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麻烦啊
在参加了小学语文“六年级统编教材”教学高峰论坛活动中,我听了浙江外国语学院培训部主任,浙江省中小学培训中心教授汪潮老师对统编教材六上的编写系统分析及教学建议。使我对这套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汪教授指出在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时,要直面三个挑战。 一、旧文新教 对于以前版本中有的课文或已经学过的课文要基于新的理念,采用新的课型进行新的设计。我将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完整的翻阅了一遍,发现《灯光》《青山不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几篇都曾经是人教版中的精读课文,而选入统编教材后都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课后没有习题,课题下面导读中有阅读任务。他指出,在讲略读课文时,不用逐字逐段地去分析课文,只要完成阅读任务就可以了。如果这点不清楚,在教学时就很容易跑偏,按精读课文的要求去细讲课文,而忽视阅读人物。 二、长文短教 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简约而为,切忌平均用力。我想起了第11课《故宫博物院》略读课文共有四份材料,长达六页。所以我就想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几乎不可能。细心备课时,我发现完这一课其实只有两个阅读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二、选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完成第一个任务时,只需要关注材料1、3、4。完成第二个任务时,只需要完成材料1、2、3与阅读任务无关的内容,可以不读,也就是跳读过去。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去阅读相关资料。听了汪教授的报告后,我心里更加明朗,明白了统编教材中略读课应该怎么上。长的文章应该如何去教。 三、名文巧教。 汪教授报告中指出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都为名家名篇,重在精巧的感受其情节、语言和文化上的示范效应,应该读书和积累上下功夫。在细心翻阅统编版小学教材时,我发现这套教材传承先前多套教材的优点,立足于落实语的核心素养,在选文、编排、项目设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可以说是一套比较成熟、相对先进的教材。他好教,但教好并不容易。需要全面理解编者的意,细致理清结构框架,完整认识教材体系,准确把握教材特点。还需要紧扣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欣赏语言、表达语言。价钱更加强化了,读写的有机融合,老师要做到课内外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穷人》一课,重在感受小说的情节及人物心理和对话的描写。 汪教授还分析了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13次,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主要是六首古诗的有感情朗读,五篇课文有感情朗读。本册教材对有感情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落实要求。 听了汪潮教授对统编教材六上的编写分析及教学建议,使我更加了解了这套教材。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学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我想哪位学者曾经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

陆老头11
教育随笔29: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几点感悟 我是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这学期才开始使用统编教材。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我和孩子们已经爱上了这本教材。我们目前的学习已经进行到第四单元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下面我主要谈谈,我在教学这一单元的几点感悟。一、相见之初 教学中我们一直秉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孩子们在学习和运用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也格外用心。在这一单元里,孩子们不光学习了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的方法,还根据《竹节人》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制作了“竹节人”,家长也和孩子们一起重温了童年,我们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再让孩子们动手实践,最终又回到文本,让孩子讲述竹节人的制作过程,从而达到阅读目的,同时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很多孩子虽然没有去过故宫,却已经能绘制“故宫参观路线图”,会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当导游介绍故宫的景点,孩子们真切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感受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乐趣!很多孩子在这一单元的习作中都选择写: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对于老师来说,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编排体系,2篇精读课文指导学生学方法,1篇略读课文让孩子使用方法,到了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则和孩子们一起梳理总结。这样的整体教学,让老师的教学有序,层层递进。 二、整体认知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举行的统编教材的培训。结合培训内容,在纵观整套教材对于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三年级上册预测,四年级上册提问,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有目的的阅读。这样编排让我十分惊喜,因为这几条都是小学生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几种阅读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效率都十分重要。 三、几点改变: 1.学生的改变: 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除了课内阅读,孩子们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阅读习惯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读,读之前会提问题,会有意识的提高阅读速度,会选择阅读方法,这些实践的运用,让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教师的改变: 教授完这一单元,我的教学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学中,我会着眼于整套教材,会有意识地将阅读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迁移到整本书的阅读、迁移到生活常态化的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体会到阅读策略的价值。 同时也让我意识到,阅读策略并不止教材策略单元中的四种,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阅读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发现、总结其他常用到的阅读策略,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 如果让我提一点建议的话,我想说说能否把教师的教学用书编得更加细致全面一点,对文本的解读更加全面深入一些。还可以在教师用书中增加一些教学实录、教师设计、教学反思方面的实例,毕竟这本书具有权威性。 新的教材,开创新的教学氛围,产生新的学习方式,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实践,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开辟出语文生活学习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