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7

紫色super
首页 > 考试培训 >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水晶朵朵

已采纳

高三是整个求学生涯最重要的一年,你知道怎样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吗?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通过试题。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欢迎阅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刚愎(bì)自用风驰电掣(chè)为虎作伥(chāng)瞠(chēng)目结舌

B.设身处地(chǔ)同仇敌忾(kài)有恃(shì)无恐提纲挈(qiè)领

C.鄙夷不屑(xiè)栉(zhì)风沐雨良莠(yǒu)不齐并行不悖(bèi)

D.如火如荼(tú)揠(yà)苗助长相形见绌(zhuó)数(shuò)见不鲜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横征暴敛骇人听闻流连往返赏心悦目明珠暗投

B.按部就班闲情逸致寒暄客套残羹冷炙大相径庭

C.百无聊赖仗义直言委屈求全风云变幻责无旁贷

D.盛气凌人云蒸霞蔚疲惫不堪穷形尽相迷天大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瞩目________上升的五星红旗,聆听雄壮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心潮潮湃,浮想联翩……

(2)手术前,他们把___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安排与准备。

(3)赵颖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________我不及格?”

A.慢慢 重重 偏偏   B.徐徐 种种 偏偏

C.徐徐 重重 恰恰   D.慢慢 种种 恰恰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三个代表”的学习,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B、这次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是一次在新世纪初我国主办的十分重要的大型国际会议,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C、团中央要求各级团委服从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局和人民群众优化美化生活环境的需要,全面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

D、美国总统布什11月26日发表讲话,首次把可能开发并利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此威胁其他国家列入打击恐怖主义的考虑范围。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

B.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汉书匈奴》)的地方。

D.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懂得什么?

6、下列四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差点儿就掉下去了。B.大家好容易找到了他。

我们差点儿没掉下去。大家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他。

C.管他是干什么的,都抓起来!D.当时的完全不是这样情况。

不管他是干什么的,都抓起来!当时的不完全是这样情况。

7、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药》―――――――鲁迅――――现代――――小说

B.《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法国――――小说

C.《荷花淀》―――――孙犁―――现代――――小说

D.《包身工》―――――夏衍―――现代―――报告文学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曾宪梓先生对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曾先生这样回答说:“。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成为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③有钱不一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

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A.①③②④⑤B.①⑤②③④C.③②④①⑤D.②③④①⑤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包括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

B.通报是上级机关表彰先进、批评错误、通报情况的公文。

C.学校打算办一个服装厂,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写一个报告。

D.通告,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它属于告知性公文,主体多用分项的写法,要写得具体明确。

10.读下面唐朝诗僧景云《画松》诗,选出后面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忆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A.第一句写见到画松,立即为之打动,觉得完全像一棵真松树。“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之感。

B.二、三四句写诗人沉思凝想去把握画境。当画境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得到印证时,诗人获得了一种顿悟的极大乐趣。

C.诗人用秀丽奇险的东南名山天台山上的松树与“画松”进行对比,表现画松的苍老遒劲。

D.作为题画诗,本诗独具一格,未对画松作实在的形状描摹,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来写,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了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8题。(24分)

我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极,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有一个古代废垒,告诉人们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

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赞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立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一个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1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A、胡服骑射:

B、炮弹:

12、对文中划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单句B、因果复句C、递进复句D、条件复句

13、文中引述秦始皇的事除了陪衬赵武灵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3分)

14、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命令的目的是:(3分)

15、作者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3分)

A、传说B、推理C、史迹D、史籍

16、作者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称号的”理由是:(3分)

17、第二段文字从哪三个方面将秦始皇与赵武灵王筑长城作对比?(写出角度即可)(3分)

(1)

(2)

(3)

18、修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外侵,“胡服骑射”是学习外族的长处,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94 评论(15)

鹿脸脸舅舅

2017年广西崇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7.(10分)翻译: (1)(5分)正值前骁卫将军王守恩在家服丧,张从恩就把后事委托给他,逃走了。(“会”“委”“遁”各1分,句意信达2分) (2)(5分)杀掉契丹使者而推举王守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现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处,不是我本来的心愿”(“盖”“计”“宿心”各1分,句意信达2分) 8.(5分)“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1分)“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阴蔽日的样子。(1分)“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1分)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1分)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1分)(答得不全酌情扣分) 9.(6分)第一首诗中作者极力渲染隋宫外杨柳残败衰颓的样子,借以衬托隋宫的破败,以哀景写哀情;(2分)而第二首诗中,作者极写宫树的郁葱茂盛、景色迷人,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表现隋宫的破败荒 芜,以乐景写哀情。(2分)这两首诗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样是写树,虽一残败衰败,一 葱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兴衰之叹。(2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1.(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表明‘我’有点神经质”错。B项中“‘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冲走的不满”错。C项中“我”的忏悔语义过重,应当是“自责”;“埋下伏笔”应改为“作了铺垫”。 (2)(6分)①大衣被水冲跑是误会加深的结果,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②为下文“我”的灵魂得到净化并为“大胡子”的妻子免费做手术作了铺垫;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二:小说主人公是“我”。理由:①从情节结构看:“我”到青石镇给患者做手术,途中乘坐人力三轮车产生误会,“我”在逃跑途中遇险,“我”在医院手术室休息时得知真相,“我”免费为“大胡子”的妻子做手术。这些都是围绕“我”展开的。②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与自我反思精神的可贵,这一点正是通过“我”的免费手术体现的。③从人物关系看:在“我”和“大胡子”两人的对比中,突出了“我”人性的弱点,深化了主题。(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12.(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已有无人替代的地位”分析偏离原文相关语句的意旨,原文是说当时兵荒马乱,堪用之人不多。B项中“原本志在”概括不当。 C项中“最初下令种树,是为了……没有想到……”分析有误。 (2)(6分)①以此引出传主,能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②诗意地评价左公当年种树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寄寓作者无限崇敬之情;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后文,从而引导读者深刻把握文章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选准树种,因地制宜种植;②宣传种树意义,颁布护林措施,并严格执行;③种树是他巡视地方的必选对象,从而引领出一种种树护林的良好风气。(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科举受阻,转而研究农桑水利等实用之学,让他获得一种观照外物的特殊视角;②早年在江南生活,那里的生态环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x疆荒凉荒寒荒漠化的环境,与其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他产生改变环境的愿望;③他种树是真有兴趣,真去研究,躬身参与,强力推行;④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是非常有远见的,正是这种远见,让他的作为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13.(3分)B 【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注意三个成语各自的搭配对象。 14.(3分)B 【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顺利回国”; C.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D.防止”与“免遭”否定不当,“免遭”应改为“遭到”或“受到”。 15.(3分)D 16.(5分) ①一是文化的教养;②二是社会的担当;③三是自由的灵魂。(意思合理即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17.(6分)构图要素:一双伸开的手掌捧着一颗长出枝叶的心脏,一只手掌的大拇指上站着一只小鸟,小鸟望向初生的枝条。(3分,每点1分) 寓意:小心呵护,让心灵焕发生机,给人以新的希望。(3分,“呵护”“生机”“希望”每个关键词1分) 猜你喜欢: 1. 2017语文高考调研卷及答案 2. 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 2017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4. 2017年甘肃高考试题语文答案解析 5.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5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