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玄霜
只有在朱元璋时期的太监是有明文规定,太监不允许识字,除了朱元璋时代并没有特别说明太监不允许识字,所以在大多数朝代太监是可是读书识字的,太监一般都是家境贫寒的,实在养活不起的,会选择进宫做太监,所以太监都是在宫外选的。
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任皇帝,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白手起家,所以他就想把权利都窝在自己手中,他害怕宦官认识字了,会对朝政有影响,毕竟宦官都是经常穿梭在皇宫里面的,特别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如果识字了会看到机密的东西,所以朱元璋时期明文规定太监不得读书识字。
其实朱元璋这一规定是十分明智的,毕竟国事秘密是不允许泄露的,朱元璋给太监的定义就是日常打扫和伺候就行了,别的也用不上他们,但是等到明成祖的时候明显就变了,明成祖的时候还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就是一个识文断字的太监。
明成祖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总是害怕别人说他,所以他就标榜要执行朱元璋的思路,结果在任命太监这一事上就推翻了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还专门设置了东厂,东厂也是一个小型的机构,里面全都是太监,然后也都划分的有不同官职,还有专门让太监读书识字的培训机构,明成祖的初衷是培养只忠心于自己的势力。
但是明成祖还比较理智,他没有纵容东厂的势力,而是暗暗的压制不让东厂发展的太大,威胁自己的权利,但是到了后期明宣宗的时候,他生怕自己的势力旁落到官员手里,于是就大大扶持太监的势力,他觉得太监是无根之人不会背叛自己,明宣宗的时候太监都可以替皇上批阅奏折,可想而知当时的太监势力有多大。
西西里的蘑菇
古代的皇宫里那个非常辛苦的工作,那就是太监,太监这个职业不仅仅是辛苦,甚至还要背负着一些羞辱,失去了作为一个真正男人的机会,而且他们上岗也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他们需要学习一些打理东西的技巧,还要学会给主子端茶倒水,还要学会看别人的脸色,非常的辛苦的工作。
因为太监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他们经常出入后宫,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后宫贞节、皇族血统,断绝后宫之乱。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想要当太监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净身凡是自愿净身的,一律先到兵部报到。这可不是征兵,不过在对要求净身的人的选择上,似乎比一般的征兵更为严格。因为阉人是要供朝廷使用的,所以就要选那些相貌端正,甚至是有福相的。
选定以后再择吉日进行手术太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很多时候,太监的一生都是忙碌和暗无天日的,甚至很多时候有生命之忧。在皇宫中,供差遣使唤的无非是宫女和太监,宫女毕竟是女流之辈,沉重的苦活全部是交在太监身上,太监需要做宫内的苦力活,甚至一不小心龙颜不悦,还有掉脑袋的危险。
还有就是政治审查。所有入宫的太监,都必须拥有保正、乡绅和知县开具的文书,证明这个人祖上三代都是农民,根正苗红没有任何问题。清朝高层对太监的审核也非常严格,万一出现太监刺杀皇帝的事情就麻烦了。
正所谓,共事不同命,有的人过得顺风顺水,有的人却艰辛如蝼蚁般活着,太监也是如此,有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有的人却天天提心吊胆的活着。
穿风衣的猫2012
《华尔街日报》曾评选过全球一千年来最富有的五十人,其中中国人有六名,他们分别是: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元帝国的建立者忽必烈、明朝太监刘瑾、清朝巨贪和珅、晚清商人伍秉鉴以及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明朝是举世瞩目的,连全球财富榜都能排得上名号。明朝官员的工资很低,却出了一个这么有钱的太监,让人顶礼膜拜。刘瑾身为太监,无背景,又无特别的过人之处,却凭借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手段,积累的大量的财富,富可敌国。 刘瑾,陕西人,出生年月不详。原本姓谈,后为了生存找份谋生的工作而自宫。能够自宫之人,必有其过人之处。起码从这一点上足以说明,他有勇气,有胆量,够坚强,敢投资。 自宫后的刘瑾,幸运地在一位姓刘太监的安排下进了宫,后改姓刘。 刘瑾进宫后很上进,在宦官培训学院表现优异,具备了初级文化水平,这在太监中是难得的,于是被选为朱厚照的侍从。果然,知识改变命运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朱厚照可是后世的反面教材,虽然聪明,智商高,但是太贪玩了。按理说,有他父亲朱佑樘这个榜样在,朱厚照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关键问题就在于差了很多,简直没法儿比。 据说当年张皇后梦见白龙入腹,后生下朱厚照。朱厚照的出生时辰在命理学上也是大富大贵的征兆。他自幼喜欢骑射,朱佑樘想把他培养为下一个朱元璋,结果却把他养成了一个活宝。 朱佑樘去世时,朱厚照十五岁。登基伊始,朱厚照虽然贪玩,还有几位内阁在旁监督,他还能收敛一些。但此时守护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发现他翻身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朱厚照耳边吹风:你是皇帝,不需要听命于他们。这正合皇帝之意,在玩儿的路上,朱厚照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 朱厚照想玩儿,刘瑾就陪他玩儿,这就拉近了他俩的距离,朱厚照也开始信任刘瑾。有了皇上的支持,刘瑾开始扩张势力。 有文化的好处在于,懂得总结和吸取前人的教训。所以经过研究,刘瑾的势力范围选定在了文官集团。 刘瑾培养了自己“八虎”,他本人是“八虎”之首。他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除了排挤朝中官员外,在贪的路上,刘瑾可谓是尽心尽力。 刘瑾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明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万两。 有人为了行贿,只好在京师富豪处借高利贷,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了方便敛财。 如果进京的官员没有给他交礼金,等官员回家时,没准儿就已经接到了朝廷的撤职文书。 浙江盐运使杨奇死后,还拖欠着税,刘瑾便让人将其孙女出卖,简直没有人道。 对于平时忤逆刘公公者,将分别受到贬斥。 刘公公还擅于假传圣旨,抄了原都御史钱钺、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绂的家。凡刘公公所逮捕的,一家犯罪邻里都被连坐,有的住河岸上的,便以河对岸的居民连坐。 综合来看,刘公公简直是罪恶至极。 除此以外,刘公公还有一些涉及民生的创举。比如他认为京师之地不宜有太多外来人口,城内所有外来务工人员,不管是不是紧缺人才,全部被驱逐出城。比如他下令寡妇改嫁,鼓励她们勇敢地寻找第二春。比如,他又想去整死人。但凡停丧未葬者,一把火烧掉,骨灰怎么办?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终于,恶人有恶报,刘瑾被凌迟了。在抄他家时,共计抄出白银五百多万两,奇珍异宝文人书画不计其数,就连朱厚照也特意赶来观看。 作为明朝贪的代表,刘瑾无疑是“优秀”的。他代表明朝,走向了全世界。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