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4

小苹果草莓心
首页 > 考试培训 > 2018年国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大的蚂蚁啊

已采纳

【 真题 1 】 去年,某镇把甲、乙、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分配到和丰村,团结村,杨梅村。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 谁分配 到哪个村工作,只是作了如下三种猜测:

① 甲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乙分配 到团结村工作;

② 甲分配 到团结村工作, 丙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③ 甲分配 到杨梅村工作, 乙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后来证实,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由此可以推出:

A. 甲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乙分配 到团结村工作, 丙分配 到杨梅村工作

B. 甲分配 到团结村工作, 乙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丙分配 到杨梅村工作

C. 甲分配 到杨梅村工作, 乙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丙分配 到团结村工作

D. 甲分配 到杨梅村工作, 乙分配 到团结村工作, 丙分配 到和丰村工作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 干有效 信息真假不确定, 选项匹配充分,且 限定条件为“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可用三种方法进行解答。

方法 一 :拆分法。

题 干有效 信息真假不确定, 从限定条件中找突破口 。 限定条件为“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可 用拆分法。观察发现 ② 的前半句“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中“甲”和“团结村”被 ① 拆成两个半句,即“ 甲 ” 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乙分配 到 “ 团结村 ” 工作 。若 ② 的前半句“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为真,则 ① 的两个半句均为假,不符合限定条件,故 ② 的前半句“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为假,因此 ② 的后半句“ 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为真。只有D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 D选项。

方法二:代入法。

题 干有效 信息真假不确定, 选项匹配充分,可用代入法。 假设某选项为真,判断题干中的每句话是否都符合一半对一半错, 若符合,则该项为正确选项。

代入

后, 题干条件① 两个半句全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代入后,题干条件①两个半句全

错 ,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代入后,题干条件①两个半句全

错 ,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代入后,题干3个条件均为一半对一半错,符合。

因此,选择 D选项。

方法三:假设法。

题 干有效 信息真假不确定, 且“ 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可进行假设。

假设 条件① 前半句“ 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猜对,则 ② 前半句“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和 ③ 前半句“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均猜错,根据要求“ 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则 ② 后半句“ 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和 ③ 后半句“ 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均猜对,出现逻辑矛盾,故最初假设的条件 ① 前半句“ 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猜错, ① 后半句“ 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猜对 。根据要求继续推理, ② “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猜错 , “ 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猜对, ③ “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猜对 , “ 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猜错。只有D符合要求。

因此,选择 D选项。

【 来源 】 2018年0324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8题

【小结】分析推理题在国考中难易程度差异较大,考生需掌握分析推理常用的推理方法,并根据题目特征优先选取自己最擅长且效率较高的方法。

2018年国考试题

309 评论(11)

听话呵呵

资料分析

列方程求解很没有前途。一道题目之所以成为选择题是因为有选项,要关注选项布局,资料分析很重要,分值重,对整体正确率起关键作用,可考虑先做,或者用常识时间抵扣,或者用其它多余时间细做,虽然不太现实。

1.表格、图形、混合、文字顺序,一定做完,由简入难。资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

2.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

3.判断、组合题先从容易的入手。

4.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

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

6.遇到计算量大并且计算困难的题目一定要学会放弃。

202 评论(14)

夏侯将军YY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含真题、答案、解析)

链接: 提取码:2D72

资源内包含公务员国考和省考等学习资源和各大机构培训视频内容涵盖历年习题考试资料和相关学习视频视频、历年真题、资料分析、笔试、面试、综合写作、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行政能力测试等。(资源较全)

15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