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毛小子
本文只谈"骗局",不谈其他,绝不引战,如有错误,希望指出我会及时改正,想要讨论的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你的观点和经历。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近些年培训这个话题也比较火,很多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身边也应该有从培训机构出来的同事或者同学,所以大家应该对培训机构并不陌生,刚好最近也在招人,也面试了不少人,过程暂且不表,就说说看法吧,首先是水平不高,其次是造假包装,然后就是简历雷同、项目经验惊人的相似,不止如此,面完后我也跟其中的一些人私信聊过,他们的经历也类似,毕业没找到工作,看到培训机构的宣传及各种诱人的保证进了培训机构,交了不少学费,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从机构毕业,但是最终结果则是依然很难找工作...
现在国内产业升级,很多行业的路举步维艰,尤其是近些年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对于新人来说,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互联网行业近些年异常火爆,很多人都想在互联网时代分一杯羹,由此催生出了众多的培训机构,数量方面嘛,可以说是燎原之势,至于质量,只能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本人也经常逛各种论坛或者群,由于写了几个项目和博客的原因,也认识了不少的行业内的朋友,在潜水和闲聊中也看到好多想入互联网这一行的初学者,被各种机构坑蒙拐骗,损失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写这篇文章,帮初学者甄别下常见骗局,避一避坑。
以下内容可能会给你带来不适,不过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文中也只是提到几种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写这篇文章也只是给新人提个醒,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今年都已经是2017年了,哪还有这一说哦,还说包就业的地方,非坑即骗,中国的几大高校也没说可以包就业了吧,一个培训机构,凭什么给你包就业?给你包到哪里?
我也听说过一些情况,要么就是班里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其他行业,要么就是机构安排了不相干的职业,客服、销售、内勤等不相干的工作,要么就是进了外包公司,工资不高加班多,要么就是干脆不管了,只能自己投简历,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还有一种情况,岗前培训,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不少的机构都是这个套路,投了简历,然后也有面试,最后被告知技术能力不行,不过可以通过交钱培训后再进行入职。
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招人的时候满嘴的高薪、好工作,花言巧语,收完钱之后就成了大爷,这些招人时所用的文案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益的,或者说语句中有漏洞的,只是一碗迷.魂汤罢了,报名前的承诺的和实际相差甚远,我个人并不太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描述有误的话会及时改正。
谎称与国家教育部门合作办学、或者是跟各种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或者与BAT等类似的知名企业合作办学。
这种事情本人是亲身经历过的,记得当时是在大四的时候,被学校分配到一个实训基地,确实学校和培训机构有些合作,不过学校方面是为了就业率之类的数据,而培训机构则是为了趁机拉新,他们其实是利益双方,无非是把学生推来推去罢了,待了不到一个月完成学分之后,大部分同学就回学校了,不过也有人留了下来培训。
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对照着合作单位,只要哪家机构说它跟什么单位合作,比如说跟中国平安合作,就去中国平安的官网找到客服电话,打过去问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合作,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崩溃的场景。
反正是各种忽悠,什么高级工程师、DBA、初级架构师....可以肯定的说,这些证证书作用几乎为0,如果你把这些证写到简历上,你很有可能连面试电话都收不到,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收到简历,首先是看学历和你的毕业学校,其次是看你的项目经验,程序员,基本上是不需要什么证的,你又不是司机、律师、医生这些行业,需要一个资格证才能上岗。就像去年比较火的一个证书哥,拿了n多的证却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呢? 含金量差太多了,100张一毛钱的纸币也抵不了一张百元钞票的价值!最有用的证,就是大学毕业证、学位证,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证书,这些就只是一张张的白纸一样,价值极低。
