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雯雯777
谈谈我的注会考试经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介绍一下本人情况,93年商专财会专业毕业。当年曾掀起一股中专热,所以商专的录取线不算低,跟重点高中持平。这样看来,我的考试经历注定成不了“零基础过注会”或是“一个学渣的逆袭”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的励志故事。决心考注会是在我中专毕业4、5年后,此时的我已经完成电大的大专学业,学得也是财务会计专业,呆在一个中小型国企里登着费用明细账。每天干着记账的活,每月领着一笔少得可怜的薪水,对此,我耿耿于怀,一心思量如何摆脱半个啃老族身份。某次闲聊,一个朋友告诉我目前做会计的可以考一本证书,据说含金量很高,考过后工资待遇是赶赶往上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年,我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口中的CPA考试。事后,回想起来,这件事上我属于财迷型的行动派。不仅自动屏蔽友人交谈中关于此证书如何难考的言论,也未细究考上后到底怎样加工资、让谁给我加这种需要很强可操作性的问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踏上我的CPA考试之旅。现在回想,当个行动派也是有好处的,当初如果了解太多,就产生畏难情绪,顾虑太多,则容易错失良机。第一年,报了《会计》、《经济法》。同年,我还有一场初级职称考试,我的计划力保初级,注会考试为辅。随着初级职称备考的推进,发现时间安排不过来,结果只买《经济法》教材,《会计》连课本都没买就放弃。头一年的备考情况是这样的:进考场时,教材还有两章节未看完,属于一遍也没看过那种。当然,前面章节复习还算认真的。此外,还吃着初级职称备考《经济法》的老底,我以打酱油的身份进了考场。考试成绩公布,非常令人意外70多分通过。欣喜之余,让我产生注会考试也没传说中那么难的错觉。后来我才知道,《经济法》之所以能过是因为它是几门考试科目里最简单的,并且它与其他几门课程几乎无关联。但当时我没意识到这点,这个意外事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信心大增的我,在接下来一年里,一口气报了余下的四门。于是,第2年成为我注会考试最艰苦的一年。那一年,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有相对空闲的几个月时间,初级职称已经考过了,可谓一心备考注会。四本教材、一本很厚的习题集,是我备考的材料。没有报培训班,身边也没找到同道中人,有点孤军备战的悲壮感。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为了表决心贴在房间的墙上,小私心是想以此争取家人支持,取得不干家务活的豁免权。接下来是按部就班努力照计划复习的日子。多年以后,尤记得第一次翻开《会计》书的情形:趴在书桌上,逐字逐句研读,做了许多记号,第一次觉得自已像个做学问的人。到了长期股权投资那章节,公允价值,减值准备,权益法,基础薄弱的我被绕得头昏脑胀,云里雾里。奇怪每个词我都明白它的含意,串成一句话,就不知所云。没法子,只好的把不懂得地方打上记号。第一遍学习花了些时间安慰自已,不求甚解,带着疑问艰难前行。看完一章,做一章习题。到了做习题时,更让人沮丧,几乎都不会。干瞪眼,瞪了一阵子,觉得不是法子。还是找出书后标准答案,把习题全部当例题做,同时边做边返回书本找相关知识点。还有一些是连标准答案都看不懂,只好连习题集都打上记号折起来。到第2遍复习时,我还是采用抓住教材,结合习题的办法,只是这遍知识点抠得很细,因为注会考试特点就是难度大,考得细,题量大。又重新做一遍习题。发现好些原来会做的题目已经又忘记了,只好采取老办法,看标准答案,回到教材巩固相关知识点,并将此部分做上难点标记。第2轮复习中,给我增强信心的是,发现一部分原来不懂的考点,豁然开朗,悟出其中奥妙。到了第3轮总复习,书本上打折的页数已经少了许多,表明我不明白的已经越来越少,有种“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感觉。书本上画满各种标记,重点部分用绿笔标出来,整本书绿油油的。翻开滚瓜烂熟的课本,基本知晓哪个章节,有哪些考点,可能考的题型。做了近三年的考试卷,同时,又将习题中有标记的抽了部分做了一遍。其他各科,不外如是。等到临考前一个月,我发现一个可怕的弊端。四门科目的内容太强大,要掌握的考点,又都是我在近几个月内新掌握的知识,它们在我的脑子里搅成一团浆糊,顾此失彼。当时,一直想着如果考试时间能一周考一门,间隔开来该多好啊。上周某某科的题还都会做来着。这周又晕了。第2年考试情况是这样的:进考场除了会计题量太多,最后一题没完成,其他反正都做出来。至于对错很茫然。考完一科,忙着临阵磨枪,准备下一场。全部都考完,有种解脱的感觉,立马各种犒劳自已,各种补眠,各种玩,我想我一定是累惨了求补偿。待到公布成绩日,忐忑不安。结果一查四门全没过,而且分数全轧堆在52分至59分之间,欲哭无泪,各种后悔。付出这么多,颗粒无收,实在不甘心。成绩虽让我吐血,也带给我希望,好像你摘果子,虽然够不着,但只差一点点的高度,你就会像打了鸡血,找梯子,搬凳子,削竹竿、练跳高各种努力,不会瘫倒在果树下,喃喃自语“这果子酸的,一定是酸的”。无悬念开始第3年备考。这一年谨慎地报两门,过了。第4年过了余下两门。总算全科通过注会考试。这场跨越数年的考试,伴随了我人生中很多重要时刻。这几年里男朋友变成老公,孩子也出生了。其中一年,我是顶着7个多月的孕肚上的注会考场。这个段回忆还是满励志的。下面总结下我的备考经验:一、做个行动派。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二十五年前,其次呢?其次就是现在。