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12333
1.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函数
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
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
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
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面积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值的求解方法。
7、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结合图像性质解题。函数图象与图形结合学会从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为图像提供数据或者图像为图形提供数据。
8、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0,0指数底数不为0,其它都是全体实数。
3.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知识点】: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
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4.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一、几何图形
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1、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每一种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实际上投影所得到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是被投影几何体可遮挡视线的部分在平面内所留下的影子。
2、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
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
一、点、线、面、体
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
2、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二、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概念剖析: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即线段有明确的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法量出其长度”,即射线和直线既没有明确的长度,
也没有射线与射线、直线与直线、射线与直线之间的长短比较之说;
③线段只有长短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射线和直线既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线段与原来的线段是同一线段,即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
②将表示射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射线与原来的射线不是同一射线,即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射线,因为它们的端点和方向不同;
③将表示直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同一直线,即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直线;④识别图中线段的条数要把握一点:只要有一个端点不相同,就是不同的线段;⑤识别图中射线的条数要把握两点:端点和方向缺一不可;
5.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点总结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李出于蓝
期中考试转转眼即到,考前的模拟题也成为了所有考生最大的需求点。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欢迎阅读。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汉字或拼音。(6分)
文学殿堂圣洁美丽,曾吸引了多少人在其间cháng( )徉驻足:对文学无限憧( )憬、为我们打开一扇知识大门的赵丽宏,在《千家诗》中怡( )然自得的于漪,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的田晓菲……又有多少伟大的文学形象在一刹那照亮了我们心灵:面对cù( )然而至的海难依然保持镇静的哈尔威船长;自认为豁达、洒脱最终茅塞( )顿开的男生贾里;迂腐教条、固执呆板、可笑可怜的郑国人……还有多少生动而曲折的故事在我们的脑海中镌刻出一道道美丽风景:烟波浩miǎo( )的水泊、雄伟险峻的梁山,还有那摇摇欲坠、半明半昧的繁星,缥缈得如同仙境般的赵庄戏台……这些都是文学的魅力——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感,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动人画卷。
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反老还童 群星荟萃 眼花缭乱 小心冀冀
赏心悦目 势不可当 井然有序 惊慌失错
走头无路 镇定自若 相提并论 念念有词
3.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任选两个作答)(2分)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__A__(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__B__(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__C__(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______,成语:__________;我再选______,成语:__________。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C.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
D.北京日报社 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5.(无锡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和思维能力。
B.参展企业代表和与会的外宾就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流。
C.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D.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即可不失时机地感受生命旅途的劳顿和艰辛,又能亲历笔力难及的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
②路上的寻求势必将自己置于不安逸的处境,它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游山玩水。
③这样的人生状态,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巨大而强有力的生命震撼,自然蕴藏着势不可当的大智慧。
④它摒弃了坐在书房里的自得和悠闲,却有着直观现实,直面生命,让脚步和身心融入自然智慧的豪壮。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7.名著阅读。(4分)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于1942写成的童话。童话中小王子告别自己的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________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最后在________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童话借此表达出了作者对________的讴歌。
8.阅 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材料二:重阳节形象标志(右图)。
(1)阅读材料一,说说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有什么内涵?(3分)
(
2)材料二是重阳节形象标志图,它由一个双九的图案,结合中国古老的毛笔画元素和菊花构成,有何寓意?(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9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按提示默写句子。(2分)
(1)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月诗中,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__________,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2分)
1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3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必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
(2)徐喷以烟 ________________
(3)鞭数十 ________________
(4)以土砾凸者为邱 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5.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象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 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6.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7.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18.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表达的情感。(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洞 茶
毕淑敏
①我16岁时在x 藏海拔5000米的高原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我一块黑乎乎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 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 …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的。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茶砖,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⑩有了上次的 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砖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B11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B12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
B13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 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渐渐显影,越发清晰。
B14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 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B15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曾传递给边防军人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疆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
B16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早仙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啊,好茶!
(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B12段运用了第几人称的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作者在第B15段说“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请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3分)
三、作文(50分)
24.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 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 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呢?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在上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 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挫折、成功、快乐等),然后作文。600字左右。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