不能说是骗局,只能说是培训机构的手段吧,招收学员的时候说保证找到工作后再交学费,甚至有的机构还够补贴,有的学生就信了,还以为是培训机构为了他着想,殊不知这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分期付款,你放心,钱是一分都不会让你少交的,当你签了合同之后就不由得你说了算了。
想一想,有些同学从培训机构出来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本就艰难的生活,还得去偿还分期贷款,他们踏入社会上的第一站太痛苦了。
比如现在什么比较火?人工智能,VR,机器学习,物联网,云计算等等,什么东西火,培训机构就培训什么课程,那么培训机构中的老师水平如何呢?我不止一次的听说过,有些班级的培训老师根本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官网介绍上的名师一个没有,那么这些人他自己会这些东西吗?无非是利用了一些噱头挂羊头卖狗肉罢了,进去也就是学习Java、Python、H5、安卓这些课程。
大家也都知道近两年移动端市场行情的变化,后面演变成后端市场、前端市场,先是需求火热,相关开发人员供不应求,然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去蹭热点,接着就是大量的人涌入市场中,渐渐地市场饱和,但是招人依然火热,最终就演变成人员过剩了。
**以上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些,还有很多值得推敲和分析的东西,比如说培训机构官网上都会有的学员故事、就业薪资、就业率和平均就业薪资,如果认真对待的话,你应该会看到一些猫腻,言尽于此吧,水太深了,文章中其实是想放一些截图的,后来想了想也没放。 **
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地址 在这里 。 至于说对新人的建议,本来打了一大段字,但是全是鸡汤,最终又一行一行删掉,无非就是认清自己,要知道每一条路的开头都不好走,熬个一年半载也就好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
曦若若往
直播培训骗局套路如下:
1、带货培训:当你通过网络搜索 “直播如何涨粉”、“怎么带货赚钱” 的时候,可能你就步入了他们的陷阱。如果真的那么赚钱,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去带货?他们能教你的东西全都是从网络上抄袭的。
2、专业代运营:这些机构专门找一些带货做得不太理想的号,可以帮助全程代运营。在他们嘴里,死店都能给你做活,短期内就能涨粉百万,或者销售额突破xxx。一般都是按月收费, 几千到几万不等。
3、开通橱窗、无货源小店:他们会以找达人带货为理由,诱导你开通橱窗,甚至可以无货源一键发货。当然了,无货源要交纳保证金,开通橱窗要进一大笔货,这些货往往价格远超实际价值,甚至都是一些垃圾产品 。
4、以投放虚假广告等为媒介:光鲜高薪的工作、折扣感人的潮牌、小众文艺的旅游景区,这些广告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同时这些广告的受众和直播平台重合度高,因此一些不法分子选择在网络直播平台投放虚假广告,引诱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上钩,再以返利、分红、收押金等借口骗取他们的财物。
5、以扩容直播室规模为借口:有的“网红主播”会收到所谓“直播平台客服”发来的信息,以粉丝数已达上限为由,提出增加直播间容量、调高直播室等级的服务。随即发送一条链接,要求填写证件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再通过后台操作,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的钱财。
6、以封停账号等说法来恐吓:直播平台数量繁多,有的“主播”在多个平台注册账号,一些不法分子以此为“商机”,假冒平台管理人员行骗,借口防止“主播”离岗、跳槽,要求他们缴纳押金或者保证金,等转账到手后便逃之夭夭。
7、收押金等借口骗取他们:直播平台的“主播”收入的一大来源是粉丝赠送的“礼物”折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某些“主播”贪小便宜的心理,先在其直播间猛刷“礼物”,与“主播”熟络后,假装不经意地透漏自己有“低价礼物”可出售,“主播”们为了赚差价,积极转账购买,交易一结束就被不法分子拉黑。
拓展资料:最容易受骗的三类人群
1、全职宝妈:如今已婚已育女性的求职环境太恶劣了,很多女性选择做全职宝妈,平时就想找点在家就能做的副业增加收入。
2、 刚毕业的大学生:2022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梦想能够低成本创业。
3、 线下业务受挫的实体商家:疫情之下,很多实体店太难做了。不是他们想转型线上,而是不得不转型。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