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鹿小宝贝
生理学生理学这部分是09年西医综合考纲里变化较多的一科,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部分加大了考查力度。第一章绪论考纲没有变化,要注意的是正负反馈调节的区别以及后面章节涉及的正负反馈的一些例子,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解析系列中提到。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删除了“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增加了“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这一章比较重点,几乎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希望大家多加注意,尤其今年考纲还有变化的内容,同学们可以理解着去记忆本章内容。第三章血液增加了“血量、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本章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及今年考纲新增的内容。第四章血液循环增加了“心肌收缩性、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功能及其功能、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本章是重点章,内容较多需要大家全面掌握。第五章呼吸删除了“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本章亦为重点,同学们也要全面复习,肺通气、肺换气、氧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肺牵张反射等都是应该熟知的内容。第六章消化和吸收删除了“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增加了“大肠内细菌的活动”。重点掌握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及调节,胃肠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重点掌握能量代谢的几个基本概念。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增加了“心房钠尿肽对 生成的调节”。重点掌握各种物质吸收的部位和原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第九章感觉器官增加了“前庭反应”,重点掌握眼的折光系统,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特性,耳的听觉。第十章神经系统增加了“经典突触传递的影响因素、反射的分类、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重点掌握神经元兴奋的传递方式,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区别,牵张反射。第十一章内分泌考纲没有变化,重点内容各种激素的调节及生理作用。第十二章生殖增加了“胎盘的内分泌功能”。重点掌握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月经周期中各激素的变化关系。生物化学生化09年大纲与08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第一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内容:几种特殊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核酸的组成,DNA双螺旋结构,酶的基本概念,米式方程,辅酶成分。第二部分物质代谢及调节重点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旁路,糖异生,酮体、胆固醇、磷脂的合成,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特殊氨基酸代谢产物,一碳单位代谢,嘌呤及嘧啶核苷酸合成原料及分解代谢产物,物质代谢的联系。第三部分基因信息的传递DNA合成过程及各过程所用的酶,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碱基配对原则,遗传密码的特性,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基因类的为考试热点,但内容较散。第四部分生化专题胆红素代谢,胆汁酸代谢。病理学病理学部分09年大纲与08年相比变化不大。第一部分细胞与组织损伤全面掌握,尤其概念及常见部位。第二部分修复代偿与适应重点掌握肉芽组织,细胞再生能力。第三部分局部血液与体液循环障碍重点内容血栓和栓塞的分类及特点。第四部分炎症重点掌握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理学分型。第五部分肿瘤本章在09年大纲中增加了“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本章为考试重点,同学们需全面复习。第六部分免疫病理重点掌握免疫病理的一些概念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第七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点掌握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病理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心肌病的概念,特殊类型的心肌炎。第八部分呼吸系统疾病掌握重点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肺心病的病因、病理,硅结核的特点,各种肺癌的特点。第九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慢性胃炎的鉴别,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早期食管癌的特点大肠癌的分期,肝癌的病理特点。第十部分造血系统霍奇金淋巴瘤。第十一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各类肾小球肾炎是各科重点。第十二部分生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乳腺癌常见病理类型。第十三部分传染病及寄生虫重点掌握结核结节的病理特点,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伤寒和菌痢的致病机理和病理特点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的致病机理。第十四部分其他甲状腺癌。内科学内科学及诊断学09年大纲与08年相比没有变化,其中诊断学为08年新增考试科目。第一部分诊断学重点掌握热性及临床意义,肠、胆、肾绞痛鉴别,一般检查,胸部检查,实验室检查意义。第二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重点掌握两种胃炎的区别溃疡的好发部位,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特点,炎症性肠病,肝硬化,AFP的意义,氨中毒学说。第三部分循环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心衰,各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梗,心瓣膜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的病理。第四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支扩的临床特点,各型肺炎,肺结核,慢支的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呼衰。第五部分泌尿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病理特点,肾衰病因。第六部分血液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贫血分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再障的临床特点,白血病,淋巴瘤。第七部分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重点掌握甲亢,CUSHING综合征鉴别诊断,糖尿病。第八部分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重点掌握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鉴别诊断。外科学外科学09年大纲与08年完全相同。第一部分外科总论重点内容无菌操作原则,脱水类型的判断,代酸的病因及治疗原则,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急性肾衰的病因合并其他疾病的特殊病人术前准备,肠内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外科感染概述,烧伤深度的判断及治疗原则。第二部分胸部外科疾病重点掌握各类气胸血胸临床表现及救治原则,肺癌,食管癌。第三部分普通外科甲状腺疾病,急性乳腺炎治疗,乳癌临床特点,腹外疝临床特点,肝脾破裂特点,胃十二指肠疾病,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结、直肠癌病理分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及治疗原则,胆道疾病,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第四部分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重点内容常见泌尿系梗阻鉴别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第五部分骨科重点掌握骨折总论,上下肢神经损伤,腰间盘突出,急慢性骨髓炎治疗原则及病理,脊柱结核,几种常见骨肿瘤临床特点。以上是09年的大纲 2010年的还没出来。