你下定决心参加考试,就立刻行动起来,不要瞻前顾后,顾虑太多,则难以起航。二、 保持好心态。就是有3-5年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半途而废,越挫越勇。江湖上有很多传说:某些人一年内全科过注会,那是学霸,个别人甚至没学过会计,零基础,一年过注会,那是学神。这些确有其人,只是如果有机会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会发现原来他们的执行力、领悟力、记忆力也是超于普通人。所以,考前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一个合理预期是保持备考耐性的关键。三、 定一份可行的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基础是我们理清自身有多少备考时间。如果是在职人员,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利用好如晚上7点——11点,周末完整时段至关重要。时间上的安排要充裕,因为刨去可能的加班、开会、出差、偶尔身体欠佳等原因,实际利用在备考上的时间通常要比计划少20%-30%。计划要订得详尽。列出第一遍学习何时开始、做习题的时间、总复习的开始时间、各科时间段安排,每科的复习内容有哪些。每月、每周、每天具体安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更要不断根据实际复习情况调整偏离的计划,保证可行性。四、 找个好的培训机构上课。这点很重要,当初我考试时如果做到这一点,在第一遍刚开始学习时,有老师的引导、讲解,就不会异常艰苦,有太多疑问无法解答,也不需自已归纳考试重点,事倍功半,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五、 选一本好的习题集。习题的难度要和考试的难度相近,太容易,则无法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无力应对考题;太难,作为超纲部分我们花去的都是无用功,无异于人为加大考CPA的难度。近三年考题是一定要做的,放在总复习后期,模拟考一下,可以估出自已大致的实力。六、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别嫌碎片时间少,积少也成多,如坐公交、等车、午休前等,可以听课件、回忆要点、背记一些记忆类考点。七、 创造个无干扰的学习环境。这个决定了我们复习效率高低。可以预先跟家人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周末,家中实在嘈杂,图书馆是个不错选择。八、 学习步骤从宏观—微观——宏观。通俗说就是有时我们要把书读薄,有时我们又要把同一本书读厚。初次学习要以理解为主,知道都学了些什么,不懂之处多思考,多提问,配合做题。这阶段一定要清楚哪些是考试重点,哪些内容是自已薄弱点。第二次复习时,抓重点、弱点有的放矢,多下功夫,并在这些方面抠细节,尽量做到会答的题不丢分、少丢分。最后总复习,要把书本读薄,回到宏观面,在脑海里将这科所学知识联贯起来,可以避免相似考点混淆,越复习越乱。九、 别去在意通过率。前面谈的三到八点都是如何在战术上重视注考。这一点是战略上要藐视注考。历年考试来看,每年合格率变化不大,各科也没有太大差别,百分十几。看到这个通过率,第一个反应——好低啊,第二个反应——我恐怕在那堆百分之八十几里。其实,这个合格率计算包含那些报名后缺考人员。有机会进考场,你就会发现出考率也偏低,看看考场上前后左右那些没来的,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朝那百分十几又靠近不少。所以坚持进考场,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胜利。备考路上忘掉通过率吧,告诉自已尽力就好。十、 考试科目建议:《会计》是基础核心课程,较系统学习《会计》对学习《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有好处。《经济法》与其他科目关系不是太密切。一次报考两门,通过率会高。 最后,谈谈我考上注会后的收获。首先,它让我有了跳槽的底气和实力,促使我离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国企,到了当时最热门的外资房地产企业。薪酬有了个飞跃。其次,在新的企业里,容易在众多财务人员中脱颖而出,引起领导重视,配合自身工作努力,得到职位上提升。再者,通过几年系统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向前辈请教时,比以前领悟快,易上手。此外,这场考试培养了我自学能力,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和毅力,在后来的工作中能有意识加强后续专业学习,提高业务技能。这些都是当年那个一心只盼望着考后在国有单位每月能多加两、三百工资的我没有预料到的。感谢当年那位朋友提醒,也许他早已忘记自已曾经说过的话,但那些话语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重要影响。以上就是我的考试心得,谢谢大家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听我的总结。很希望这篇心得对大家的备考能有所帮助,也衷心希望将来大家能加入注册会计师行列,壮大注师的队伍。看完这个学员的文章,仁和会计小编也觉得灰常立志!我给点个赞!现在有很多人考注会都缺失合理的安排与规划,以及自制力再差点就直接挂科!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找个督促你的机构老师去学习去引导!环境改变一切!氛围决定成败!所以一定要行动力+规划+老师引导+努力学习==成功!
