们的故事,我就像打了鸡血,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学习焦虑,那晚我有些失眠,我想清楚了一件事,人的精力有限,我应该专注于某些领域,并做深。第二天我就毫不犹豫报了名。 报完名之后我就被邀请加入了DISC的微信群,有两三个。群的温度很高,每天都有人发红包群;群很有活力,每天都有人分享,而且不少分享都是干货满满;分享之前,还有学委给分享嘉宾做各种宣传,提升大家的兴趣。社群里面所有的运营都是大家义务来做的,我想能够支持社群运营得这么好的原因应该是海峰老师的那个理念:让家人成为有血缘关系的朋友,让朋友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从社群里面,你学到的不仅仅是DISC,你会被那种学习的热情感染,你会跟其他人建立起链接,收获更多超越DISC的东西。 这次双证班有各界精英大咖,教主萧秋水,第一名彭小六,秋叶团队首席讲师秦阳,职场作家小川叔,还有企业创始人、公司高管,设计师,自媒体人等。小川叔的文章特别打动人,一般的职场文章更多都是在讲技巧讲道理,小川叔的文章大多是在写他的故事,你会感觉很真切,你听得进去他给你说的那些道理,向各位隆重推荐。 我从事培训行业将近10年时间,看过中外众多老师讲课,但是李海峰老师应该是最给力的。他在讲师上的呈现,有时你都担心会不会用力过猛,经常还会看到他满场飞,调动每个人参与到课程。他把所有的资料都给了我们,总共8G,包括了PPT、讲师手册,他讲师的视频,给企业讲课的文字实录,课程呈现的资料等等,生怕没给够。这在培训行业当中真是绝无仅有的。很多时候,讲师都不会给PPT给学员,要保护自己的版权,更别说给授课的视频和讲师的实录,这点是让我深深敬佩的。还有任博老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功力深厚。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海峰老师对于社群的投入。每一个人都是他亲自抱进微信群的,发红包抢红包经常都有他,他会经常推送学员的文章。第一天培训当晚,很多人都回去了,他还在会场留到很晚。 让家人成为有血缘关系的朋友,让朋友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他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这大概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追随他做好这个社群的原因。 学习性格分析,比较常犯的错误是给人贴标签,因为给人下结论是最容易的,而DISC更强调的是改变。下结论是判断本身是什么,是逻辑思维,也叫垂直思维;而比判断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这是平行思维,创造性的思维。 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沟通、产品的策划等等都可以用到DISC的思维,社群里还看到各种DISC的分享,DISC与PPT设计、DISC与工作情商、DISC与视觉表达,DISC与营养学等等,把DISC运用的出神入化。 这次DISC双证班给我带来不少的感触,要继续写还可以写得很多。这次培训不只是一次培训,我收获很多超越DISC本身的东西,跟群里的人建立起各种链接,去从不同人身上学习;我看到了榜样标杆,知道自己可以继续努力的地方。还有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学习的激情,给与了我动力。 这是我在写的第一篇文章,如果你觉得写得好就帮我点赞吧!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