SSpapergirl
口腔是指口内的空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牙及牙槽外科
第一节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是治疗某些牙病和由其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一些疾病的手段。
牙拔除术本身可导致软组织(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和骨组织的创伤;拔牙是在有唾液和存在大量微生物的环境下,或在已有感染的组织上进行的,因此,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全身和局部反应或并发症。有时可以引起全身病的激化或加重。
一、适应证
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应根据医疗水平及患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1.牙体病 严重广泛不能修复的龋坏,如残根、残冠。
2.根尖病 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的根尖周病患牙。
3.晚期牙周病 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或因条件所限不能治疗者。
4.创伤牙 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保存者。骨折线上的牙,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
5.移位或错位牙 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致疾病或创伤,妨碍义齿修复的移位牙或错位牙,均应拔除。
6.阻生牙 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者。
7.多生牙 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妨碍功能的多生牙,均可拔除。
8.治疗需要 因正畸治疗或义齿修复而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波及的牙。
9.滞留乳牙 滞留的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者,应予拔除。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阻生,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时,则不必拔除。
10.病灶牙 对可疑为某些疾病,如风湿病、肾炎,特别是一些眼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的病灶牙,在有关科室医生的要求下,可予拔除。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颌骨骨髓炎、上颌窦炎等的病灶牙,在急性炎症控制后也应予以拔除。
二、禁忌证
拔牙的禁忌证也是相对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考虑后决定。必要时,应同有关各科医生,共同决定。如必须拔除,还应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
(一)心脏病
1.有5种情况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①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②不稳定的或最近才开始的心绞痛;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未控制的心律不齐;⑤未控制的`高血压。
2.如以心功能分级而言,心功能Ⅲ级者,应视为拔牙禁忌证,而对较重之心功能Ⅱ级患者,拔牙亦应慎重并有适宜的对策。
3.牙拔除术及口腔手术能引起暂时性菌血症的发生;先天性心脏病、风湿热引起瓣膜损害、曾作过心脏修补手术的病员,在有菌血症发生时,皆有导致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引起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血症。绿色链球菌在正常情况下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使用青霉素24小时后,即产生耐药菌株。
青霉素是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首选药物。绿色链球菌的耐药菌株产生快,但消失慢,使用青霉素后2周仍然存在。如有多个牙需拔除,较安全的方法是在青霉素正确使用控制下,一次即将应拔的牙全部拔除。
4.心脏病或其他病员如处于抗凝药物治疗之中,在行牙拔除术时,应注意出血问题。
(二)高血压
单纯性高血压,无其他合并症,如脑、心、肾器质性损害,一般是可以拔牙的。血压如高于24/(180/100mmHg)时应先进行治疗。
(三)炎症与恶性肿瘤
1.急性炎症伴有尚未得到控制的蜂窝组织炎时,应首先控制蜂窝组织炎,引起感染的牙的重要性是第二位的。但为了更好地控制炎症,一有可能,即应及时拔除患牙。
2.急性冠周炎时阻生牙的拔除创伤大,可导致炎症扩散,应在炎症控制后拔除。
3.急性牙龈感染和急性传染性口炎均应推迟拔牙时间。
4.恶性肿瘤病员,瘤区的牙齿拔除可使肿瘤扩散,应与肿瘤一同做根治性手术。
5.放射治疗后,对位于治疗区中牙的拔除应持慎重态度,因可能已发生放射性骨坏死。必须拔牙时,术前、术后应给大剂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向病员说明创口可能不愈合。
(四)糖尿病
未控制的糖尿病是拔牙的禁忌证,如需拔牙,血糖在(160mg%)以内,又无酸中毒症状时进行。由于病员抗感染能力差,应在术前、术后给予抗生素。
(五)血液病
包括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紫癜及血友病等。应注意血液成分的量与质,在有出血倾向和抗感染能力低时,应视为拔牙禁忌证。
(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拔牙可导致甲状腺危象的发生,必须拔牙时,应在治疗后,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脉搏不超过100次/分时进行。手术前后应采取抗感染措施,局麻药中不应加肾上腺素。
(七)肾炎
肾功能衰竭或肾病严重者,均不宜行拔牙手术。
(八)肝炎
急性肝炎期间不应拔牙。慢性肝炎肝功能有明显损害者,会导致术后出血。肝炎病员需拔牙时应作凝血酶原和出、凝血时间检查,术中还应加用止血药物。对肝炎病员,特别是乙型肝炎病员术中应注意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九)妊娠
对于引起极大痛苦、必须拔除的牙,在妊娠期间皆可进行,但对选择性手术,则应在怀孕的第4、5、6月期间进行较为安全。
三、术前准备
(一)病员术前的思想准备
牙拔除术大多在局麻下进行,术前应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以取得病员的主动配合。
(二)术前检查
简要询问病史,特别注意有无拔牙禁忌证,必要时应作各种相关的补充检查。
详细的局部检查,确定所要拔除的牙位、拔牙原因及是否符合拔牙适应证。
选择麻醉方法及药物。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确定对策。选择拔牙方法和器械。
(三)病员位置
病员头部应稍后仰,使上颌牙的平面约与地面成45°角,应使张口时下颌牙平面与地平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下颌更低。
(四)手术区处理
口腔内甚难达到无菌程度,但绝不能因此而忽视无菌的重要性,更不能把外界污物带入口腔内。所有应用的器械和敷料均需经严格的消毒处理。
(五)器械准备
主要器械为拔牙钳,其次为牙挺。辅助器械中较常用的有牙龈分离器、刮匙,以及切开、分离骨膜、凿除牙槽骨、修整牙槽嵴、缝合等所需用的器械。
四、拔牙器械及用法
(一)牙钳
牙钳由钳喙、关节及钳柄三部分构成。
操作时应以右手握持钳柄,以钳喙夹紧牙颈部,然后进行摇动、扭转和牵引等运动。
(二)牙挺
牙挺由刃、柄和杆三部分组成。牙挺作用的原理有杠杆原理、楔的原理和轮轴原理。三种力量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互相结合。
牙挺使用时,必须遵循下列规则:
1.绝不能以邻牙作支点。
2.除拔除阻生牙或颊侧需去骨者外,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应作为支点。
3.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也不应作为支点。
4.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5.用力必须有控制,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须正确。
(三)刮匙
刮匙可用作探查,除去异物,刮除病变组织。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