小红粉菲菲
你好!曾经听过一种说法,注会考的不是智力,而是毅力。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因为我感觉注会考试的最大难度在于科目多、考点细、历时长,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如果所学专业是会计类的,那自然有基础学起来更容易一些,但以前从没接触过会计知识的人考过注会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要坚定一个信念就是,正常智商的人只要付出努力是都能考过的,关键看有没有这个毅力。考注会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学习时可以听听培训班的课程,我觉得有帮助。但还要以教材为主。事先要了解下各科的主要内容,因为不同科目所需的学习时间也不同的,比如会计就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所以考试科目的选择也是要有计划才好。还有,在一些论坛上有好多免费的资源,虽然多数都是上一年的课,但是也很有帮助的。比如大家论坛,我听的是东奥的课件都是在那上面下载的。不止如此,还有很多考试达人发的经验总结。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拿出时间来学习,尽管试试吧。个人愚见,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小吕娃子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战已经开始。在注会考试大军中每年都有几种特殊的考试群体,他们分别是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在职考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习时间短,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效的学习成果呢?据中华会计网校教学专家分析:对于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工作繁忙的考生而言,他们的复习时间可谓是凤毛麟角,都是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学习,所以建议此类考生报考科目不宜过多,一般是最好不超过两科,报考建议如下:★会计和审计无论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当然,这个组合只适合毅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和精力比较旺盛的考生。★会计和税法当前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所以学习会计的同时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会计教材的整体把握,帮助是很大的。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考察中涉税会计处理也一直是个重点,不仅仅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财管和公司战略财管和公司战略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公司战略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公司战略的学习,网校教学专家分析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经济法和税法经济法和税法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按照从前注册会计师教材里的说法,中注协是考虑到税法自成体系、内容庞杂,才把税法从经济法的一章中独立出来,自成一门课。两者搭配多少有点儿给考生建立自信的味道,有人说“如果报这两门你都通过不了,那似乎不用考注册会计师了”,这话似乎极端,但也颇有些道理,虽说注册会计师每门课都很难,但业内一直都认为经济法和税法是其中略为简单些的。★公司战略和审计公司战略这门课里面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网校教学专家分析:考生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序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其他组合报考不仅要从考试科目难度上来考虑,也要从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风格上来考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门课的难度虽然在业内有所谓定论(会计和审计的难度最大,财务管理和公司战略次之,最后是经济法和税法),但也不尽然,有的理工科考生就对财管感兴趣,有的考生就是能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学习经济法、税法不在话下,报考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理性选择。这是一个自我认知和借助外界力量来做决定的过程,一旦选定,早作准备,切不可好大喜功,最后全军覆没。
CISSYZHANG74
【导读】关于备考心得,是2021年注会考生重要的备考资源,也是考生们进行复习备考的依据,目前,2021年考生已经加入到了备考大军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复习,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生的备考心得,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进程十分的绵长且枯燥,所以在学习教材时,牢记不要死记硬背,或许在短时间内效果比较显著,但是相同也会很快就遗忘,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时,一定要先理解后回忆。
2、很多考生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进程中会挑选大量做题,以为只需做题做的多就可以通过考试,事实上的确也是这样的,但是咱们在备考中一定要挑选高质量的习题进行学习,最好是挑选书中的经典例题,考生还要学会总结解题思路和易错考点,提高答题准确率。
3、注会考试中各科目及各章节之间关联性很强,考生需求按章节顺序循序渐进的学习。学习完一个章节,都要进行常识内容从头收拾,检查是否有学习遗失的当地。收拾常识点的进程会把所学的内容收拾成有结构系统的常识,使咱们回忆深入。
4、考生需求有一个错题集,来记载备考中的错题,协助自己找到答错题的原因,还可以通过错题来总结自己的常识点单薄处。在答题进程中如果是办法不正确,还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习题进行答题技巧的训练。
5、考生在课后不要立即合上教材和笔记,课上学习的新常识这时在咱们脑中正处于回忆时期。我们可以趁热打铁,用20-30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常识点,巩固回忆。
以上就是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生的备考心得,注会考试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只要考生能够坚持学习,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通过考试只是时间问题,祝各位考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取得证书!更多注册会计师通关经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